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买手机壳时,我们到底在买什么?
据统计,现在的年轻人换手机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开始更频繁地换手机壳。据说,手机壳已经成为女孩子们在口红、项链之外的第三件重要配饰,每天出门前,需要根据不同的穿搭和心情来选择不同的手机壳。我看到一个数据,每年购买12个以上手机壳的人有超过一千万。手机壳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生意,竟然孕育出了一个千亿级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手机壳也不是我们印象当中一二十元这样的便宜货了,整个手机壳产业进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产品升级,现在一两百元的手机壳很常见,贵的能卖到四五百元,还很抢手。那么,手机壳是怎样“自我升级”的呢?我梳理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类,硬核技术风。比如靠做华为手机壳起家的杰美特,专攻防摔和防水的手机壳,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杰美特把汽车防撞技术应用到手机壳上,号称可以实现“摔机自由”。同样走技术路线的品牌还有PITAKA,它把原本用来生产航空火箭和军用产品的芳纶纤维用来做手机壳,重量轻,还可以耐高温。虽然你的手机可能也不会经历那么极端的环境,但这些技术会让你觉得“很酷”。
第二类,个性时尚风。比如来自香港的手机壳品牌CASETiFY,也是目前天猫上最火的手机壳品牌之一,它的特色就是把手机壳当成一种时尚单品来做,从全世界招募设计师来进行设计,紧跟时尚潮流。此外,做联名款也是CASETiFY常用的手段,不但和卡通IP做联名,还和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等知名博物馆及知名艺术家作品做联名,非常对文艺青年的胃口。
另外,在时尚赛道上,LV、Chanel、Dior、Gucci 等奢侈品牌亲自下场,都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手机壳。他们认为,手机壳也可以成为入门级的奢侈品单品,是打入年轻市场的敲门砖。LV的包包咱们暂时买不起,可以先买一个LV的手机壳嘛。
第三类,低调实用风。比如来自瑞典的手机壳品牌Holdit,外观低调,但处处充满各种贴心的小细节。比如,材质上用了一种特殊硅胶,即使有油性笔划在壳上,也很容易就可以擦掉。在摄像头的位置,又特意设计高出1mm来保护摄像头。它还支持无线充电,让你不用脱手机壳,就可以把手机放在无线座充上充电。
说了这么多手机壳奇奇怪怪的功能,我突然陷入了哲学思考:当我们买手机壳时,我们到底在买什么?也许,不是为了满足任何外在的需求,而是我们内心对自我形象的确认。
我觉得,手机从“快消品”变成了“耐用消费品”,是因为目前手机技术发展到一个瓶颈期,难以像以前一样在短时间内持续迭代,不断推出颠覆原有认知的新技术,消费者减少了期待,自然也就降低了更换新机的热情。
而当下,手机除了作为通讯工具以外,还承担了作为装饰品的功能。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化,要使型号数量有限的手机彰显个性、展示风格,那就只好从多变的手机壳入手,通过材质、颜色、花纹、图案等多元素的组合,创造出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标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