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围炉煮茶”在以前可不是智商税

 

寒冷时节,即便有软帘毡帐,拥“重重貂鼠裘”也仅仅只能御寒而已。想取暖,就要有发热的能量。古代虽无暖气、小太阳,却也能成就窗外风雪夜、屋内三两人围炉夜话这般令人神往的图景。

▲ 清代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以红漆为地、描金龙凤图案为饰的炉内设小铜盆,与铜丝编盖组合,具有很强的导热功能,两端还安有提梁,便于移动。

冬日标配:围炉、煮酒、烤芋头

五代时,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咏道:

密室红泥地火炉,内人冬日晚传呼。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

千百年前蜀宫中的一个隆冬昏暮,本来颇显寂寥的后苑,忽然有着匆忙、紧张的气氛在浮动。因为天子决定要来苑池边的殿阁过夜,所以宫女太监们赶着为各处宫院安排红泥材质的地火炉,让一个个原本清冷的房间,迅速变得暖热宜居

地炉燃着火光,带来温暖,予人以安全、安定的心理慰藉。不仅如此,它还提供多项的便利,通常,炉灰内会插有一只水瓶,温着热水,随时供人饮用或点茶。

一旦将炉火拨旺,则足以烫酒,把芋头、栗子之类的零食,埋在炉灰中烤熟,更是当时人们很喜欢的一种消遣

二三知己围炉而坐,饮一杯热酒,亲手剥几个烤芋头,屋外大雪纷飞的寒夜便顿时显得遥远而无关了。另外,向地炉上扣个藤条或竹条编的熏笼,再将衣服、被子铺于熏笼之上,便可将衣、被烘暖。

所谓“地炉”“地火炉”,其实是一种特制的炉具,形状为或方或圆的浅盆,带有低矮的支足,盆内燃烧木炭,通常放置在房间当中的地面上,实为炭火盆。

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对炭火盆的使用方式不断进行改良设计,例如为一只火盆配置一个高大的木制盆架,这一形式被称为“厅炉”,便于人们围炉而坐,一边取暖一边开展诸般社交活动。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月曼清游》册中便有一帧画面,表现薄雪微寒的天气,几位仕女围炉博古,对于传统生活的冬日场景,可说是一幅传神的留影。

▲ 《围炉博古图》。

更近、更暖:会发热的内嵌式家具

炭火盆释放的热量终归有限,空旷的房间还是让人感到寒冷,于是,人们便想到将火盆与各种坐具或床具结合到一起,形成携带暖源的家具。这类坐具有简有奢,有大有小,形式不一,甚至出现了“火炉床”这种大型家具。

自晋至宋,是从矮足家具向高足家具发展的过渡时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席地而坐时代的一些古风,始终断断续续留存下来,不曾完全中绝,主要表现为“坐床”的习惯,即人们盘坐甚至跪坐在有足座椅之上,虽然身下的器具变了,却仍然采取着往昔坐席子时代的姿态。

“坐床”之“床”并非寝床,而是晋唐时人对于带足座椅的叫法。其中,有仅供单人坐之小床,典型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列女屏风上的画面所示;也有可由多人同坐的大床,亦即后世的罗汉床、大坐榻。

《韩熙载夜宴图》中便非常好地表现了过渡时代坐具交混并行的局面,一方面,有人坐在高背椅上,双足落地;另一方面,画中也出现了两张体积巨大、带有屏背的高足坐榻,榻上能坐四五人。

▲ 图为五代宫廷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在画作的主人公,南唐中主李璟及其兄弟身后的第一重屏风上,画家描绘了一位斜靠在榻上的名士,他所坐的榻中设有开口,正好可以嵌入一张火盆。此时,炭火正在火盆中燃烧,不仅能在平日供围坐在周围的人取暖,也能在夜间温暖另一侧的寝床。这样具有矮榻形式的家具,即被称为“火炉床”。

火炉床,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床榻的形式,但在其中嵌有火炉。相传为五代画家周文矩所作的《重屏会棋图》中,对这种自暖家具进行了很周到的描绘。画中巨大的落地屏风上,呈现了一片以晨起为题材的“屏中景”

刚刚从这床上起身的男主人此时已经转移到床前的另一张矮榻上,倚靠着榻栏闲坐,神态轻松自在。而他所据之矮榻,正是一张火炉床,榻面正中开有一个圆口,圆口当中嵌有大圆盆,盆内盛以雕炭。火炉床两端对设座位,让人们可以隔炉相对盘坐,共同享受炉火。

还需注意的是,这一坐具被直抵在寝床一侧,等于在寝床前架了个火盆,供就寝者在夜寝时分借温保暖。这样,通过火炉床一个家具,就同时解决了白日与夜间的取暖需要。

▲ 图为唐代鎏银六足铜火炉。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首《旅眠》诗,描述当时旅店房间陈设的形式:“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他用抱怨的语调报道说,旅馆的客房内可没有家居环境那番讲究,起居、就寝都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甚至没有借助软性家具进行区域划分。

家具也很简单,只有一张嵌有火炉的大床,夜间睡觉在这张床上,白天闲坐,也是在这张床上。由之可知,火炉床在唐宋时代一度应用广泛,所处皆有,而且尺寸巨大,能够同时满足白天起居与夜间休息的需要。

这种专为冬季取暖而设计和制作的大坐榻,后来还发展出了升级版,那就是《红楼梦》中提到的“熏笼”,亦名“火箱”。

小说第五十一回写到,晚上,宝玉睡在暖阁里,晴雯睡在熏笼上。实际上,麝月本来打算与晴雯一起睡在那个大熏笼上的,也就是说,这只熏笼相当之大,可以睡得下两位少女。

▲ 清代禹之鼎《斜倚薰笼图》。大英博物馆藏。

第五十二回则是如此写潇湘馆的冬日一刻:

不但宝钗姊妹在此,且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

很显然,这两处所说的熏笼,不是熏香衣服的器具,而是一种大型的木制坐具,以木材围成顶面与四边,内部中空,顶面带有栅格或者镂花,使用时在其中放置炭盆,炭火的热量升上顶面,烘暖坐卧其上的人的身体。

讲究人家还会在炭火上放一块香饼,熏香的淡淡氤氲,不断从座子的通气孔中升起,熏香了冬天室内的空气,也熏香了坐者的一身衣裳。《红楼梦》将此类自暖家具称为“熏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这一提升版的火炉床,让火盆由明转暗,不再嵌在表面,而是藏在内部,变得更为安全,不至于发生盆内炭火引燃坐卧人的衣服的悲剧,又增大了坐具表面的使用面积。

如果在座面的镂孔之下衬钉一层铜丝网,那么还能避免炭灰外溢,有利于居室的洁净

▲ 明代陈洪绶《斜倚薰笼图》。上海博物馆藏。

贾府为大观园配备的熏笼,竟然四个女孩子可以团坐在上面聊天、两个女孩子睡在上面过夜,其规格相当之大

实际上,传统生活中也出现了在架子床、拔步床等大型床具内安储炭火盆的设计,清代的生活用书《养生经》即介绍了其具体样式,是把床下的四周以木板封严,但同时要装设一道小门,冬天时通过这道门将炭火盆放在床下,将床面烘得微微生温。

火炉床、火箱、暖床都属于大型家具,与之同时还存在着一条并行的脉络,那就是内含炭火盆的单人座椅。



▲ 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于风雪之夜拜访宰相赵普,留下一段礼贤下士的佳话。明代画家刘俊在他的《雪夜访普图》中描绘了自己对这一历史场景的想象。右图中的风景虽呈现出一片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景象,但此时的君臣二人已围坐于炭火盆前,其中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炭盆中,竟然插有一只瓷瓶,瓶中大约温着酒,以供二人对饮。

大约在南北朝时代,便出现了“筌(quán)台”,是用藤、竹等材料编成的一种墩式坐具,内部中空,可以置入一只炭盆,人坐在筌台上,炭盆的火暖透过藤纹、竹纹的缝隙升腾而上,自然能将坐者身上烘暖。

因为筌台体积小巧,所以人落座其上时,是采取双足垂地的姿态,故而其与火炉床的区别不仅在于体积,也意味着不同的起居方式。

筌台制作简单,移动方便,于是很自然的一路流传下来,直到近代,民间也还有类似的座椅,椅面下部中空,放置炭盆。

另外,人们还进一步创制出一种为幼童考虑的“小孩立桶”,用木材箍成一只上小下大的圆锥形高桶,桶身的中下部设有若干插槽,用以插入活动挡板,挡板的位置根据孩子的身高而调节,同时可在镂空的挡板下放置炭火盆取暖。

儿童立在这种桶中,可以安全地练习站立,足下挡板传来炭火的温暖,则为孩子保温防寒。

▲ 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的寿康宫,曾是数代清代太后、太妃们的居所,宫内设有瓷质熏炉,可以盛放炭火与香料。熏炉上部镂空,使香气伴随热气散发出来,为太后与太妃们的晚年增添舒适。

李渔的低碳生活

最有意思的是,清代的“设计达人”李渔,把带火盆的单人坐具加以升级,创造出一款可移动的“胶囊暖房”。此款胶囊房是李渔为自己量身定制,名为“暖椅”,他在《闲情偶寄》里详细介绍了其形态:

首先特意打造一只比太师椅略大的座椅,但要采用躺椅的形式,靠背为向后倾斜的状态。然后在椅座两侧各装嵌一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护板,前后两面则各设一道活门,其上再加设个顶盖,由此,围绕着椅座就形成一个四方小阁,近似轿厢

最重要的是,椅面下是一个完整的木制底座,在底座的背面装设一只活动抽屉。抽屉的底面嵌镶薄砖,内壁则满镶一层铜皮,可在其中燃炭,承担炭火盆的角色。

而椅面则以木栅条铺成,这样,底座抽屉里的火温,便能从栅条缝隙当中溢起,充满整个椅厢。

因为有限的空间聚拢起热气,所以非常省炭。在炭火上放一块香饼,还同时起熏香的作用,洇香了椅厢内的空气,也洇香了坐者之身。

李渔很得意地鼓吹暖椅的好处:如果满屋摆火盆,不仅开销大,而且容易生灰尘。而一旦将炭火盆安置在特制的、座位表面布满通气镂孔的坐具下,人坐在上面,即使盆中的炭火很弱,也足以把坐者的全身熏暖。

妙的是,这座胶囊房还能担负烘熏衣被的任务,夜晚就寝前,可以先把枕头被褥放到椅面上,使卧具熏热、洇香。在座椅的基础上建成的胶囊房,能同时作为保暖工作间、熏衣器,这在设计史上该有资格入选优秀方案的吧。

▲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薰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