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学习,被罚泔水桶里捞面条:伤害性惩罚,会毁掉孩子一生
伤害性惩罚,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最近,一位妈妈的花式惩罚不仅上了热搜,而且刷新了网友们的三观。
现在不想学习的孩子太多了。这位妈妈听到自家孩子不想学习后,没有直接批评孩子,也没有对其打骂,而是想出了让孩子从泔水里捞面条的惩罚办法。
于是就有了孩子边哭喊、边捞面条的一个片段:
视频里,孩子赤裸着双手,不停地弯腰起身去拾掇泔水桶。手中满是油腻稀软的面条和残羹剩饭,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恶臭。男孩一边哭一边捡、一边干呕。
看罢视频,有网友表示赞同:不想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但更多网友表示震惊:让孩子用手去捞泔水,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折磨孩子。用手捞泔水捡面条,孩子就能好好学习吗?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惩罚,所以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对他进行适当的惩罚,帮助孩子规避成长路上的“雷”和“坑”,才会让他心无杂念,向阳成长。
惩罚无可厚非,但惩罚的尺度真得要好好讨论一下。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也跟伤害性惩罚有关,叫做“习得性无助”,就是指人在经历重复的失败或过度惩罚后,形成了听任摆布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实验中,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电击,无处躲藏的狗在多次实验后,听到铃响就会害怕不已。之后,再把笼门打开,狗却不知道逃跑,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过度、滥用惩罚,也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自律,只剩下无助和痛苦。
李玫瑾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男孩喜欢打游戏,父亲发现后对他一顿重罚。之后又找老师沟通,请她在每天放学后签上孩子离校的时间。一段时间里,孩子确实表现很好,能够按时回家学习写作业。
可没多久他又忍不住跑去网吧,回到家时才想起爸爸当初的警告。由于害怕惩罚,他选择从21楼跳了下去。
李玫瑾说:等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往往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去处理,结果却导致悲剧的发生。
惩罚不等于伤害,这个简单的道理却让很多家长混淆不清。
以为深爱,实则伤害。错误的方式非但不能传达父母的爱意,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无尽绝望的深渊。
尊重关爱的惩罚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
罚孩子从泔水桶里捡面条的这条新闻很快就超过了2000万阅读量。尤其妈妈事后在采访里说的“从最脏的活做起才会知道生活的苦”引起哗然。
话虽在理,可在罚孩子捞泔水这件事上,妈妈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其实这种想法比惩罚本身更可怕。
她没有问过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也没有给孩子基本的尊重,有的只是对孩子充满恶意的伤害。
徒手捞泔水可以等同于吃生活的苦吗?且不说泔水有多难闻,直接接触也容易引发疾病。
可妈妈并不为之所动。
男孩在视频里边呕边喊,“我不想干了,我不想干了!”声嘶力竭的哭声好像是一种无力的反抗,直到视频最后,孩子还是坚持着把面条捡完了。可想而知,孩子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伤害。
也有人说,孩子得管得罚。这句话没有错,用惩罚的方式管理孩子也很有必要,但要关注惩罚的方法和目标,惩罚的尺度和分寸。
可以让孩子做家务,只要做他力所能及的就好;但罚他从泔水桶里捡面条,这个行为本身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
今天之后,他不会再敢提不爱学习的想法,成绩可能暂时会有一个飞跃,但孩子也不会再回到那个天真快乐没有心理负担的时光里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更需要在纠错中成长。但过度惩罚,只能让孩子生活得小心翼翼,隐忍、卑微,不敢奢望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更不要说获得经验、得到成长了。
身为父母,我们应当注重孩子的内心感受,用他乐于接受的方式帮他认识错误。
就像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曾看到一个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巴砸班上的同学。制止他后,要求他放学去校长室。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等候挨训。可陶行知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块糖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而我却迟到了。”之后,他又掏出一块糖放在王友手上,说:“这块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就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紧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放到一脸懵圈的王友手里,说:“我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他们不守规则,这说明你正义善良,糖应当奖励你!”
王友听了非常惭愧:“校长,您还是打我两下吧。”陶行知满意地点点头,又递过了第四块糖,“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从那以后,王友再没有跟同学打过架。
陶行知先生和风细雨的惩罚方式,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严厉和苛责,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让他认识到了错误。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温柔的语言,更能让孩子悟出成长的真谛。
带着怒吼和棍棒的惩罚,只会让孩子慢慢变得胆小、自卑;而带着尊重和关爱的惩罚,却能够让孩子注重自我反省,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温暖的底色,才是惩罚的最好方式
身为父母,最大的智慧不是用极端的惩罚来惩戒孩子,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用爱为孩子筑起一道红线,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 设置底线,让孩子从拒绝中汲取教训
法国教育家卢梭一次带孩子逛街,儿子在玩具店看中了一款玩具,就闹着要买回家玩。
卢梭犹豫了很久,跟儿子说:“买玩具可以,但要跟爸爸签订一个协议,如果你不爱惜玩具,爸爸就不会再给你买了。”
孩子同意了,郑重其事地跟他拉钩,带着新玩具回家了。可是没过多久,孩子就把玩具摔得稀烂,卢梭看在眼里没有说话。
几天后孩子果然吵着要玩具,卢梭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买玩具是小事,有意损坏物品是大事。一来不能滋养你们不懂珍惜的坏习惯,二来,你们也要接受没有新玩具的惩罚。”
认识到错误的孩子们,再也不敢随意破坏物品了。
和善执着地让孩子接受惩罚,从惩罚中增长教训,孩子才会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记住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 适度恰当,用自然后果代替惩罚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简·尼尔森曾提出了一个自然后果的惩罚方式:让孩子承担自然发生事情的后果,比如孩子没吃饭,家长可以提醒他带饭或者自己购买,要孩子自己想法去解决,但不能因为孩子不吃饭就禁止他玩耍。
当孩子不爱学习,考试成绩差时,父母不能用做家务的方式让孩子得到教训;答应带孩子旅游,成绩不理想,不能随意取消旅游,否则就会让孩子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惩罚,而是索取、是要求,更是一种情感绑架的无理行为。
把惩罚控制在安全、适度的范围之内,孩子才会有勇气战胜自己,制造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
- 用惩罚传递爱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
综艺节目《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李承铉对女儿Lucky的罚站,就让很多人赞叹。
在花卉市场,她多次爬上楼梯拽着栏杆玩耍,摇摇欲坠的扶手看得心惊肉跳。
李承铉进行了罚站惩罚后,又把她带到了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批评。
回到了车上,李承铉认真对女儿做错的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跟孩子道歉后又强调了安全的意义,让孩子知道自己受罚的原因。这种伴着爱意的惩罚,既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加深孩子的认知。人前不教子更有利于维护孩子的尊严。
心理学家赛奇斯说:“当孩子犯错了,你应该带着孩子从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赏孩子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
当孩子犯错,我们实在忍不住对他实施惩罚时,要问问自己,你的目的是为了打压、战胜孩子,还是希望孩子通过认识错误获得更美满的人生?答案其实就在每个父母的心里。
只有温和坚定的态度才会让孩子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拥有行走在世间的底气和动力。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惩罚中修复过去,在人生的海洋里扬帆起航,筑梦生长。
-END-
作者 | 安宝
责编 | 墨语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授权只针对“读者·新语文”原创文字内容。涉及非原创内容、图片、音视频等第三方合法权利的授权,请自行联系相关权利方单独授权。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