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F22连续击落气球,美为什么这么怕?流浪气球变“平流层轰炸机”

 

短短一周之内,美国的F-22战机因为三次击落外来高空目标,因此得名“气球杀手”。可美国人为什么会这么怕气球呢?这要从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概念说起:

一个是,美国正在搞无人机自适应的蜂群战术,进行大规模攻击,对于各类目标构成严重威胁。蜂群无人机,看得见拦不住,也没有办法及时预警。现有野战防空体系基于冷战期间对制式战斗机等目标拦截,对单架无人机拦截概率或许很高,一大堆无人机怎么拦?没法拦。

另一个是,美国还搞了一个“迅龙”计划,目标把C-130或者C-17运输机运载装有无人机的集装箱,然后通过空投,从空中投放无人机去攻击目标,把运输机都变成轰炸机。美国通过这项系统的改进,把运输机和轰炸机画等号,对目标进行防区外打击,随着无人机航程增加,这个能力还会进一步上升。

现代轰炸机贵得不得了,B-2轰炸机折算一下,1公斤相当于2公斤黄金,如果大量造这种轰炸机谁也造不起,美国财大气粗也无法做到,如果通过更加简易的设备,比如:C-130或C-17都可以干轰炸机的任务,以后凡是能够运载集装箱的都会变成轰炸机,这样美国空中战略打击能力,出现重大跃升与发展,如果这项技术在别的其他国家身上实用化,美国这种战略能力将会大幅度上升。

从以上二点来看,那么气球能不能干这个事儿呢?

美国对气球事件放大,一直在制造中国威胁论,是否也暗含了一点,美国对气球的畏惧?美军打一个气球打老半天,从阿拉斯加一直追到了美国全境,追到了海边才打下来,动用了F-22战斗机,KC-135侦察机还有P-8巡逻机, 还使用了最先进的AIM-9X导弹才打下来,证明气球确实不太好打,也不太好追。

探测气球实际为一款科研装备,但是在平流层飞行,高度很高,是不是有一种平流层轰炸机的意思?也许未来不排除有平流层“球群”战术。气球高空再高一点,那就看不到了,用隐身材料做隐身气球,防雷达反射防红外等新技术都搞上。以后这个气球在谁头上飞,谁都搞不清。如果真的在3万米高度,甚至再提升一点,到了平流层上限,高度5万米左右,那么它的飞行会很稳定。如果在中继通讯的状态下,包括:卫星控制、无人机控制,那么它的受控效果也会大幅提高,这个状态下,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战略打击工具。

当年日本用西风带拴着几个气球扔了炸弹去炸美国,没什么准头,炸弹的攻击范围有限,投掷距离有限,不可能形成大的威胁。美国说只不过是炸死了几个人,引发了山火,到底是日本炸的,还是美国炸的,还是意外事件,谁都说不清。如果美国或其他国家在平流层做文章,在临近空间开辟第二战略打击廊道,那么气球群会不会出现?

战略打击工具和形式的变化发展,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如果是一个气球好办,如果弄几百个、几万个气球,即使一个气球带着一个弹,所形成的战略打击能力仍然很强大。至少气球的成本比轰炸机要便宜得多。轰炸机一般在核战争中采取空中核打击方式,都是“起的来,回不去”。虽然目前是一种耐用的军事装备,但一旦投入到核战过程中,这种使用就是一次性,也是消耗品。

美国轰炸机在平时也用,比如:搞搞空中自由航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至少在机场停着搞“大象漫步”会让目标国家感到“美国强大”。从美国国防部发展角度来看,需要最廉价的武器装备。以后的武器不能太贵,一个是美国也不是金山银山,另外战争消耗跟以往相比也在提高,像乌克兰炮弹,各种武器装备都是巨大的消耗量,天文数的消耗量。

如果能够在战略打击武器方面多一些思考,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更新的思路。如果今后要破解这个东西,要取代这个东西,或者是局部取代战略轰炸机。 与其去弄新型轰炸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还不如从最简单的一个点位上做文章。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进行研制,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无人化平流层气球群,在降低成本方面会节约巨大的资源,同时又攻击对方,甚至是威慑对方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美国之前搞的轨道轰炸机,就是你一抬头,天上低轨道上就是核弹。那么如果在平流层依托隐身技术,制造出红外和雷达以及可见光都是“零”的气球平台,加载各种武器装备发动攻击行动,也未必不可。它的攻击范围将是全球攻击。

这回“流浪气球”飞了13,000公里,洲际导弹也才达到13,000公里,但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被定位、被侦察、被监视。如果采取这种方式,通过隐身的方式在高空获得战略打击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和反击能力。

这个事件来给我们启示很多,如果真的通过这件事引发我们对战略打击工具、战略打击位置、战略打击通道的重新塑造,或许对我们研究和跟踪这件事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