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空气污染,咽喉疾病上升,我们还有办法预防吗?
喉气管狭窄是指喉和气管腔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导致瘢痕肉芽组织增生或肿物阻塞致气道变窄,有效通气道不足,喉气管内生理功能发生病变障碍,出现呼吸困难,发言功能改变,出现呛咳及发绀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
是慢性喉气管阻塞低通气的一种常见病,多由外伤、肿瘤、医源性损伤、理化因素及发育不良等引起。
它是耳鼻咽喉科较为难治性疾病之一,虽然大多数病例临床中可经手术治疗解除其梗阻状态,改善其症状,但病情常常复杂多变,合并症较多,手术难度大,有狭窄严重患者或I期处理不当,常需多次实施手术。
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及并发症。依据狭窄的位置、严重程度、耐受情况等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主要针对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及内镜检查、并发症、典型病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其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总结临床经验教训,规范临床工作诊疗方案,便于今后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
一.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
1.支撑喉镜下喉气管激光切除术
3例喉气管外伤患者局部肉芽生成;1例为前联合声门下乳头状瘤再次复发导致狭窄;1例喉癌术后,局部肉芽生成,活检排除复发;1例插管性肉芽肿;此6例选择该术术式。术后1周-1月电子喉镜检查、堵管后顺利拔管,声嘶不同程度的减轻,偶有呛咳。
本组气管外伤患者及喉癌术后术前狭窄程度为Ⅰ级,术后随访1年无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乳头状瘤复发及插管性肉芽肿患者,术前狭窄程度为级Ⅱ级,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均无复发,无呼吸困难。
1例外伤患者行CO2激光术后呼吸困难缓解,但患者自述堵管有憋气、呼吸困难,考虑患者习惯了气管套管辅助呼吸,即使喉腔狭窄明显较前改善但患者仍然觉活动后呼吸困难,予以长期带管呼吸,未拔管,继续随访。
2.低位气管切开术
本组共3例患者,1例多形性腺瘤(Ⅰ度)、1例喉癌术后气管内鳞癌(Ⅱ度)及气管腺样囊性癌(Ⅱ度)的患者。多形性腺瘤患者,行鼻内镜下颈段气管内肿物切除术,于术后第7天予以堵管72小时,无呼吸困难后拔管。
随访12个月,未见憋气、咯血、声音嘶哑,无新生物复发等。后2例采用鼻内镜下切除,采取低位气管切开术,内镜下剥离、电切肿物。
术后20-45天后放疗,1周-6月不等时间拔管,随访半年、1年检查术区无复发,无呼吸困难,目前仍在随访中。
3. 喉气管重建术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已侵犯患侧气管软骨全层,骨质吸收破坏,甲状腺全切后局部气管软骨缺损,软骨缺损相对较大,随行部分环状软骨环切除+气管壁部分切除+双侧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气管壁缺损处,取同侧带蒂胸锁乳突肌锁骨骨膜皮瓣翻转修复。术后放化疗并观察6个月,局部无复发,皮瓣无坏死及塌陷,无呼吸困难后予以拔管。
行会厌下移+喉裂开术并肉芽清除+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转移修补+T形管植入扩张术,术后2-5天长柄木塞堵塞T形管口,患者期初进稀薄食物有轻度误吸,2周后明显好转,手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下见声门区及声门下区无明显隆起瘢痕,较通畅,粘膜上皮化良好。
半年后复查,见喉气管内无明显狭窄,无憋喘。再放置金属气管套管,堵管,鼓励患者用口鼻呼吸并予以观察,7-10天呼吸正常,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道通畅,予以拔管。
以上两例患者随访6月-12月均无呼吸困难,目前仍在随访中。其中2例,其中1例外伤患者因喉整复术并T形管植入后上段肉芽生成、痰痂堵塞拔出,放置气管套管后仍无法堵管,手术失败。
1例声门下喉癌患者,行喉气管重建术并放置T形管,声门肉芽再次生长,转移周围的带蒂胸锁乳突肌锁骨骨膜皮瓣,术后出现皮瓣区域塌陷,管腔狭窄;此2例均无法拔管,长期带管。
二、手术疗效及术后再度狭窄的问题
1.手术疗效问题的分析
喉气管狭窄是临床耳鼻喉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各异,标准不一,临床中我们依据不同的病因、狭窄部位选取适合病人的最佳手术方法,有时需要多次手术。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及预后与病人发病后就诊时间、狭窄的程度、患者依从性、医生手术的熟练程度、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多数病人可一次性手术完成,但部分病人尚需要多次手术解决。
我国的手术治愈率大约为60~90%左右,病例总体手术成功率大致为81.25%,显示孤立层面狭窄的手术治愈率大致为92.3%,相对预后较好,而复合层面狭窄手术治愈率大致为66.6%。
依据Myer-Cotton分度,本组研究Ⅰ度的手术成功率大致为80%,Ⅱ度~Ⅲ度手术成功率大致为81.8%。对于53例喉气管狭窄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得出:首先,长度小于或等于3cm的狭窄,术后预后相对较好。
其次,孤立层面狭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复合层面狭窄患者。最后,中度狭窄的喉气管狭窄患者的预后好于其他。尽管喉气管狭窄发病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中无统计学差异。度越轻,波及范围越少,再经过正确的积极治疗后,患者预后就越好。
2.再度狭窄的问题分析
再度狭窄的原因较多:患者错失早期就诊时机,早期无重视喉气管狭窄相关治疗。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术前对患者喉气管狭窄程度及范围评估过多或过少,对于喉气管软骨支撑支架缺损及塌陷的认识力度不足,术中未能采取恢复足够宽而稳固的管腔轮廓及支架。
气管左右径长度至关重要,是决定有效通气道的关键因素,各种致病因素致左右经减小变窄,易造成喉侧壁粘膜粘连,进而加重狭窄,形成新的瘢痕肉芽,有效通气腔变小。合理正确选择适应证可降低再度狭窄几率。
术中切割肉芽过少、术中T型管放置的位置不正确、术后移位、T型管放置时间过短、喉模放置位置不正确及松动、植入物发生排异反应等5,可引起再次狭窄、瘢痕肉芽生成或者不能拔管。
近年来随着基础及临床试验的研究,“胃食管反流”说话得到重视,胃酸反流对咽喉部疾病的影响得到一致认同,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是导致喉狭窄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狭窄部位长期炎症因子刺激或者痰液痰痂的积聚,易导致形成喉气管狭窄。可能由于某些炎性细胞因子的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炎性细胞因子的长期过度表达,可导致瘢痕组织增生,进而粘连,出现气道狭窄。
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尤其端端吻合患者术后应交代保持正常的头位或者头低位,避免过度频繁扭头或后仰,以及不同头位对T型管及其皮瓣的牵拉等影响,影响局部血运。
3.不同病因的手术效果分析
喉气管狭窄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男性多见,发病原因以喉气管外伤、喉气管良恶性肿瘤、医源性损伤、环状软骨、颈段气管的钝性挫伤的为主,喉颈段气管狭窄的主要致病原因以长时间的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其次多见于喉部手术后再度狭窄。
临床上喉部分切除术术后发生喉狭窄的几率大致为7%-29.3%,并且出现拔管困难为可达10%左右;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出现拔管困难约为10%-20%左右。
通过临床病例、试验研究,并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结论得出喉部分切除术后导致喉狭窄的相关因素较多,术后肺部炎症激发局部感染、术后持续放射治疗、胃食管胃酸反流刺激,这4个临床相关致病因素与喉气管狭窄的发生密不可分,有统计学意义。
喉癌术后致喉狭窄患者研究中,总的气管套管拔出率大致为84.2%,并指出声门上区喉入口处和声门下区环状软骨处这两个区域,为喉手术后最常见的狭窄部位,术中对此两解剖区修复尤其要仔细,手术修复是否宽敞至关重要。
影响喉癌预后及能否拔管的重要因素众多,包括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肿瘤原发的部位、侵犯的范围、病理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远处转移、吸烟饮酒史、合理手术选择、患者依从性等。
喉气管外伤后致狭窄原因较多,首先,大多喉腔黏膜挫伤撕裂,水肿,甲状软骨、环状软骨骨折或者变形移位,喉腔变形,声门裂变小狭窄,局部形成粘连带,肉芽生成,容易形成喉蹼,甚至喉入口闭锁。
喉外伤患者进行多次手术治疗后临床分析,总的拔管率为62.2%,并得出对于喉外伤患者处理,要及时、准确、合理,伤口多可在Ⅰ期愈合,疗效也较满意,并可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准确全面的评估喉气管的软骨支架、狭窄程度及范围,选择最为适合的手术方法。Cotto分度Ⅰ度及早期部分喉气管狭窄,尤其声门区及声门上区的孤立层面的狭窄,首选支撑喉镜CO2激光切除术。
声门下颈段气管内良恶性肿物,尤其在气管后壁及两侧的孤立层面的狭窄,鼻内镜下切除是有效的手术方法。声门下及颈段气管的局限性孤立层面狭窄,可首选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
5II度以上喉气管狭窄段骨架局部受侵或缺损,修补时可利用周围组织肌皮瓣进行喉修复,其中胸骨舌骨肌筋膜、胸锁乳突肌锁骨膜瓣是较好的选择,配合术后再Ⅰ期植入适宜的支撑模,临床效果较好。
晚期肿瘤无手术适应症、自身条件较差等的患者,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术也是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有效办法。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