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聊一聊,关于罗汉床的那些事!

 

中国礼仪文化深厚,罗汉床作为古时待客的最高级别,更是文化深远。那么,何谓罗汉床?罗汉床的由来是什么?罗汉床为什么叫罗汉床?

何为罗汉床?

罗汉床,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罗汉床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实用家具。

罗汉床的由来

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习俗是席地坐,虽宋以后演变为垂足坐,但盘腿打坐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弥勒榻,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

罗汉床相传最早是僧人坐禅所用,后来经过不断变化,在明清广泛应用。可见罗汉床的出身也是比较高贵的。罗汉床和一般坐具不同,不仅可以作为椅子,而且还可以作为单人床使用。上配一个小几,下配一榻,床上三面有围子,人坐在上面颇显尊贵,是待客最高级别的坐具之一。

罗汉床的由来及俗称,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

说法一:关于罗汉床的由来,一种推测与明人所称弥勒榻有关。

说法二:罗汉床是原来汉榻(汉朝的坐具)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中国古代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说法三:因为早期罗汉床多为庙堂中的高层人士,如方丈、住持之类的用具,他们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觉,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铺,他们的房中不会有罗汉床摆放。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大和尚称之为“罗汉”,故称其为罗汉床。

说法四:罗汉床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根据罗汉床的腿脚结构而来。因为罗汉床的腿牙曲线向外,有较大的弧度,极像寺庙中的大肚罗汉,故俗称“罗汉床”。

罗汉床的渊源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古代中国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我们知道,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清朝以前,甚至民国初年,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或上炕上。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

而清式罗汉床,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形成一定落差。这要求正面围,尤其中间一块要高,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清代罗汉床,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按这种思路,罗汉床围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罗汉床的区分

明清时期罗汉床的制做有许多区别,首先用大理石做围子是明代家具中不曾见的,其次是围子装石形式也与清代施工手法大异其趣。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夹住大理石,再装入框架中,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装石装入框架,有时由于石板不平,框架打槽也随形弯曲,凡此类施工手法,年代一般较早。

罗汉床腿弯曲度大,兜转力,俗称“香蔗腿”。从床腿亦可区分出明做还是清做。清式鼓腿彭牙与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区别完全在于对罗汉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还是有力而夸张?总体上,明式罗汉床挖缺腿足,给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清式罗汉床的类似腿足,在力度上多了活泼,显得夸张了一些。

罗汉床的摆放及其作用

从罗汉床的尺寸来讲,罗汉床属于较大型的坐具。罗汉床摆放也十分讲究,通常是在罗汉床的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罗汉床在使用上显得比较随性,或户外,或室内,罗汉床摆放较固定的位置主要是客厅、书斋和闺房。

因罗汉床兼具卧床和坐具的双重功能,所以可将罗汉床摆放在卧室中,既可以双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谈,又可一人躺卧其中,享受轻松时光,将罗汉床摆放在客厅中也是不错的选择,罗汉床摆放在客厅中同样可与客厅中现代风格的沙发和谐一致,书房或许是最适合罗汉床的地方,将罗汉床摆放在书房中能够与书香、茶香融为一体,充分彰显其浓浓古韵。

品质中式,精致生活~木为舍~中式家具的传播者!

↓↓↓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