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又失落!在“美国心脏”,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国珍贵文物
二里头时期陶鬶、商代青铜甲骨、西周成王方鼎、战国“抱璧龙”玉璧、汉代墓葬陶楼、北魏孝子石棺、唐代打马球仕女俑、北宋磁州窑龙纹大瓶、辽金三彩铅釉罗汉、元代任仁发《九马图》、明代金丝楠木五爪龙藻井、清代康熙年间款彩狩猎图屏风……
这些只是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珍藏的一部分。
仅约50万人口的堪萨斯城,不论地理还是人口分布上,都处于美国本土48州中央,绰号“美国心脏”。但心脏位置也意味着它属于典型的“被飞越城市”,远离繁华的美国东西海岸,鲜见登上美国媒体新闻头条,也少有游客专程造访。
就在这样一个相对“寂寞”的地方,却藏有数以千计的珍贵中国文物。
文|徐剑梅 瞭望智库驻休斯敦研究员
编辑|蒲海燕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在2022年专门举办了《生气勃勃——中国艺术中的动物》展览,特地为参观者准备了一套动物图片,一面是水墨动物图画,另一面解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比如,龙象征尊荣;鹿象征长寿;马象征力量;兔象征陪伴,虎象征佑护,鹭象征品行高洁等等。陆聆恩说,象征繁荣的凤凰最受欢迎,已被参观者拿取一空。
图为博物馆藏品上的中国龙。
17岁的高中生坎登•隆巴德(Camden Lombard)选择了龙,因为觉得中国龙“很酷”,与西方龙不一样。中国龙“像蛇,没有翅膀……西方龙有四条腿和双翼”。看完展览,他告诉库叔:“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发现更多。”
过去,西方人受神话和宗教传说影响,认为龙“可怕可怖”,是邪恶与破坏的象征。但接受采访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都说,如今已经不同,经由多年来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龙确实改变了西方人对龙的看法。
马卡尔介绍说,2022年秋天,博物馆还举办了“龙作坊”,引导小学生探索和对比博物馆展出的东方龙和西方龙的异同,认识它们同为虚构神话动物而承载的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东方龙——一种善良、智慧、仁慈的生物,生活在自然界各种形态中,在东方文化中备受尊崇。西方龙——一种可怕的生物,出现在正义战胜邪恶的传说中。”博物馆网站在“龙作坊”介绍中这样写道。
博物馆举办的“龙作坊”面向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但内容设置的广度和深度着实令人惊讶。“作坊”开课前,参与的小学生需要阅读罗宾·埃弗索尔(Robyn Eversole)和斯科特·坎贝尔(Scott Campbell)分别撰写的《圣乔治与龙》和《东方龙,西方龙》故事,温习东方龙所具有的9种动物特征(骆驼头、兔眼、牛耳、鹿角、蛇颈和蛇身、蛙腹、鲤鳞、鹰爪和虎掌),讨论什么是文化符号,为什么动物或其某个特征可以成为文化符号,并在世界地图上定位“作坊”讨论时将涉及的东西方国家,如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在“龙作坊”里,小学生们在亲眼观察、比较和讨论博物馆展出的东方龙与西方龙的异同后,自行选择至少两种动物特征,使用粘土、纸和金属丝创作他们心目中的龙,进而理解雕塑的三维和纹理等概念:三维,指”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纹理,“指表现物体表面触感(粗糙、多毛、有鳞、光滑等)的艺术元素”。此外,小学生们还会学习在粘土块上划痕和加水,从而将粘土块堆叠的“技术”。
这还不是结束。在“后作坊“活动中,还建议小学生在博物馆网站上搜索其他龙,收集关于龙的文化和历史故事等信息,为自己创作的龙取名字,找出其与东方龙或西方龙的相似处,写作短篇故事描述龙的住处、饮食、朋友、敌人以及龙的冒险经历,甚至还展开头脑风暴,想象龙所可能引发或治愈的自然现象:比如,彩虹是龙蛋裂开的时候产生的;又或龙的眼泪能清洁被污染的水等等。
博物馆在“龙作坊”的课程设置中说,老师将引导小学生们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如何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艺术创作”,从而理解文化的定义,即“一群人共有的价值观、信仰和实践,理解存在于人类思想与物质世界中的虚构与真实。
博物馆志愿者部经理玛拉•冯•托尔努特(Marla Van Thournout)说,西方文化中,龙通常看起来更像蜥蜴或恐龙,而中国龙更像蛇,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这对美国孩子来说非常神奇迷人。“他们对了解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区别很兴奋……(中国龙)似乎总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博物馆的创建者是一位老先生和一位老太太,彼此没有亲缘关系。威廉·洛克希尔·纳尔逊(William Rockhill Nelson,1841-1915)终年74岁,生前是当地报业大亨和房地产开发商。1915年去世时,他在遗嘱中规定,待妻子和女儿去世便拆除自家豪宅,将占地30英亩(12万平方米)的庄园改造成艺术博物馆,并将大约1200万美元遗产及其收益指定用于艺术品收藏。
玛丽·阿特金斯(1836-1911)被称为堪萨斯城第一位“女施主”,早年曾是一名教师,22岁时嫁给丧偶的儿时好友来到堪萨斯城。丈夫靠投资房地产致富,19世纪80年代中期去世时给她留下25万美元遗产。她没有孩子,曾邀一个侄女同住。
这位侄女远嫁瑞士后,66岁的阿特金斯前去探望,得以游历欧洲,对巴黎、伦敦和罗马的博物馆大为倾倒。阿特金斯毕生朴素节俭,甚至没有马车,外出乘坐有轨电车。75岁去世时,她留下近100万美元遗产,惊呆了认识她的人。除遗赠给亲友和慈善机构外,她捐出30万美元建立阿特金斯美术博物馆,这笔馈赠在十余年后累积增至70万美元,并在顾问建议下,与纳尔逊遗产合并,以建设一座收藏来自各大洲艺术品的大型博物馆。
筹建之际,适逢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看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文物丰富、品种多、价格便宜,找到当时在燕京大学做交换生的哈佛学生史克门(Laurence Sickman,1907-1988),委聘他大规模收购中国文物,短短几年就低价收购了大量中国艺术珍品,得以在美国艺术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其后迄今,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购藏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搜罗地也不限于中国,如元代任仁发《九马图》1972年购自日本,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1983年购自美国华人收藏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博物馆还收购了当代艺术家泰祥洲的《小中见大》。
图为元代任仁发《九马图》局部。
19世纪与20世纪,有一批西方人来华大规模收购中国文物和艺术珍品,后来当上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馆长的史克门被认为是其中眼光尤其独到超前的一位。当年他在与自己的哈佛导师兰登·华纳(Langdon Warner)写信时,就异常直白地表达了对搜罗中国文物的狂热:“快去拿!(Go for it!)”。
作为中国人,在海外看到国宝级的神州文物,既心醉神迷,也每有疼痛和失落之感,复杂滋味难以言说。西方博物馆在中国积贫积弱时期的搜罗购藏,是否应该一概斥责为破坏性的掠夺盗抢?还是承认在战火纷飞等特定历史时期也曾客观上起到一些保存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西方受众摆脱西方中心视角,感知东方审美和全球多元文化,同时推动中国文物艺术进入全球文明史的研究框架?
功过是非,往往不在同一个维面。种种争议过去和现在不绝于耳,未来也不会消失。
曾任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部主任的杨晓能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全球角度回顾百年来中国艺术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览,史克门和已故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长李雪曼(Sherman E. Lee,1918—2008)是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们为博物馆收藏的绘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再现了中国历代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的喜好,聚集了中国书画的精髓,引领了美国博物馆的中国绘画收藏与学界的研究方向,提高了西方鉴赏中国艺术的品位。
杨晓能进一步说:“与中国古代藏家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不同,史克门和李雪曼所在的博物馆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目的在于:以实物向公众展现中国艺术的成就与特色,促进公众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他们对馆藏做出的别出心裁的陈列、展览及出版,有效发挥了这些海外中国艺术资源的功能,使大洋彼岸的观众对中国艺术的欣赏之感油然而生,增加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扬。”
图为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围绕中国文物,博物馆除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如疫情前举办的《皇帝、学者和寺庙:中国明清两代品味造就者》等,与美国其他博物馆和中国文物界、艺术界展开多项交流与合作,不时面向公众举办关于中国文物的研讨会或演讲,在网上开辟“中国文物虚拟之旅”,为中小学生开设龙作坊、青铜作坊及中国画课程等。
博物馆为学校师生设计中国文物导览项目时,还专门为教师准备“艺术联系”讲解课件,结合周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把馆藏中国文物亮点及其包含的创新与技术,与学校教学内容及美国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图为博物馆内中国展厅。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座博物馆虽以中国艺术收藏出名,却并非只专注于中国艺术。它从成立之初就秉持全球型博物馆的观念。据其网站介绍,在这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里,收藏着来自各大洲、从古代到现当代的逾4万件艺术品,只是其中东亚艺术品数量最巨,接近9000件。
徜徉在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从美洲、欧洲到非洲各个展区,这种“全球性”令笔者尤为感触,而它的这种特点,为欧美许多大中城市的博物馆所共有。在美国,从堪萨斯城到克利夫兰和波士顿,乃至许多大学的校立博物馆,不论规模大小、藏品水平,都注重这样的全球文化多元展示。所有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冯托尔努特看来,生活在“美国心脏”,培养全球视野特别重要。她说,这里不像东西海岸有那么多亚裔移民,也不是主要旅游目的地。对美国中西部居民来说,能够接触这么丰富的中国文物,了解中国文化的创造力,“给了他们拓展世界观的机会”。
而需要从小接受全球视野熏陶,得到这样拓展世界观机会的,又何止于美国中部大草原上的乡村居民。多么希望,在不久远的未来,中国的大中城市也能纷纷出现这样的展示全球文化的博物馆。
《大英百科全书》对博物馆的定义是:致力于保存、诠释人类与环境的原发性有形证据的机构。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国家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
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全美有逾3.5万家各类博物馆,其存在和运营与社会幸福感的多个维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博物馆是促进平等和包容的潜在催化剂,是人们安全获取可靠信息、结识他人、学习新事物、参与公共活动、享受自我和他人陪伴、获取包容和归属感的”第三空间”(即人们在家庭或工作之外以非正式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是集体文化遗产的管理者,也是“社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变革和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冯托尔努特则说: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很难跳出自己个人观点的时刻”,人们需要对彼此和其他文化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她告诉库叔:“我们真切希望学生们能带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欣赏和尊重离开,明白我们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差异。世界之所以美好,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在欣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了联系。”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中信出版集团
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强大的心理韧性的重要性。剧变时代,心理免疫力的提升刻不容缓。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管理中,打造韧性能够帮助我们从逆境中快速恢复,收获更多的积极体验,是激发个人与组织成长的能量之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