快捷搜索:

粉红十月 | 关爱乳房健康,这些知识每个女性都应该知道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在新确诊的癌症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对妇女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无症状女性人群中,各种乳腺疾病患者竟达到52.4%,此发病数大大高于女性其他慢性常见病而占首位。

“粉红丝带”作为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公认标识,用于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为粉红关爱践行者,每年的世界乳腺癌防治宣传月,雪伦都会通过丰富的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广乳腺健康科普知识,积极支持“乳腺癌防治运动”,以实际行动关爱女性健康,凝聚粉红力量,为爱勇敢发声!

这些乳房健康知识,每个女性都要了解

对于女性来说,胸,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它是: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美丽与自信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身体激素分泌的「晴雨表」,能反映出很多健康问题。

但是,很多女性对于乳房健康方面,缺乏科学专业的知识。

哪些人患乳腺癌风险较高?乳腺癌如何自查?哪些征兆说明乳房生病了?怎样降低患病风险?不同年龄,应如何给“乳房体检”?......

在粉红十月到来之际,我们整理了一些女性都该了解的乳房小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好乳房保养,远离乳腺疾病。

01 Q:年轻人会不会得乳腺癌?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并且近年来30岁以下的女性发病率增长趋势,占年轻人患癌率的20%。

所以,不论你是什么年龄段,同样需要关注乳腺健康,提前了解,提前发现,提前预防,乳房疾病没那么可怕。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02 Q:女性要警惕哪些乳腺异常信号?

确实有一些乳腺异常信号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1、发现乳房出现肿块;

2、乳房不对称,如一边大、一边小;

3、出现乳头内陷、乳头溢液;

4、腋窝淋巴结肿大;

5、乳房莫名其妙出现其他情况,如刺痛、疼痛等。

出现这些症状时,都应立即到正规医院乳腺专科进行检查。

03 Q:哪些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下面列出几大高危因素,作为对照检查:

1、有家族遗传史,包括(一级亲属——母亲、姐妹或女儿;二级亲属——姑妈、姨妈、表/堂姐妹、祖母、外祖母);

2、月经初潮≤12岁,或绝经≥55岁;

3、未生育或≥35岁的初产女性;

4、基因突变,如BRCA-1,BRCA-2;

5、生活方式不健康;

6、激素及药物;

7、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8、患过卵巢、乳腺等疾病;

9、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04 Q:家里有人患乳腺癌,要去做基因检测吗?

一般来说,普通人没必要做基因检测,明确家族多发才有意义,比如家族中出现了好多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这时候需要查一查基因的突变。家族中偶发乳腺癌的,没必要恐慌。

05 Q:乳腺增生应如何预防?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均衡摄入营养;

2、保持愉悦的心情,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

3、减少激素的摄入,如含激素的化妆品和各类滋补品等;

4、劳逸结合,作息有规律。

06 Q:乳腺增生应该治疗吗?

乳腺增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1、生理性增生:大部分女性都是生理性增生,随着生理期会消失,不会癌变,不定期体检观察即可。

2、病理性增生有癌变倾向,出现这两种情况请及时就医。持续数月的疼痛,且不会随着月经期结束而缓解;摸到乳房有肿块,月经结束后也没有明显缩小。

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该坚持定期到医院检查。不要盲目听信食补的偏方,更不要去美容院做按摩等!

07 Q:乳房按摩有乳腺疏通作用吗?

不能!

如果有乳腺肿块未排除恶性肿瘤之前,不宜进行按摩,不但会耽误诊断时机而且会加速肿瘤的扩散。

对于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可能会心理觉得按摩对症状的不适有减轻,但其实并不会有实际上的帮助。不当按摩可能还会损伤乳房,引起乳腺炎甚至脓肿。

08 Q:网传“豆制品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是真的吗?

假的!

很多人认为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名叫「大豆异黄酮」的植物性雌激素,这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豆制品中的这种雌激素可不「坏」,它能帮助你体内的雌激素变得更加稳定。

研究表明,东方人和更年期食用大豆制品,总体是有益的。

09 Q:都说“木瓜能丰胸”,靠谱吗?

不靠谱!

胸部的大小与遗传、营养状态、喂养习惯有关。

虽说木瓜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但是,朋友,木瓜真的不!丰!胸!啊!因为,它并不含与乳房发育相关的激素。

10 Q:不穿内衣,胸部会下垂吗?

胸部下垂的真正原因,是「乳房悬韧带」松弛了。

年龄的增长、哺乳期涨奶、体内蛋白组织的流失等都会让乳房悬韧带老化变松弛,再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胸自然会慢慢下垂。

而内衣主要起到支撑和遮挡作用,避免胸部激凸的尴尬,穿或不穿,都不会对下垂产生影响。

11 Q:穿内衣与乳房健康有关系吗?

有一定的关系。

内衣无论尺寸大小、穿戴时间长短、有没钢圈等,与任何乳腺疾病的发生都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佩戴了不合适的内衣可能会引起乳房疼痛,如果长期使用过紧的文胸,乳房下方受压部位就会产生供血不良、纤维化现象,并形成索条状肥厚,按压有疼痛。

12 Q:如何预防乳腺癌发生?

1、规律作息:少熬夜,态度乐观;

2、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均衡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平衡膳食;

4、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及时就诊;

5、戒烟限酒;

6、对于高危女性,有家族史或是乳腺癌基因突变者,可行预防性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13 Q:乳腺疾病筛查有哪些项目?

常见的乳腺检查主要分以下三种:

1、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X线钼靶摄影。

3、乳腺磁共振增强检查(MRI)。

三种检查各有利弊,不能互相替代。

14 Q:什么时间去做乳腺检查,“最准”呢?

乳腺彩超:月经结束后7-10天,这时乳房受乳腺增生的影响很小,更容易发现病变。

乳腺钼靶:经前7-10天,钼靶比较怕致密的乳腺,经前乳腺没那么致密,容易看到病变。

乳腺磁共振增强检查(MRI):月经后尽快进行核磁检查,有利于降低这种假阳性率的发生。

15 Q:乳腺癌早期筛查,到底何时开始?

一般风险女性:

1、2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月经期后进行乳腺自检;

2、40 岁开始筛查,推荐每 1~2 年进行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3、70 岁以上,每 1~2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

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具有高风险的女性,筛查年龄可提前至35岁,每年1次,检查项目可彩超与钼靶相结合,必要时每年增加1次乳腺MRI。

16 Q:胸部有肿块是乳腺癌吗?

不一定!

当硬块多数随经期增大或缩小,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可能是乳腺增生。一侧或双侧乳房内有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生长缓慢,界限分明且易被推动,多为乳腺纤维腺瘤,属于良性肿瘤。

但是,纤维囊性乳腺病引起的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有恶变的危险,要引起重视。此外,如果硬块生长速度快,不易推动,肿块增大时与皮肤粘连,则要警惕是乳腺癌。

17 Q:只有女性会得乳腺癌吗?

不!虽然不太常见,但男性也有可能患乳腺癌。

从生理构造上来说,男性跟女性一样,都是有乳房的。只要存在乳腺组织,都可能发生癌变。

研究发现:约 0.5%~1% 的乳腺癌发生在男人身上。因此,无论男女,都要重视乳腺癌预防和筛查。

数据来源:S Isakoff et al. Case 7-2020: A 52-Year-Old Man with a Mass in the Left Breast. N Engl J Med 2020;382:856-64. DOI: 10.1056/NEJMcpc1913470

18 Q:为什么说乳腺癌没有那么可怕?

虽然我国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居女性癌症首位,但死亡率仅仅只是肺癌的一半。而早期乳腺癌通过规范化的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5%以上。因此,只要做到日常关注,早发现早治疗,只要早期发现,乳腺癌不可怕。

19 Q:乳房切除手术后,佩戴义乳有什么用?

手术后及时佩戴硅胶义乳,不仅可以弥补身体缺陷,改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能保护手术创面,以免外力撞击引起胸部疼痛和意外发生,同时还可以调节身体因长期重力失衡导致的体态问题。(点击文章标题,听听专家怎么说!→佩戴雪伦义乳只为美观?专家说这才是“义乳”真正的作用!)

20 Q:作为女性,如何关爱自己的乳房健康?

1、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不要纠结太多的事;

2、养成健康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工作别太累,压力别太大;

4、定期体检,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

5、平时养成自检的习惯,及时察觉乳房的变化。

温馨提醒

据调查80%的乳腺病人都是自检后发现问题进行就医的,另外,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所以正确的乳房自检的方法是每个成年女性都应该掌握的事情。

乳房自检并不难学,经过1~2次的指导就能正确掌握。

建议女性20岁之后,每月都要进行乳房自检。且定期去医院进行乳腺常规检查。

写在最后

关爱乳房健康,关注乳腺术后女性,粉红十月,和雪伦一起行动起来,把这些“爱的提醒”,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吧!

答案在这里

乳腺癌患者没有完全忌口的食物。根据患者的体质,饮食上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或者在食物的量上做一些控制。但是对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来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雌激素多的食物,比如紫河车等。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END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