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虾类病害、控制各类疾病吗?
近年来,一些细菌性疾病给虾业带来了损失,尤其是急性肝坏死病、白便、偷死等。在饲料中的环丙沙星和磺胺类药物,是治疗虾类细菌性疾病的常见选择。抗生素有杀菌抑藻效果,并直接快速成本低。但抗生素的使用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抗生素真的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好处吗?
抗生素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
1、抗生素大多是好坏通杀(即广谱抗菌)
有些甚至能直接杀藻,过量或频繁的使用很容易导致水体菌相、藻相失衡,甚至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倒藻、缺氧、中毒。所以一般外用过抗生素的池塘水色都非常难看(而镜检藻相却往往是正常的),那是因为藻类受药物抑制影响了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所以细胞内的色素体也出现异常变化。这种情况需要先连续用水维康氧化水体,破坏掉抗生素的药残影响,再少量多次的泼洒活菌制剂(如生物解毒剂、EM菌、益生菌等)慢慢调理。
2、消化功能衰退
抗生素能破坏对虾体内菌相,直接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只能长期的拌喂浓缩EM菌、益生菌、生物解毒剂等恢复肠胃消化功能(肠道若有变粗就要换另外的活菌使用)。
3、菌相失调
抗生素会阻碍肝胰腺发育,损伤肝细胞,甚至导致肝脏坏死。须用胆汁酸内服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七天)
4、棉花虾前期
抗生素会影响营养吸收,尤其钙、镁、磷、铁等元素的吸收,不仅影响蜕壳硬壳,还会直接影响生长(变成棉花虾)。
5、造成养殖前期抗病能力弱
抗生素刺激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前期使用抗生素会影响到虾苗前期的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增强耐药性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后期生长好坏有很大关联!
使用抗生素真的能控制偷死?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方爆发偷死病症,特别是高位池更加严重,损失更大。有人特别跟踪部分高位池从而对比发病池的“疑点”,发病池塘的共同点都是水质理化指标均正常,对虾肠道和肝脏都不同程度的发炎坏死等,水质用肉眼观察发现,池塘里都是有藻相,但是用显微镜观察却都没有藻类,水质一般呈暗色、暗红色,即有阳光时看到明显的有益藻类所应有的水色,但没阳光时都呈暗黑色,其中藻类主要以鞭毛藻类为主,或者有益藻类很少。
(偷死的对虾)
经调查后判断,大概率是由于之前发病时使用过多的抗生素,对虾的机体破坏严重,再加上恶化的水质,对虾机体的自我修复更难,有些对虾死亡跟人为的用药有直接关系,用药不当造成了一些续发症,即抗生素用过多后造成肝脏萎缩、水体恶化,从而导致对虾免疫修复系统损坏,对营养的吸收、转换、消化等都不能独立完成,造成对虾只能消耗自身的能量来维持生存,从而形成肌肉萎缩的虾,这可能也是非疾病造成“海绵虾”的原因之一。
开始很多养殖朋友把这些病症指向弧菌为真凶,形成一定的误区,从而过多的使用抗生素来压制弧菌,反而忽略了对虾机体的损害和水质环境的恶化,从而治标不治本,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问题恶化,最后无力回天。
虽然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其利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如果的确需要用到抗菌素时,应适时停药勿过分投喂,平时不要有定期拌喂抗菌素的习惯,更不要在有病流行时人云亦云做预防用大量抗菌素的做法。
白对虾病害检测新方法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致病菌的准确检测对水产动物病害的确诊和有效治疗都极其重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检测方法,并做好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的有效预防,才是保证水产品的健康生长的根本所在。
最初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来诊断和检测,效率低,准确性不足、检测不够及时,且需要操作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大量采用PCR技术、DNA杂交和免疫学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检测结果更加快速、准确。
其中PCR技术凭借着优异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被认为是现阶段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项目的理想方法。但PCR技术需要精密昂贵的仪器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且对实验室环境及标本处理要求较高,检测时限长达两个小时甚至更久,难以实现快速检测的要求。
而快速、准确、便捷地进行虾类病害检测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这边给大家介绍先达基因(gendx.cn)开发的酶促恒温扩增(ERA)技术,在恒定温度条件下,8-15分钟即可将DNA/RNA扩增数亿倍,配合独特的引物与探针自环化结构,使全程检测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灵敏度特异性可与常规荧光定量PCR媲美。
操作方法
一、鱼虾组织样品前处理,用核酸抽提试剂盒提取核酸,作为样品模板备用,推荐使用先达基因DNA释放剂。
二、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混合试剂,检测体系配制。
三、将反应管放置在荧光恒温扩增仪上,37℃条件下反应 8-15 min,根据荧光扩增曲线判。
其产品适合现场即时检测,反应温度更温和。扩增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检测结果准确、灵敏。有效解决了扩增产物的污染问题。本实验技术整合反转录扩增,实现一步法扩增RNA病毒,操作简便易行。
南美白对虾护理思路
1、养藻吸毒、强氧除毒。维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减少与避免产生有毒物质。
2、合理用药。尽量少用毒副作用较大的消毒剂及减少使用次数,主要是通过增氧与育藻来改善水环境,破坏病原生物的生长环境,竞争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达到减少病原生物的目的。
3、合理投喂。选择优质饲料并添加维生素C,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加料一般每隔2-3天才加一次,每次加10%左右。
4、日常加强管理,提高日常虾类病害检测效率,做好预防工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