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上“盘手串”,家长应该怎么办?
近一段时间,中小学生“盘手串”的新闻引发社会持续关注,而某明星与女儿同框的视频中也坐实了孩子爱上“盘手串”这件事。有学生表示,“盘手串”是为了减压,期望变得更加“佛系”。现在的孩子究竟有什么压力?爱上“盘手串”是否有不良影响?假如孩子变“佛系”了究竟好不好?今后若再遇到类似“盘手串”这样的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问题一】
现在中小学生为何感觉压力大?
多重原因导致学生寻求解压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 陈立华
近日,各式各样的手串成为校园里的新宠,引发社会热议。“盘手串”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追捧,在我看来,一是为了寻求解压,二是孩子们的跟风行为。
其实,近年来学生群体里有不少减压的玩具,比如各种挤压、揉捏的玩具等。这些解压玩具之所以能在学生中流行,主要是因为现在学生的压力过大,通过这些玩具,可以转移注意力。那么,现在学生的压力大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来自学习的压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作业、准备考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形式较为单一,抄写作业、刷卷子等形式无形中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学习时间较长,学习任务又比较重,比如小学生、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都比较长,学生回家之后,很多家长还要求孩子再进行一些补习和提升,周六、周日的休息也很难有保证。有的孩子长时间处于这种紧绷状态,慢慢就会产生学习压力,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二是来自家庭的压力。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在日常学习中,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孩子可能会因为家人的期待,或者对自己较高的要求无法达成而感到压力。现在有个词叫“内卷”,很多家长处在一个“卷”的状态,孩子被夹在其中裹挟着前行。尤其一些家长过度期待自己孩子的成绩,希望他们能够比别的孩子更加优秀,这种期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当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时,很容易感到自卑和无助。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一些孩子不得不在课外死读书本,忽略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矛盾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他们会因为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等原因而感到压力。
三是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产生一些社交压力。这主要是指孩子在与人交往中面临的不适和困难。中国青少年研究网曾做过一次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学生感受到人际相处(与老师、同学、家长)有压力。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对自己的外貌、性格、才华、成就等方面的担忧或负面评价产生一些压力,或者是因为和同学相处关系不融洽而产生了压力。当前,部分小学生与同伴交往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些孩子总是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懂得顾及他人,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一旦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他们就会产生过激的情绪变化。
四是来自升学的压力。“教育内卷”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一个学生努力学习考高分,一群学生努力学习提升了录取分数线。所以,很多初、高中生会面临中考、高考等关键时期的升学压力,他们需要取得好成绩以便进入自己心仪的高中或大学。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处于焦虑和高压的状态。
学生的压力多元,产生压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一个手串或者一些减压的玩具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是解决不了的。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当中去,把该有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多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公益等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
【问题二】
爱上“盘手串”会有不良影响吗?
留意“小癖好”但无需过度关注
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 牟成梅
就像2022年突然之间中小学生都会唱《孤勇者》一样,2023年中小学生又开始“盘手串”了。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小学时收集过水果糖的包装纸,中学时用彩色线绳编各种花式的手链。网上也有人吐槽,在学生时代玩儿过“转笔”、抄过“歌词本”……这些不同年代在学生中流行的“小癖好”,从未像“盘手串”这样引发社会关注,究其根本,是因为当今小学生的这个爱好原本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那么,爱上“盘手串”会不会有不良影响呢?
近来,我针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小学生“盘手串”也就是一种“小癖好”,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从众的举动。其原因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一方面,中小学生喜欢模仿,容易跟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飞速成长期,他们的喜好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就会转向,就像中小学生先是喜欢唱《逆战》、后来又喜欢唱《孤勇者》一样。
虽然“盘手串”“转笔”等“小癖好”都会在风靡一时之后转向,但总是会有新的“小癖好”来替代。“癖好”虽小,本身也无特别明显的优劣之分,却也需要家长和老师适当留意,注意引导,才不至于跑偏。
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家长和老师应关注这些“小癖好”本身是否具有伤害性,有没有安全隐患,既要考虑到身体健康方面的,也要考虑到思想意识方面的。在安全这个问题上,家长和老师必须把好第一道关。如果就是“盘手串”“转笔”这样的“小癖好”,我认为无需过多关注,只要留意观察、及时引导就好。如果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或风险,那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纠正、指导,甚至制止。
其次,从众可以理解,但是攀比不能认同。一些“小癖好”能流行,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生希望与同龄人交朋友,保持友谊,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而共同的“小癖好”就成了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这种“从众”满足了他们的安全需要及归属需要,以得到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可和接纳,从而消除他们由于与众不同而产生的焦虑,为他们的进一步交往和参与群体生活创造前提,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这是“从众”的积极一面。但是,当中小学生的这种“从众”变成了一种不切实际地同强于自身的一方进行盲目比较,比如“盘手串”变成了对手串款式、价值等方面的盲目比较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负性攀比心理”。面对这种“负性攀比心理”,家长和老师就需要通过引导小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充分发挥老师、家长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或班级)心理环境与氛围,在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中培育中小学生自信、开朗与积极的心理品质。
第三,适时、适宜才是“小癖好”免遭嫌弃的关键。类似“盘手串”的“小癖好”虽然无伤大雅,但是,上课盘、写作业盘、睡觉也盘就很难得到家长、老师的支持。掌握好了“什么时间玩儿”“怎么玩儿”,家长和老师是不会反对中小学生的这些“小癖好”的。说到底,这就是时间管理和规则意识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经常会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学习时间管理。所以,面对“盘手串”盛行的局面,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民主、平等的方式,比如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展示“盘”的花式,讨论“盘”的规则,约定“盘”的时间,这样适时、适宜地“玩儿”,才不至于影响成长与学习。
谁的学生时代还没点“小癖好”或“习惯性举动”呢?其实,我们无需过度关注是“盘手串”还是“转笔”,重要的是家长、老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问题三】
孩子变“佛系”究竟好不好?
青少年要敢于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北京市鲁迅中学教师 王晶
“双减”之后,“教育内卷”还存在一定惯性,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并未完全消失。如何劳逸结合,找到学习和放松之间的平衡?最近在中小学生间流行的“盘手串”似乎成了这个平衡点。有些孩子说,此举能令他们放松,甚至变得“佛系”。那么,孩子变得“佛系”究竟好不好?我认为,这种态度需要客观看待。
近年来,社会普遍在关注“教育内卷”现象,却很少注意到,一些“佛系”学生也在悄悄生长。从好的方面来看,这部分学生温和谦让,随和的他们能够轻松地融入团队、和同伴和谐相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部分学生明显缺乏竞争意识,小小年纪干什么都无所谓,学习成绩差也不在乎,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做事慢慢悠悠、拖拖拉拉更是常态。相比之下,他们的家长很着急,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努力的方向,缺乏奋斗目标,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据我观察,“佛系”学生大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这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孩子从小没吃过苦,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他们不需要努力便能轻而易举地心想事成。曾有家长跟我反映,自己的孩子从不缺钱,就是缺乏奋斗精神,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克服而是怎样逃避,在学习上尤其如此;第二种,有些孩子并非真的“佛系”,只不过是把“佛系”当借口,他们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做事规律,当现实不如人意时,便用这个外壳来保护自己,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孤独与自卑。
前者也好,后者也罢,无论属于哪种情况的“佛系”,我觉得都需要进行正确引导。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早就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强盛离不开青春活力,青少年就应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当然,我们引导的目的并不是让这部分孩子也“卷”起来,而是帮助他们早日确立人生目标,成为在某个领域能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
对于缺乏奋斗目标的“佛系”孩子,家长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日常的家务中来体验劳动的辛苦,也可以带领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去体会生活的艰辛。这样不仅会让他们更加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也会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的点滴“奋斗”对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一定会耳濡目染。
至于拿“佛系”当幌子的孩子,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参与竞争,而是“怕输”心理在作祟。如果家长给他们制定的目标太过高远、遥不可及,他们就会仰天长叹,甚至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既然拼尽全力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不如“躺平”算了。这样,会导致他们一遇到困难就有意逃避。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陪伴者、引导者,因为只有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有的擅长数理化,有的喜欢唱歌,有的乐于跳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要不断引导、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擅长做的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自然也就增强了竞争力。慢慢地,孩子就会脱胎换骨,变得敢于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问题四】
今后再遇上类似行为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创设有趣活动唤醒孩子心中梦想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 白玉萍
“盘手串”是许多中老年人热衷的一种休闲爱好,甚至被认为是“油腻中年男人”的一大标配。今年,“盘手串”在中小学生间流行了起来,孩子们上课盘,下课盘,相互比较手串的款式、质量和价格,以及谁盘珠盘得更加娴熟有技巧。
有的教师和家长认为“盘手串”类似玩手机和网络游戏,是孩子不认真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影响健康,应该明确禁止。有的教师和家长认为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看到别人玩自己也跟风玩一下,过段时间新鲜热闹的劲头就过去了,只要不过度沉迷,适当玩玩未尝不可。
中小学生“盘手串”自然不是因为他们变得“油腻”,他们只是在成年人或者网络的影响下模仿习得一种解压方式。如同过往年代的中小学生普遍爱玩玻璃球、跳皮筋、跳房子、顶拐等游戏一样,我们对中小学生“盘手串”这件事情既不能强行压制,也不必过于担心和过度解读,而是需要加以正向引导。
首先,要理解并接纳孩子们的行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以及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杜威认为:儿童期不仅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即儿童不能只为将来活着,也应为现在生活,他们应该享受童年这一特殊的时期。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儿童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事情,玩是孩子们认识世界、人际交往、学习知识技能、体验人生的自然而正常的途径。“盘手串”只是孩子们当下玩的一种游戏,教师和家长大可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其次,要认可孩子们进行的探索。客观来讲,即便是在当今“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孩子们承担的学习压力也不容忽视,何况他们可能或多或少还有来自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压力。孩子们觉得“盘手串”可以缓解压力,这说明他们在探寻可以让自己的压力得以释放的出口。面对压力,不隐瞒、不拖延,而是去尝试自我调适,让自己情绪平和,变得更加轻松快乐,对于孩子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做法,教师和家长当然应当给予肯定。
第三,要了解孩子们内心真实的需求。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都太忙了,很难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蹲下身子来与孩子从同一个视角去看问题。所以当一个热点话题、热点现象出现时,当孩子们呈现出一些特别的言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掌握好这个教育契机。比如,孩子觉得“盘手串”可以解压,教师和家长就要进一步温和而又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询问是什么使得孩子感到有压力,他们平时有哪些苦恼,喜欢采用什么方式解压,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满足了他的哪些需求。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而且能够发现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第四,要为孩子营造积极温馨的环境氛围。教师和家长要不断修身养性,不断提高平衡家庭和工作的能力。要避免“踢猫效应”,即把属于自己的负面压力感受带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带回到家庭中,让孩子成为我们发泄消极情绪的“替罪羊”。教师和家长在成为孩子积极正向的榜样力量的同时,还要善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温馨美好的环境。如果教师和家长尊重、包容和支持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与孩子亲密的情感连接,孩子的压力感受就会减轻。
第五,教给孩子们多元有效的减压方式。教师和家长要和孩子讨论,让孩子认识到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要把不抱怨、不放弃、努力奋斗的乐观信念传递给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发展出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以建设性的方式应对压力。许多孩子“盘手串”其实并不是因为手串本身有多好玩,而是由于缺少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换言之,孩子们盘的不是手串而是寂寞。如果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能够设计出更有趣的活动,比如共读一本书、郊游、打球、听音乐、绘画、交朋友等;如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通过更为多样化的渠道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社会交往等需求,就会分散他们对于“盘手串”的依赖,他们可能就没空也没兴趣惦记手串了。
第六,引导孩子唤醒心中的梦想。由于流行文化和商业性的操作,就算没有手串,也会有其他东西出现。当一个孩子没有方向的时候,他就容易随波逐流。而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内在的自己,形成了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了理想目标,就不会轻易被周围人带偏。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确立人生导向,对未来产生积极美好的憧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懂得延迟满足,懂得一些等待是值得的;懂得面对压力与其焦虑,不如付出认真努力的行动;与其从众,不如去寻找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燕
编辑 蔡文清
流程编辑 马晓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