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细谈古代人的头饰文化
古代人的头饰精致华丽,种类奇多,古代头饰多指女子的装饰品,不同的头饰往往代表了不同的地位和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也需要佩戴不同的发饰,而且发饰与服装多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头饰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演变,其中的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浓郁。
一、头饰的历史流变
1、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法发饰是“笄”,也称“发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纹样简单,并没有现在电视剧中鲜艳明丽,主要起到固定发髻或帽的作用,并没有过多的修饰作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笄,古典而且具有震慑力,在周朝的奴隶制度中,“君子比德与玉”,龙头纹的玉笄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制作笄的材料除了玉还有骨笄、木笄等,不同的材质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
单股笄制成簪,双股为钗,“年以及笄”表示已经成人,古代的簪钗还常作为男女的定情信物。古代浦东小户人家只能佩戴荆条制成的发钗,所以“拙荆”一词也表示男子对外人称自己妻子的谦称。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簪,是笄的发展,样式多样,出现凤凰、孔雀等形状,制作材质多以金、玉、牙等为主,湖南长沙出土的秦墓中有一件七叉的骨簪,样式极其精美。步摇簪是簪子的顶部挂有玉珠的发饰,《释名》中“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后汉时期的记载:“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步摇在古代颇受女性的喜爱,后来逐渐演变成凤冠,样式从最初的簪状发展成花蔓状和花树状等,化静为动,更加引人注目。
步摇是中国的传统民族首饰,不仅颇受中国女性的喜爱,后来传入高丽朝鲜及日本等地,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步摇给人富贵豪华的感觉,最初步摇流行在皇宫贵族中,后来普遍被广大女性佩戴。
秦汉时期出现的钗与前朝有所不同,《中华古今注》中对于钗的描述是这样的:“钗子,盖古笄之遗像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可见钗的制作材料不断改变,钗与簪有所不同,簪一般是一股,钗则做成两股。
钗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多用来描绘女子的风情韵致,“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苏轼对女子发钗与乌发的鲜明对比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丽动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温庭筠的:“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对发钗的描写极致甚微又活灵活现,给人以触手可及的感觉。古代的审美也感染和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开始追求新颖,对发式特别追求,这就推动了发饰的发展。这一时期,社会上的审美观念有所变化,从朴素美到追求炫丽奢华的雕刻美,女人开始学会使用假发,梳成各式各样的发髻,并装饰上华丽的发饰。在晋成公的《蔽髻铭》中描述了这个时期流行的蔽髻,指女性佩戴假发,并在假发上用金银等材质做装饰,但根据出身地位的不同,用于装点的饰品有严格的规定,假发只在一些地位高贵的女性中较为流行,低阶层的女性只将自己的头发梳成各种样式。这时期的发饰还是以步摇为主,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侍女都佩戴有步摇等装饰品。
4、隋唐时期到近代
隋唐时期的发饰多成套出现,纹饰精美,品种多样,流光溢彩,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曾赞叹道“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唐代有大量的诗词是赞美女性发饰的精美,以及精致的服饰和妆容。这一时期的发饰除了在样式上新颖,还追求更加简洁,重量减轻,佩戴方便,多为纤细、多层次的样式,一般一套为两只,左右对称,佩戴时在左右方向相反。唐朝时期的发饰多样,主要的有簪子、花钗、步摇等。
梳篦出现在多个朝代,最初只是用于梳头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插在发髻上的装饰品,梳篦的种类多样,唐代时期流行马蹄形梳篦,下部较宽,并雕刻有纹理,不仅起到固定发式的目的还有装饰的作用,制作梳篦的材质有金、银、犀、玉、牙或玳瑁等。
明清时期的女性发饰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发饰虽小,却高贵大气,蕴含着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女性的钗头上出现了许多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比如蝴蝶、蜻蜓、蝉等昆虫还有具有美好意味的植物等,明清时期的女子发饰具有鲜明的特征,形成独特的风景。随着生活的富足,制作发饰的工艺也不断精湛,样式的繁多,寓意也多种多样。
二、各个阶级的头饰
1、普通平民
古代平民与皇宫中的贵族有明显区别,古代的等级观念十分明显,普通平民被认为出身低贱,衣着粗布衫,没有色彩鲜艳的服饰,没有精致的妆容,在小小的发饰上面也显示的淋漓尽致。平民妇女佩戴的发饰多为木质品,样式简单,颜色朴素,一般是为了工作方便将头发簪起来,一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负笼银钗女”陆游的诗中描写到插簪钗已经是普通民间妇女的习俗。
2、皇宫贵族
皇宫中的女子因为生活富足,生活各方面都追求华丽奢侈,服装配饰都是十分精致的,历朝的后宫女子的发饰都是十分华丽的,制作材料也是上等的。宫廷中最具代表的发饰当属步摇,工匠的奇思妙想为古代女性的发饰增添不少的风趣,步摇与簪钗并用,簪钗主要起到固定发饰的作用,步摇只是装饰用,一般斜插,营造摇摇欲坠的感觉,衬托出女性温婉可人的柔美。
华胜,也称花胜,是一种花形首饰,通常插在发髻上或缀在额前,“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唐颜师的古注中描写的汉代时期的华胜多贴有金叶或翡翠鸟羽毛,呈现出亮丽的翠绿色,古代也称贴翠。与华胜遥相呼应的是钿花,钿花是由金、银、玉或贝壳等制成或多状,用于装饰头发,由于钿花多是用一些贵重的材质制成,所以佩戴之人多为皇宫贵族或高官大臣家中的女子。
皇后与贵妃等身份高贵的女子多梳成高鬓望仙髻,又称仙女发式,佩戴上流珠,既端庄优美又不失活泼,唐代以后发式样式繁多,用于装饰的首饰也增多,皇宫中出现假发和真发共同梳理而成的发式,清代出现“旗髻”,梳理复杂,多簪上鲜花等,由于梳理复杂后来被淘汰。随着清末资本主义萌芽,剪辫的推行使很多女性观念发生改变,众多头饰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三、头饰文化的诠释
古代发饰千姿百态,有记载的发饰就不下上百种,为古代女性不同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古代头饰不仅设计精巧华丽,往往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簪饰上的图案和纹样多因出席的场合不同而不同,“鸳鸯戏莲”纹样象征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喜鹊登梅”纹样多寓意生活美满。女子发钗上的图案多以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和一些有吉祥意义的符号为主,寓意着生活美好,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发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时代经济的发展,只有百姓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幸福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追求精致。民间的发饰发展多体现了实际生活的状态,以写实为主,古拙且朴素,是真实生活状态的缩影,皇家贵族的发饰则多展示了向传统文化的意趣,做工更繁冗复杂,多具有象征意义,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发饰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皇后和贵妃要比普通妃子的发饰更加奢侈华丽一些。
四、总结
古代人的头饰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我国传统的思想,头饰的发展体现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随着是现代人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发型的转变,使得各种发饰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远,簪、钗、步摇等成为过去的时代缩影,总散发着一种神秘的魅力,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也不断深入,很多人开始穿着古装,佩戴古代的发饰。一些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发饰开始出现在国际展上,让全世界了解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沉淀的国度,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仍能感染我们,精湛的技艺、广泛的内容,对民族传承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古代女性簪钗上的传统文化意趣》
2、《中国古代女子发饰》
3、《精美的传统发簪》
4、《汉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