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重阳话“孝”,看这所高校的“养老人”怎么“服务”老人?

 

明天,是重阳节。

都说“养儿防老”,最贴心的护理莫过于来自的亲人照护。但在目前的家庭结构中,年轻夫妻大多是独生子女,同时照顾四个老人,还得维持自己的生计,难度太大。尤其是当家中失能或者失智老人,那么,子女即使有孝心,也没有能力“全脱产”实施照顾。因此,养老护理对全社会正常运转都显得极为重要了。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8.14万人,较上年增加4.36万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4%,即每3个人中有1个是老年人。

【直击社会养老的人才“痛点”】

目前,上海作为深度老龄化城市,本地养老护理服务类人才紧缺,本地培养养老护理类人才的学校较少,人才数量也较少。在社会养老方面,存在着人才“痛点”:一方面从业人员紧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待遇不高、社会认同度低、获得感不强,缺乏人社认定的与工资待遇匹配的职称晋升体系。

穿上特殊的装备体验老人弯腰驼背,难以行走的困难。

针对上海养老类人才短缺现状,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09年率先在护理专业的基础上,设立老年护理培养方向,使学生早期接触养老,实践养老,给学生埋下“养老人”的种子,以期学生毕业时或毕业后若干年能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工作。2019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设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精准定位养老服务机构,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养老运营管理等工作。这一专业采用“综合测评”试点录取,是高职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

今年,学校在护理(老年方向)、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形成健康养老类专业群,共建共享养老类平台课程,营造养老类人才培养氛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副院长杨蕾表示,就培养方式而言,学校在招生之前就和企业有合作,这样从市场需求出发设置学习内容,有利于“服务+管理”的岗位定位,学生就业后的上升通道更明晰。比如,毕业以后可以到阳光皇澳、九如城、慧享福等知名养老服务机构担任基层管理人员。

【家中“宝贝”如何变成“养老护理”专才?】

奉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不怕脏不怕累的养老护理员们,为每一位没有血缘牵绊的老人喂水喂饭、翻身擦背,陪老人聊天,满足老人需求,最大程度地缓解老人晚年的失落和孤单。

那么,学生进入养老护理专业,如何从原来的家中“宝贝”变成“服务老人”的专才?“转变观念是第一步。”城建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夏凡林介绍,课程设置的第一环节便是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老年人的世界”,有了体验后,他们便能设身处地从老人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感受,更好地交流。

戴上特制的眼镜体验老人用老花眼看报纸。

怎么体验?原来,每个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带上老花眼镜、耳麦等设备,看看老年人看到的、听到的世界。“我戴上老花眼镜,看出去的世界模模糊糊的。”“戴上耳麦后,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很模糊,只有别人凑近了讲,我才能听得见。”一些学生体验后,情不自禁地说。穿上特殊的负重设备,体会老年人膝关节不能伸直的痛苦后,“我这才深刻理解老年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也自然能体会到与老年人沟通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学生冯天麒感慨。体验过后,这些学生们有一个必修课——为家里的老人擦身体。通过先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些养老服务,从中体会到养老护理的重要性,也是帮助他们转换观念。“小时候,是爷爷奶奶照顾我,现在换成我照顾他们,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敬老精神。”

来到学校智慧养老实训基地,记者被眼前先进的养老设备所吸引。能自动将粪便处理成有机肥料的污物清洗消毒系统、模拟爬坡用的扶梯、能升降的浴缸、能自动监测睡眠质量的床垫、可调节高度的洗脸盆,帮助老人转运的爬楼机和天轨……这些林林总总先进的养老护理设备令学生们大开眼界。“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多先进、灵敏的辅助设备,既能帮助养老护理员节省体力,又能帮助养老护理员更好地服务老人。”因此,学习新型养老辅具设备操作应用,也是新型养老护理人才的重要一课。

穿上负重设备体验老人膝关节不能弯曲爬楼的痛苦。

不仅如此,“医养结合”更是未来养老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养老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的老年照护知识技能,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医疗知识。比如,人体解剖学、老年人慢病管理等课程。

未来,智慧养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人均健康管理信息化投入是美国人均投入量的3%,约为2.5美元,随着智慧养老的推进,中国人均健康管理信息化投入将进一步提高,且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群体庞大,智慧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上还补充了智慧养老、新型养老辅具及其应用等和智慧养老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不仅能学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还能了解整个行业的趋势。

【实训中感悟精彩】

“张阿婆,要起床咯,起来我们先去上个厕所,好不好?”

“张阿婆最棒了!”

如果你以为走进了养老机构,那就错了。原来,这是在学校实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相互模拟如何给老人喂水。记者发现,在整个喂水的过程中,虽然整个喂水的动作仅仅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前期的手部消毒、调试水温、与老人沟通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张阿婆,我现在要准备给您喂水啦,先帮您把手擦干净。”只见模拟护理员的冯同学,将水杯贴在手腕处试了试水温后,将吸管放入杯中,再将水杯靠近老人嘴边教老人如何吸水并吞咽。这时,老人在轻声嘀咕:“啊呀,我担心喝水太多,过会上厕所就麻烦了。”护理员冯同学耐心地宽慰老人:“您不用担心,我们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会陪您去卫生间的,而且您上厕所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您新陈代谢好,您不用过分担心。”可以说,整个喂水的过程,其实大部分是在做沟通和心理建设。

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模拟给老人喂水。

不仅在实训室里操练,学生们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个月去养老机构参与实习实训。比如,第一学期到企业浸润学习养老文化,第二学期进行养老护理员实践等,让学生从入学始即定位于养老服务人才,既能在实践中学到一线养老护理服务知识与技能,又能将基础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前置,为学生后续快速成长为一名养老机构管理者提供通道,有助于解决中高端养老管理人才匮乏的困境。

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金点子”。比如,有的同学看到,一位老人因为中风后遗症肌肉痉挛,关节挛缩,肘部只能一直保持弯曲状态,脱衣服袖管很不方便。碰到类似的情况养老机构里的护工不是生拉硬拽,就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衣服脱下来。同学们马上想到了制作袖管上带纽扣的衣服,“如果把这种衣服给老人穿上,那穿脱都会方便很多。”

养老专业的学生在模拟如何教老人使用助行器。

实践后,不少学生感触颇深:“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的服务,背后蕴含着专业的养老护理知识,比如如何早期发现认知症的老人,如何早期护理干预,如何预防老人跌倒,老人跌倒后对身体的影响等,养老护理管理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敬老爱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句暖心的问候,是一个理解的微笑。老人们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了一辈子,或许他们现在自理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依旧保持着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小一辈的我们,更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依,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增添多一份的精彩。”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李蕾 题图来源:李蕾摄影

文中图片:李蕾摄影

来源:作者:李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