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三角肌后束训练,杠铃提拉的3个常见错误,更好找到后束发力

 

如何利用“杠铃提拉”动作,锻炼三角肌后束?——本期Max讨论话题。

认真的前言

三角肌后束,一个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的肌群,如果你只重视三角肌前束或中束的发展,而忽略了后束的训练,那么你的肩膀你一定不是球形或者我们所谓的“南瓜肩”,而是从侧面看起来,肩膀后束少一部分,这样就对身体整体美感的修饰就会大打折扣。

今天Max要跟大家分享,利用杠铃做俯身的提拉动作时,如何更有针对性的锻炼我们的三角肌后束,以及三个常见的错误,大家需要了解。

俯身杠铃提拉——针对三角肌后束

三个常见的错误动作

错误一 完全收紧肩胛骨

杠铃俯身提拉,主要是利用我们的肩外展功能有针对性的训练三角肌后束,在肩外展的动作过程中,如果你刻意的,完全的向脊椎中线处收紧肩胛骨,那么毫无疑问,你的中下斜方肌菱形肌将会更多的代偿三角肌后束的发力,错误演示如下图所示:

错误一 完全收紧肩胛骨

正确做法:

不要完全的收紧肩胛骨,一个非常棒的想象是:向身体两侧提拉肘部,而不是单纯的向上提拉,提拉过程中,让你的两个肘关节尽量的远离,你的三角肌后束就会非常有感觉!

正确做法:不完全收紧肩胛,肘部尽量远离

错误二 肘部不在后束平面内

这是一个能很好的区分杠铃提拉和杠铃划船的关键点,如果你的肘部在提拉的过程中,不在三角肌后束所在的平面内,那么你就容易把杠铃提拉的训练,做成杠铃划船的训练,肘部未在后束平面的错误演示如下图所示:

错误二 肘部不在后束平面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肘部上提的位置在背阔肌附近,这样你就不是在锻炼三角肌后束,而是在更多的锻炼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肯定没有好的感受。

正确做法:

在提拉的过程中,保证肘部在三角肌后束所在的平面,才能保证重量作用于目标肌群。

正确做法:肘部位于后束平面

错误三 没有顶峰收缩

像其他的三角肌后束训练一样,对于这种“小肌群”而言,虽然在大重量的复合训练中也能带着锻炼到它,但如果你想要有重点的发展后束,那么顶峰收缩一定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点。

尤其当你是个新手或者刚刚学到这个动作,如果你不注重顶峰的停顿收缩,那么你一定会不自觉的利用惯性,在你没掌握目标肌群的良好发力前,惯性会极大的影响你的肌肉感受!

错误三 没有注重顶峰收缩

正确做法:

在提拉的顶端,注意停顿和收缩停留1-2秒,待后束收缩收紧后再下放重复,一开始不要选择很大的重量,努力去感受后束的收缩感!

正确做法,注重顶峰收缩

完整的训练步骤

第一步 选择合适的重量,新手可以空杆或直杆两侧挂2.5-5kg的重量找发力感。

第二步 确定自己的握距,握距可以适当宽一些,选择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当你提拉到动作顶端时,让小臂几乎垂直于地面的握距,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握距。

第三部 确定俯身的角度,俯身的角度并不是唯一的,有些人可能觉得角度高一些发力感更好,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俯身角度大一些后束感受更好。两种常见的俯身角度,一种是俯身45度左右,如下图所示:

45度左右的俯身

另一种俯身角度则更大,上肢几乎水平于地面,如下图所示,两种俯身的角度都是可以的,Max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尝试和感受,找到自己感受最好的动作形式!

上肢技术水平地面的俯身

第四步 提拉,在提拉的动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找到后束发力,大家动作开始前,最好有一个牵引肩胛的动作,或者通俗点讲叫向前送肩,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孤立三角肌手术,如下图所示:

一个细节:牵引肩胛

另外,其他需要注意一下几个点:

  • 保证身体稳定,不要有过多的晃动。
  • 肘部在后束平面内提拉,别做成划船。
  • 不要刻意收紧肩胛,防止斜方肌代偿。
  • 注重顶峰收缩,停顿1-2秒。

第五步 反馈和调整,像任何的训练动作一样,学来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调整,感受,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训练和发力方式,才算真正的掌握和入门。

好啦,今天Max分享了关于杠铃俯身提拉针对三角肌后束的训练,如果大家觉得Max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给我点赞,评论和转发哦!

本期关键词:三角肌后束,杠铃提拉

我是Max,一个接地气又有深度的健身作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