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流行盘手串!10后的世界你了解多少?
别人退休盘手串,10后从小学就开始盘,少走40年弯路。
“盘手串”这项本来是中老年群体的爱好,却突然在小学生中间流行开来。

在清博指数中,2022年在小学生群体中火爆一时《孤勇者》,2023年的热度勉强能达到盘手串的一半。

这种手串与我们在小商品市场看到的廉价手串并无二致,但绳子的弹性更强,因此可以随意拼接成各种形状和图案。小学生们用它来做手链、项链、戒指等饰品,或者在课堂上摆弄,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通过社交媒体不难发现,盘手串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项集体活动,甚至引发了新一轮的较量。

一时间,#小学生开始盘手串#冲上热搜,据不同地区的网友反映,如今小学生盘手串之风已经蔓延到了全国各地,做到了“全国统一”!

甚至有位小学老师做过统计:班级里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带了各种手串来玩,并且称这种玩法为“绕指柔”。

为何朝气蓬勃的小学生群体喜欢上了这么“早熟”的爱好?小学生自己给出了答案。
“上课盘,下课盘,都盘,可能是比较解压吧,声音很舒服。”一位五年级的男生说。
“我觉得盘手串可以锻炼我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我可以自己设计出不同的样式。”一位四年级的女生说。
“我喜欢和同学们交换手串,看谁的手串更好看更有特色。”一位三年级男孩说。

说到底,“盘手串”一是为了解压,二是“全班都有,我也必须有!”。于是一条小小手串承担起了当代小学生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
当然,小学生群体的娱乐内容也是要更新换代的,手串的“前辈们”也是数不胜数。
01
小学生接头文化大赏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上一个接头暗号是《孤勇者》。

在那个儿童接头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如果你敢在任何一个小学生面前唱出一句歌词,都能炸出一堆小孩围着你把歌唱完。
但潮流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你现在还对着小学生唱“战吗战啊”,不仅得不到“呜咽与怒吼”的稚嫩回音,还可能遭受他们无情的“电摇嘲讽”。

接棒《孤勇者》的“电摇”
“电摇嘲讽”这个梗源自于外网的短视频博主Cyranek在网络上分享的一个魔性斗舞视频,原本就是两个火柴人之间鬼畜的摇摆身体的动作,大概持续了三分钟左右,整体走的是一个鬼畜风。

视频传到国内后经历了网友的二次创作,变成了新的嘲讽素材。
传播的转折点是“吃鸡”手游上线电遥表情。如今,只要在吃鸡手游里看到有人对你做“电摇”这个动作,那对方一定是在嘲讽你。这个含义甚至传播到现实世界中,比如有男孩过马路途中对着车主电摇,等红绿灯时也在跳,甚至延伸为一众群体PK活动。

显然,这种行为是很不礼貌并带有挑衅意味的,但这种经过加密的(主要是家长看不懂),且能表达负面含义的媒介正是小学生群体需要的。
”孤勇者“、”电摇“、“手串”终有成为过气网红的一天,但也一定会有继任者扛起小学生接头文化的大旗。
02
10后是信息技术的原住民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不同的是,10后“触网”更早。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近千位北京小学生群体的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显示北京的小学生们八成拥有手机;七成在10岁之前就首次上网;微信使用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其说“触网”,不如说这届小学生一直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援引上文蓝皮书中的数据,57%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写作业资料、48.6%用于娱乐游戏、44.1%放松休息、36.5%上网课、26%扩大知识量、20.5%交友交流、14.8%了解时事、5.7%表达自我、晒朋友圈。

由于从小就接触互联网,超过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会模仿网络行为,比如学唱网络流行歌曲、模仿网络用语说话,甚至模仿游戏中的角色。
其价值判断也随之受到影响。比如在最想成为的人中,除了传统的教师、科学家外,小学生渴望成为明星、游戏玩家的比例相当高,还有一定比例的小学生渴望成为网红。
在从很小就沉浸在信息世界的环境下,这届小学生也展现出早熟的一面,看问题往往有种不符合年龄的通透感,他们并不觉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是需要遮掩顾虑的。无论是盘手串还是电摇嘲讽对暗号,都是他们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娱乐方式。
或许这种表达是带有争议的,比如针对这次盘手串话题,有些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和转笔一样,没什么不妥,而且会让自己多一点耐心和平静。但也有专家提醒,盘手串虽然有一定的娱乐价值,但也存在隐患。

但不可否认,10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去拥抱未来世界。比如近期爆火的ChatGPT,其中利用人工智能写论文、写小说的功能,其完成度和专业水平令人惊讶。其实,不少小学生早就开始接触这个领域,他们也许会是AI智能小说的第一代“创作者”。
他们用AI软件快速生成“对话体小说”。书名类似《国民校草爱上我》《温柔付错人》《命运捉弄人》等。并且大方地把作品放进自己私人主页,让别人欣赏。

关于#小学生写小说#的话题之前也在互联网爆火过一段时间,与其说社会关注的是小学生群体,倒不如是羡慕他们身上的那股自信。
从笔者小时候的水浒卡,到现在小学生的盘手串、AI小说,这些玩具无非是每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缩影。只要不影响他人,不影响学业,只把这些玩具当成他们调剂生活压力的帮手、作为他们长大后会心一笑的回忆,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李琰敏 排版:张岑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