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规范助听器市场,让听障人群的困难“被看见”

 

作者:土土绒

在门店购买助听器,单只价格动辄上万,还不包括各种配件;但是网上购买却只要几百元,还声称含有“智能降噪”“不伤耳膜”等“高科技”。因此,不少老人或老人家属将目光转向了网上。

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声称专为老人设计、“高科技”配置、即买即戴的百元助听器,很可能就是个声音放大器。而未经验配的“声音放大器”会让听力损伤加剧,造成不可逆影响,这已是听力学界的共识。助听市场现状令人担忧。

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事实,是人们对听力障碍的危害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却往往被当作衰老的自然现象而被忽视。不少老人甚至不知道助听器的存在,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而门店助听器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根据《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罹患听力障碍的人数目前已达1.2亿。但据一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目前我国仅有5%~10%的中、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数字已达30%。

听力障碍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无关紧要,相反,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有研究表明,交流障碍会导致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孤独感,甚至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形成老年性抑郁症。长期缺少对外沟通,将导致老年人脑功能退化,增加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而使用不规范的、或验配缺位的助听器,还会加剧听力损伤。

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听力障碍这一常见疾病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应尽早出台助听器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培养专业验配人才,规范助听器械市场。

实际上,助听器属于医疗器械,不能随便购买,应到医院耳鼻喉科和专业听力机构验配。网上那些价格低廉、所谓“一键操作、无需验配”的“助听器”,本质上只是放大了声音而已,业内人士称之为“模拟机”,也有人称之为“假助听器”。但是,现行《电声学助听器通用规范》国家标准发布于2010年,难以与当前技术进步、产业更新节奏相匹配。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更新相关行业标准,引导助听器行业优胜劣汰、良性发展,要求实际上不具有助听性能的产品在名称、包装上做出明确区别,减少鱼目混珠、浑水摸鱼的机会。

此外,我国目前尚未发布验配专业服务标准。购买助听器并不强制要求验配,验配专业人员也极度缺乏。一些商家只重视销售,不重视验配专业技术,这也导致了助听器验配环节的缺失或不规范。应统一验配师准入标准,并建立起助听器验配师持证上岗制度,让验配环节专业规范起来。

长期以来,听障人士的困难和需求并没有充分“被看见”。庞大的听障人群,原本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提升听力、重归正常生活。但目前助听器市场的混乱,却让很多听障人士望而却步。规范助听器市场,增加专业助听器械的可及性,我们还需更加努力。(土土绒)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