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拿玻璃杯当乐器这事儿,莫扎特、贝多芬早就踩过坑了
不知道大家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过,在有些作品的名字中,有时候会出现“奇奇怪怪”的乐器名:比如莫扎特《C小调玻璃琴五重奏》,维瓦尔第《C大调曼陀林协奏曲》…
这些乐器并不是如今交响乐团中的常见成员,甚至很多现在已经失传,但能被这些大作曲家当成主乐器写进作品里,足以见得这些乐器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古典音乐的历史舞台上,曾存在很多这样发光发热的音乐“伙伴”。
先来说说神秘的玻璃琴。
这是一件被称为“天使与恶魔”结合体的乐器,在十八世纪时曾名噪一时。
玻璃琴的发明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没错,就是那位出现在我们小学课本上,在雷雨天带着儿子放风筝,并发明了避雷针的“勇士”。
1761年,富兰克林在伦敦的一次朋友聚会中,无意间看到有人在不同型号、装着不同水量的高脚杯上进行演奏。玻璃杯发出清脆、柔美的音色吸引了他,于是富兰克林下决心对这些玻璃乐杯进行改造。
他将37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组合起来,中间穿孔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再用铁轴串起来,平行地放进一个长箱子里。演奏者只需要坐在乐器前,脚踩踏板,转动铁轴,用手弹敲移动的玻璃杯,即可发出不同的音。
富兰克林说,在他所有的发明中,玻璃琴是自己最满意的一件。
事实上,不仅发明者本身很喜欢这件乐器,欧洲各大王室也对它非常迷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从小就跟随音乐家学习玻璃琴;而当时的各大音乐家们,更因为其独特的音质,对玻璃琴爱不释手。
帕格尼尼曾赞叹:这就是天堂的声音。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圣桑等作曲家纷纷围绕玻璃琴创作作品。
玻璃琴发明的那一年,也是莫扎特人生的最后一年。
即便如此,一向热爱追求新鲜事物的莫扎特也为这项新兴乐器创作了《玻璃琴五重奏》。曲子开场,玻璃琴的声音就跃然而出,像一只透明的小精灵,穿梭在管弦乐之间。
那么,曾经如此流行且备受各大音乐家青睐的玻璃琴,为什么会被淘汰,导致如今几乎失传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玻璃琴“魔鬼”的一面。关于玻璃琴的没落,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是玻璃琴会使人得抑郁症。一位德国音乐学家指出:玻璃琴空灵、神秘的音色,会过度刺激神经,使演奏者陷入不安的抑郁以及苦闷的沮丧之中。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玻璃琴老师、著名演奏家玛丽安·戴维斯据说就是因为常年演奏玻璃琴而患上了抑郁症。
第二种说法是,玻璃琴使用的玻璃中含有大量的铅,经常演奏玻璃琴会导致铅中毒。但这种说法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科学家并没有证明只是触摸玻璃就能导致铅中毒。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离谱了。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和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斩首,成为著名的“断头皇后”,因此她所钟爱的玻璃琴也被认为是不详的征兆,成为了大众心中被诅咒的乐器,因而使用的人越来越少。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一些偶然事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传言,真要细究下来,或许都不是玻璃琴在古典乐中消失的根本原因。
从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来看,18世纪开始,古典音乐已经开始走出宫廷和教堂,从规模较小的私人沙龙转为面向大众的音乐厅。
但在那个没有扩音设备的年代,音量较小、音响效果较差的玻璃琴不容易让远处的听众听到,很难适应大型剧院的演出,因此,渐渐被音乐家淘汰。
另一方面,因为玻璃琴是易碎的玻璃制品,不容易保存和携带,久而久之,也渐渐被其他乐器所取代。
另一种曾短暂出现在古典音乐舞台上的乐器,是曼陀林。
曼陀林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种音色清脆、空灵而美妙的拨弦乐器。一开始,曼陀林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民间乐器,常用于民间牧歌的伴奏。
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维瓦尔第最先将曼陀林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将曼陀林作为主奏乐器,创作了一系列曼陀林协奏曲。
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由于曼陀林独特的音色和趣味性,经常出现在各大作曲家的作品中,成为了一种非常精致、小巧的点缀。
比如,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著名唱段《请你来到我窗前》,就使用了曼陀林作为伴奏。主人公唐璜假扮自己的仆人来到心爱的姑娘窗前,弹起曼陀林,唱出内心的爱意。
1、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唐璜》“请你来到窗前吧”_腾讯视频
贝多芬也对曼陀林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在他的钢琴旁,一度专门挂着一把曼陀林,他曾结交了几位专门演奏曼陀林的音乐家朋友,甚至还曾跟捷克演奏家温泽尔·克伦波兹学习演奏这门乐器。
在克伦波兹的影响下,贝多芬开始进行曼陀林创作。为了使曼陀林的音色不被钢琴掩盖,他专门选择了当时已经不太流行的羽管键琴为它伴奏,这就是贝多芬的二重奏小品《C小调小奏鸣曲》。
Mandolin Sonatina in C Major, WoO 44a - Mandolin Sonatina in C Major, WoO 44a: Sonatina in C Major, WoO 44a - Lajos Mayer/Imre Rohmann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莫扎特、贝多芬之后,帕格尼尼、马勒、勋伯格等后世作曲家都曾为曼陀林创作过作品,但或许因为这些作品的规模较小,很少被公开演奏,因而知道的人并不多。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曼陀林成为了古典乐坛中小众且低调的存在。
如今最流行弹奏曼陀林的地方是日本。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曼陀林音乐家R·卡拉什曾远渡重洋推广曼陀林,并在昭和天皇面前演奏,备受天皇喜爱。从此,曼陀林就在日本扎根并流传了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管乐器曾经活跃在交响乐团。
比如下面这个弯弯的乐器,是一种叫做木管号的铜管乐器(铜制吹口,木制或象牙制管身),管身通常是优雅的弯形。
木管号的音色纯正,音调较高,有着非常接近人声的音质,适合演奏纯净的教堂音乐或者户外小夜曲。是16-17世纪非常重要和流行的乐器。
▲象牙制木管号
当时木管号是管乐组地位首屈一指的乐器,木管号演奏家常担任乐队的首席或者管理者。
我们从16世纪比利时画家丹尼斯·凡·阿尔斯鲁特的一幅画中,也可以一窥木管号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这幅画描述的是当时布鲁塞尔民俗游行的场面,画面正中央有六位音乐家,而木管号演奏家站在居中的位置。
17世纪中叶,随着双簧管、单簧管等管乐器在管弦乐团中的兴起,曾风靡一时的木管号没有了竞争优势,逐渐被淘汰。
另一种曾流行的、有趣的管乐器,是长得奇奇怪怪的蛇号。它是一种低音管乐器,外形弯弯曲曲,如同一条蠕动的蛇,并因此而得名。
蛇号在16世纪末被发明出来,最初用在宗教合唱中加强力度。之所以如此扭曲,是为了让演奏者的手指能够得着管身的各个按键,方便演奏。
17世纪时,因为其浑厚有力的音色,蛇号曾在军乐队中广泛流传。浪漫主义时期,蛇号曾被多位音乐家写进了交响乐,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瓦格纳的《黎恩济》、门德尔松的《第五交响曲》。
18世纪末,由于笨重的形制,且可以找到替代的音色,蛇号也逐渐退出了交响乐团。
没错,随着音乐的发展,很多乐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了古典乐舞台,但它们曾经的存在,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乐器有生命,那么这些被历史筛选掉的乐器,曾无悔地奉献了一生,同样有过光辉灿烂的历程,更值得我们永久铭记和珍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