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金酒地狱”
在说“金酒地狱”之前,我们先来聊聊金酒。金酒也被称为杜松子酒或者琴酒,是世界第一大类烈酒,也是目前英国的国酒,俗称英国版“二锅头”。同时也是六大鸡尾酒之首,有『鸡尾酒心脏』的美誉。但其实最早发明金酒的国家是荷兰。
1660年,『荷兰拉莱顿大学』的教授西尔维斯把大麦,黑麦,这类的谷物碾碎、糖化,然后经过传统的发酵和蒸馏之后,加入了以杜松子为首的一系列香料,配置成了最早的金酒。
那么金酒是怎么流入英国市场的呢?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皇室斗争愈演愈烈,此时,一个名为威廉阿姆三世的荷兰贵族与英国王室通婚,当上了英国王子,最终在1689年2月加冕为王,成为英国国王,名为威廉三世。此后,金酒正式进入英国。
会出现“金酒地狱”,那一定意味着金酒在英国广为流行,它在英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威廉三世本身就是金酒的爱好者,但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和推动力则来源于为了打赢英-荷联合王国跟法国之间的战争,威廉三世下令抵制法国进口的白兰地与葡萄酒,并且开放使用英格兰本土的谷物制造烈酒就可以得到免许──这立法几乎可说是为金酒量身订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于是,英国自此跃升为最重要的金酒生产国,甚至较发源地的荷兰更青出于蓝。
对法国葡萄酒和白兰地的抵制导致了英国酒水价格暴涨,但是由于政府对金酒的默许生产政策让金酒的价格极度低廉,酒精对于中世纪欧洲人则是必需品(中世纪欧洲人没有喝烧开水的习惯喝条件),“一便士便微醺,俩便士入醉乡”的金酒立马成为了底层人民最好的替代品乃至必需品。
于是,出现了“金酒地狱”。
金酒小巷 贺加斯 1751
这是一副十分恐怖的画,画中的人亦或如冢中枯骨(右下角身穿军装的退役军人,又像地狱中的饿鬼(图左面戴帽子的男子正在和野狗争抢,啃食一块骨头),远方的人形同鬼魅,一位男子诡笑着穿过人群,但他左手上的长杆却穿刺着一名孩童(图中央)。
图中心则是一名蓬头垢面,身材肥硕的女性,她穿着暴露,胸前袒露似乎是要给孩子喂奶,孩子几乎从栏杆边倾倒,但那女人却心不在焉,眯眼盯着圆盒中的粉末。事实上,我们从她露出半截腿上的毒疮,便可以判断出她是一位得了梅毒(梅毒患者皮肤会高度溃烂,红肿)的老妓女。那圆盒中的是能够让她暂时麻木住疼痛的烟草,毒品还是打扮自己,让自己继续能做皮肉生意的胭脂(不幸的是那时候的化妆品大部分都带有剧毒,严重者可以致幻)我们不得而知。
图背后店二楼上吊自尽的男人,底下相间色彩的竿子被称为barber pole(三色柱)是欧洲古代乃至现代理发店的标志。在中世纪的欧洲,发型被认为直接反应了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社会地位。然而在礼崩乐坏的金酒小巷,没有人在意自己的打扮是否得体,做正经生意反而门可罗雀的店主最终上吊自杀了。
左侧气派的房屋是一所当铺(雄伟的楼房暗示在金酒小巷当铺的生意无比兴隆),当铺门口,穿着华丽的店主一手中抓着一把长锯,一手仔细核对着价格单,显然不想让边上那位客人多赚取一分,而那位女客人俩手提着锅和炉子,难道她要当掉家里做饭的工具吗?那她以后要如何做饭呢?远处活着的人手持着伤人的利器在争吵,死去的人衣衫不整(在欧洲,将着装不整的人入棺被认为对死者的大不敬)地躺倒在棺材里。而值得一提的是,途中形同枯骨的老兵,坐在独轮车中的老妇,甚至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手上(或者是亲近人的手上)都有着一盏明晃晃的酒杯。这也是画家企图推罪的,画作标题的来源:金酒(gin)。
死亡、醉酒、事故……这幅画中的各处都在给人透露出一种混乱不堪的气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18世纪的伦敦东区。在这里,聚集着众多在“圈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流离失所的外国移民。但对金酒的依赖并不是放纵堕落,在这个gin酒比食物还便宜的时代里,穷人买不起食物,但买得起金酒。面对绝望无助的人生,只能以gin酒来麻痹自己,逃避现世。
当时与这幅画一起问世的还有贺加斯的另一幅作品《啤酒街》。同样是描写喝酒的场面,但在这幅《啤酒街》的画面中人们显得健康而愉悦。工业文明正在发展,人们在辛勤的劳作间隙喝着啤酒享受人生,春光大好,一片欣欣向荣。
啤酒街 贺加斯 1759
那么人们是怎么评价这两幅作品的?当时的鉴赏者们(特别是富裕阶级)把这两幅作品放在一起,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喝啤酒可以得到神的祝福,而喝gin酒会下地狱。在他们眼中,贫穷与道德败坏的罪魁祸首是金酒,而不是反之。
这也突出了gin酒的风靡。后来英国政府提高gin酒的税收来控制gin酒的生产,可是效果欠佳甚至引起了底层劳动者的暴动。这场暴动持续了30之久才渐渐平息。由于这场暴动使得gin酒的酿制者不断地向着优质gin酒转变,渐渐地成为了英国的国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