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食谱(11):青岛市鱼
琴岛食谱(11)
王铎 著
青岛市鱼
常听人们说起某座城市的市花、市树、市鸟和市徽等等,但没听说有“市鱼”的。诸位,如果让青岛人自己选一种“市鱼”,那一定是鲅鱼了。
也就是说,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够像青岛一样,这么喜欢鲅鱼。青岛人都爱吃鲅鱼,鲅鱼成了青岛人的标志和自豪。
比如,青岛人宴请宾客时,首选就是鲅鱼。遇上逢年过节,儿女们看父母、走亲戚,也常常是提上两条鲅鱼就行了。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崂山地区还兴起了一种风俗,说是未进门的女婿,每年中秋节,必须给岳父送两条鲅鱼,以示孝敬,俗称“鲅鱼礼”。
青岛人说“撕纸”、“撕布”,不说“撕”,说“挒”。“挒”这个字,在青岛人的方言土语中,不能读“lie”,而要读“liai”(来)的第三声,也就是上声。
再比如,每年秋季刚入学。学校就把新书、本子和铅笔发下来了。家长一见,都会赶快嘱咐一句:“刚发的新书,一定要仔细用昂,当心别挒了!”
再有,哪个男孩子顽皮,整天家上墙爬屋,他二大爷也会当面训斥一句:别整天家疯疯癫癫地野跑,你看,把裤子挒了不是?
每年立秋以后,胶州湾沿海一带,是鲅鱼洄游产卵的地方。老青岛人便扛着鱼杆儿,到海边去“挒鱼”。
那位说了,人家都叫钓鱼,没有听说叫“挒鱼”的。呵呵,是这样。这是别的城市的说法。而在青岛,“钓鲅鱼”不能叫“钓鲅鱼”,而要叫“挒鲅鱼”。“挒”是青岛人的专用动词。因为青岛人有一种特殊的鱼钩,叫做“挒钩”。
所谓“挒钩”,是用三把鱼钩或五把鱼钩焊接起来的集束鱼钩,鱼线中间还拴有铅蛋儿。但见钓者把鱼杆猛地向海里一挥、一抛,好家伙!足足有四五十米长啊,那情景真个是好不威武而壮观啊!
换句话说,只等秋风一起,胶州湾潮水一涨,过鱼的时候。你就看吧!原本湛蓝的海面上,霎时间从天边就涌来了一股长长的、黑压压的潮水。
知道渔情的人便说:“快,快快!黑潮来了!”
这就是说,来货了,上鱼了,欢蹦乱跳的鲅鱼群来了。
用“挒钩”挒鲅鱼,也有技术和讲究。这个时候的鲅鱼群,都是贴着水面游,互相拥挤着追着潮头跑。
钓者抛出“挒钩”之后,要赶紧缠滑子,赶紧收线。使“挒钩”也能贴着水面飞奔。
只要“挒钩”一跳,往水下一沉,这就是挒中了。你再看钓者的脸上,简直像开了花一样,那种心花怒放,那种手忙脚乱地乱忙活,就别提了。咳咳!
没当赶儿,只见钓者把鱼杆奋力向岸上一兜。好嘞,一条打着挺儿、甩着头、眼睛贼亮的大鲅鱼,这就钓上来了。还在一边看眼儿的人们,也忽啦啦一下子围了上去。真是过瘾啊!看官,接下来的事,就不用我再叨叨了吧?嘿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