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知道的这些饮食科普 吃海鲜中贝毒?别冤枉了贝类
鲜美的贝类是消费者品尝海鲜时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但有消息称食用贝类海鲜会中毒。实际上,在发生赤潮的海域中,贝类会滤食有毒的赤潮藻,并在体内积累、代谢赤潮藻分泌的毒素。“贝类们”还没有将这些毒素排出,就被人类打捞上来成为餐桌美味,不明真相的食客就这样中毒了。
那么贝类中的毒是什么?常见的中毒主要有腹泻型贝毒、麻痹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
腹泻型贝毒
1976年日本东北部首次爆发腹泻型贝毒事件,研究发现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倒卵形鳍藻,因此将该毒素命名为鳍藻毒素。后来,人们在一种海绵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相似毒性的酸,称其为大田软海绵酸。
腹泻型贝毒类毒素主要作用于酶系统,是肿瘤促进剂,是一类热稳定的亲脂性化合物。人食用后可引起肠胃紊乱,如腹泻、恶心等。
麻痹性贝毒
这是一类神经毒素,与河豚毒素作用机制相似,因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麻痹性贝毒可以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使得嘴唇周围产生麻木感,然后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时出现短暂失明,严重者瘫痪,因窒息而死亡。
长期食用被麻痹性贝毒轻度污染的海产品也有可能造成学习记忆、运动能力损害。
记忆缺失性贝毒
1987年,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爆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记忆缺失性贝毒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和100余人中毒。两年后,人们才从多列拟菱形藻中分离得到软骨藻酸。
软骨藻酸能够使神经细胞长时间处于去极化的兴奋状态,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食用含有软骨藻酸的贝类后,会引起肠胃疾病,严重时使人头昏眼花,失去方向感和头疼,短时间内失去记忆力。
这种毒素在贝类体内不易积累,通常一周左右即可排干净,人类肠胃黏膜对软骨藻酸吸收率也较低,因此记忆缺失性贝毒在人体内降解速率也比较快。
神经性贝毒
神经性贝毒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在欧洲和新西兰有较小的分布范围。神经性贝毒主要活性物质是短裸甲藻毒素,由短凯伦藻产生。
短裸甲藻毒素是一类无味、耐酸耐热的脂溶性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盗汗、寒冷、血压过低、心率不齐、四肢与嘴唇有麻木感以及支气管收缩、癫痫发作,严重者瘫痪等症状。
赤潮
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它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赤潮往往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一旦食用含有贝毒的贝类,就可能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中毒。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因此,食用贝类的时候尽可能将其消化腺挑出,也可减少中毒几率。因为贝毒是由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消化积累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多存在于贝类的消化腺中,所以剔除消化腺就相当于剔除了主要毒源。另外,尽量不要购买和食用在赤潮爆发时间段和海域的海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