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央视曝光过的“毒筷子”,至今不能杜绝,年轻人仍在大量使用

 

随着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工薪阶层对于日常饮食越来越没有追求,或者说,是没有时间去追求。尤其是午饭,往往是一顿外卖盒饭就解决。然而就是这盒饭里的筷子,可能藏着致命的危险。

一次性筷子的产生

一双好的筷子来之不易,从选材到加工都十分考究,毕竟是每天直接入口的工具,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考虑,一定是得达到食品级的标准。一双筷子,需要经过选材-备料- 消毒清洗-打坯-晾晒-成型-上漆-修整-验收这九道工序才能保证筷子的安全卫生和品质,并进行包装销售。

2019年,我国外卖产业规模突破6500亿元,90后、00后外卖用户群体占比超过60%。由于外卖文化的兴起,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量巨大。巨大的需求量让大量的小规模作坊前来抢占市场。一次性筷子作为商家提供的免费赠品,成本当然越低越好。于是在传统筷子的生产环节中,进行“优化”,缩减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来仅能使用一两次的劣质筷子也就成了我们常说的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工艺到底差在哪?答案是,每一步都差。

  1. 选材。优质筷子选择上好的毛竹或者原木作为原材料,一次性筷子多数也使用这些材料,但是材料的品控极差,使用的毛竹或原木更为劣质,很多可能是泡水发霉的木头,木质可能布满斑点霉菌。
  2. 备料。优质筷子会将木材或者竹子靠近根部和竹尖杂质较多或者纤维柔软的部分去除,保证制成毛坯后大型均匀。一次性筷子则不会舍弃这些部位,所以常见到一次性筷子粗细不匀,像歪瓜裂枣。
  3. 消毒清洗。竹坯成型后需要进行消毒,以杀死木材中的细菌,杀毒后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掉残留的消毒剂。一次性筷子则是使用硫磺熏蒸或是双氧水漂白,这个动作不是为了消毒,而是为了漂洗去筷子上的污垢和发黄发黑的木质,使筷子看起来雪白干净。
  4. 打坯。打坯的目的就是对竹坯的表面进行处理,出来后的竹坯表面光整。一次性筷子只会稍作打磨,所以常会有木刺扎手。
  5. 晾晒。正规厂家会有无菌烤箱对筷子进行烘烤成型。小作坊只会摊在院子里露天晒干。
  6. 成型。粗加工的筷子需要在这一步进行加工成为我们常见的方头圆底的雏形。一次性筷子只需两头截平即可。
  7. 上漆。上漆的作用是隔绝细菌,使用的植物漆也对人体无害。一次性筷子无此步骤。
  8. 修整。对筷子进行最后的打磨、雕花、刻字等步骤,一双筷子就制成了。一次性筷子无此步骤。
  9. 验收。厂家挑选挑出品质上乘整齐美观的筷子进行销售。一次性筷子基本省略此步骤。

一次性筷子为什么有毒

残留物超标。

  • 硫磺是工业硫磺,属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 加工过程中使用石蜡辅助抛光,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
  • 工业双氧水当“漂白剂” 发霉的筷子煮白了再卖。这三种残留物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细菌危害。由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条件简陋,杀菌动作缺失,筷子上可能携带大量细菌,常见的如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B1 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如何鉴别一次性筷子的好坏‍

  • 首先看包装,是否包装整齐紧密,包装上有没有生产厂址、电话及公司名称等。
  • 其次看外形,上面说了由于制造工艺简陋,劣质筷子粗细、大小不一,颜色可能也有发黄发黑的情况,还有颜色太白也是漂白剂的作用,能闻到刺鼻的异味。正规的筷子呈现原木色,或伴有木质的清新气味。
  • 水洗浸泡观察,将筷子浸泡在水里,如果水的颜色不变化,说明筷子没用漂白剂漂白,如果颜色变了,筷子的颜色变黄了,那说明筷的质量有问题。

央视早在多年前的“3.15晚会”上就起底了毒筷子的加工过程,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好转,但仍然不能杜绝。一连串工业用品的使用,让这双一次性筷子上沾染了有害身体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或者更新一下我们的消费习惯。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消费主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