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寸手机是最后的疯狂?你会心动吗
卡片机已被智能手机干得没有了影踪,如今1英寸大底手机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坊间有一种声音:“1英寸手机普及,黑卡相机要亡了?”实际上黑卡已经被人遗忘了,并不表示因为1英寸手机手机的出现。
卡片机的最后防线
1英寸,对于各位摄友一定不算陌生,在相机界它属于入门画幅,也是不少新手学摄影首次接触的画幅。最著名的1英寸相机非索尼RX100莫属,因黑色小巧的外形设计而得名,现在也常常用黑卡统称代指1英寸卡片机。
虽然只是相机中的入门画幅,但只要提到黑卡,往往也给人专业的感觉,尤其是跟手机相比,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即使智能手机在拍摄效果上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毕竟底和镜头素质放在那里,仍然被认为难以超越黑卡。
受限于机身体积,1英寸大底一直是手机瓶颈,过往发展来也存在重重阻碍。
第一款1英寸手机是松下CM1,搭配了F2.8的Leica镜头,具备安卓系统和通信功能,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手机,顶多是可以打电话的相机,相机用户不会买它,手机用户也不会真的把它当作手机,最终只能是一个陈列品。
直到2021年夏普发布1英寸大底手机R6(今年又带来了R7以及套娃的Leitz Phone 1),都是单摄配置,尤其是要通过裁切传感器使用面积来实现常用的等效24mm焦距,导致效果还不如GN2、IMX700这些高素质的大底传感器。
索尼的所谓“黑卡手机”Xperia Pro-I也存在类似问题,24mm等效焦段最终仅有60%的传感器面积发挥作用,换算下来等同于1/1.3英寸左右。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手机还无法发挥1英寸的真正实力,而更像是个营销噱头,手机依旧难以超越黑卡。不过小米12S Ultra的出现,号称完整1英寸大底,在没有裁切的情况下应用于成像,黑卡的危机还是来了吗?
1英寸能为手机影像带来什么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认知,即想要提升目前手机影像的上限,就必须通过增大传感器面积的方式来实现。
遥想2010年前后,手机摄像头普遍在用1/4~1/3英寸的图像传感器,当年卡片数码相机用1/2.3英寸底,高端卡片机才用1/1.7英寸底,对手机基本是降维打击。
直到2016年前后不少手机摄像头开始用1/2.3英寸的图像传感器,随后双摄手机进一步引手机摄影的蓬勃发展。不少人应该还记得,Flickr在2016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iPhone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相机”,那个时候卡片机也走向坟墓。
现在一转眼,手机都用1英寸底了,面积大约相当于1/2.3英寸图像传感器的4倍。我们知道,传感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光量越大,从而带来更高的动态范围、更高的宽容度和画面细节上,也给予了手机媲美相机的虚化感。
不过,手机直接用1英寸底意味着需要的镜头像场更大,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由于法兰距的提升,手机镜头也会更加凸出。这也致使手机的外观越来越像相机,例如小米12S Ultra为了1英寸底做了很多妥协和设计上的取舍,外观也与“黑卡”趋近。1英寸手机这或许是手机最后的疯狂。
手机在画质上的提升,为喜欢摄影的人带来便利。说到底,最好的相机就是每天都会带在身上的那一台。手机现在能够取代卡片机,也是因为移动网络与社交平台的发展,让无数人都习惯于随手拿起手机拍摄。
但拿起手机随手拍并不等同于手机摄影,至少较长的一段时间内,1英寸手机仍只会是少数人的选择。
手机会改变相机用户吗?
小米12S Ultra那颗硕大主摄用的传感器是来自索尼的IMX989,据说是小米和索尼联合投入了1500万美元研发的。雷军宣称这颗传感器会开放给其他友商使用,最快今年下半年就会有不少搭载一英寸大底的机型会出现,或许手机1英寸大底真的就要到来。
事实上,1英寸这个尺寸,除了黑卡之外,某些运动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是1英寸,如Insta360 ONE R;还有某些比较高端的飞行器,如大疆DJI Air 2S也是1英寸底。
这是摄影技术发展所决定的,手机用上1英寸也是顺应技术潮流,在这种潮流之下,黑卡或许会被淘汰,但绝不是因为“手机用上1英寸大底,黑卡就要亡”。
就像当初卡片机的消亡一样,不仅仅是因为手机用上了1/2.3英寸传感器,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有人说:手机和相机的界线本已模糊。实际上对相机用户而言,两者的界限非常明显,1英寸离APS、全画幅还差一个银河系呢,镜头的优势,手机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要取代专业相机依旧是天方夜谭。
1英寸手机即使真的有普及的那一天,但专业相机依然会是很多热爱摄影的人的追求,并继续在自己的赛道上驰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