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众地方的面条,也真的不错
资讯来自网络;
碳水才是人类的快乐之源,没有热乎乎的白米饭和滚烫的汤面,那还能叫吃吗?天冷,更宜吃面,一口汤,一口面,能暖到心里去。
今天暂且不说吃面大省,那些小众面条也应该拥有姓名。
大连丨芸豆蚬子面
芸豆蚬子面
大连是东北少有的临海城市,也是个移民城市。爱吃面食的山东人,移民到大连后看见丰富的水产也不免动了凡心。
芸豆蚬子面,大连肥美水产与面食结合的代表作。
新鲜蚬子吐完沙煮到开口,挑肉待用,原汤则留着沉淀做汤卤子;葱油炝锅,肉乎乎的芸豆切丁炒熟,加了汤再加鸡蛋、手擀面最后加入鲜嫩的蚬子……简单易做,浓稠的汤里却能融合了蚬子和鸡蛋芸豆的鲜美。
陕西丨浆水面
浆水面
陈晓卿老师把浆水比作西北人夏天的汽水,却被他的儿子苦笑拒绝。
为啥? 浆水,就是蔬菜与面汤放陶土瓮里发酵的酸水。 但在老西北人眼里,酷暑难耐,一碗浆水下去远比饮料解渴。
热锅炝了浆水,下进手擀面、蒜瓣和韭叶儿等,酸爽味立马就激了出来。吃多了油腻辛辣或者酒过三巡了,一碗酸爽的浆水面是还魂汤。
襄阳丨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配豆浆配蒜,图源水印
据说在襄阳,早餐只有两种:牛肉面和其他。
但和风格明确的武汉热干面一样,襄阳牛肉面融合南北,却两边不讨好,成了不能被外省人接受的硬核食物。
面汤上浮着的血色厚牛油,冷天不赶紧吃就糊了嘴;褐色的面汤与油辣子,又咸又辣又重口;更别提老襄阳吃面,要喝黄酒嚼大蒜,近几十年才有喝豆浆、豆奶的搭配……百年前把牛肉面传入襄阳的西北人,也难以适应。
成都丨甜水面
甜水面,图源@小天使亲子团
小碗粗面,滑稽地组成了甜水面的最萌身高差。几条筷子头粗的憨厚面条,带着圆润的棱角盘在碗里,配色,依旧是四川典型的红润鲜亮。
甜水面,说白了是拌面的一种,但做起来却是扎扎实实的难。面,要磕进鸡蛋、加进自贡井盐,才能拉伸出这棍子粗细、嚼劲十足的甜水面;
蘸水,更体现了川人高超的调味技艺。茂县大红袍做花椒粉,二荆条做红油还有芝麻酱、蒜泥、花生碎不必多说,加十几种香料文火熬成的甜红酱油才是灵魂——相比火急火燎的重庆小面,口味复杂的甜水面更适合坐下来慢嚼回味。
川西丨渣渣面
渣渣面,图源@菜菜美食日记
川西坝子的早晨,从一碗渣渣面开始。
渣渣面里的渣渣,不等于肉臊、肉末,是把肉末煸香焙干,更像是肉松。没加碱的水叶子面煮透了,加上红油骨汤海椒葱花,拌匀了吃,在口中咀嚼感很好。
耐心停下来吃一吃拌鸡片或萝卜泡菜,口感就更为丰富。
乐山丨清汤排骨面
清汤排骨面,图源@乐山美食旅游记
在各种面条都是红辣鲜香的四川,清汤排骨面却必须是汤清面白,肉色可餐。
能用清淡口征服刁钻的乐山人民,排骨面靠的是一手排骨。
排骨本来就是脂肪瘦肉比相当完美的部位,不油不腻。乐山人把它挂芡油炸后再小火慢炖一晚上,炖开了酥皮,炖烂了骨肉,最终排骨表面会开满小花似得起茸,光排骨也极好吃。
宜宾丨燃面
燃面真能点燃,是因为水分甩得够干,油够重。
当地人是这么夸下海口的:「吃过宜宾面,天下再无面。」
明清时,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都要在宜宾歇脚换乘,也催生了码头文化的繁荣。在宜宾的挑夫、纤夫江湖里,燃面是早餐唯一的政治正确。
燃,是指面重油重辣,吃起来像一团火。水叶子面(碱面)煮开甩干,淋上熟菜籽油、芝麻油、辣子,加些基本调料和碎米芽菜,拌开即可。浇头丰富,味道不输重庆小面。
遵义丨豆花面
豆花面
云贵川人民都相当热衷吃豆花。 面对豆花与面条的朴素寡淡,一碟西南辣味蘸水瞬间就能令其热烈丰满起来。
豆花面,是和稀豆粉类似充满想象力的组合。豆浆做汤底,扁宽面还得搭一块豆花;另起一碗,是用肉汤、肉末、薄荷配成的蘸水。 滑嫩的豆花、筋道的面、香醇的豆浆,都在油辣鲜香的蘸水里得到了升华。
吃的时候像过桥,吃一口蘸一口,把辣子撒进白汤里,那叫毁了美感。
梅州丨客家腌面
客家腌面
腌,其实是客家人沿用古汉语中搅拌的意思。拖家带口奔向南方的客家人,仍然延续着中原的古老传统。
碗里早早备了熬好的鱼露,手擀碱水细面烧开,撒一把炸成金黄的蒜末、淋一勺现炸的热葱油即可。
在热油的激发之下,鱼露、面条、葱油、蒜末、肉末等各种调料都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别急,夹起面条拌开了,面条挂上了佐料,才算完美。
桐乡丨阿能面
阿能面,图源@王露露
阿能面,倒不是一种面条的种类。而是阿能师傅这个人,把面条做的深得桐乡人心,以至于桐乡大小面馆,基本都要挂上阿能、阿能徒弟的名头闯荡。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大小小2300多家阿能面。
大体样貌还是江南面。用本地细面,佐以黑鱼、腰花、鳝丝、大排等浇头,加上咸鲜脆嫩的桐乡咸菜,一锅一烧,煮的汤汁收紧,略过面条。
台州丨姜汤面
姜汤面
台州人的姜汤面,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美食。 只有台州北部的椒江、黄岩一带流行姜汤面,连南部的温岭人都对它唾弃有加。
姜汤面其实是海鲜面的一种,不过要以生姜熬汁调味。在以前,一碗姜汤面是台州人的坐月子必备,暖胃驱寒。姜汤热气袅袅,浇头红肥绿瘦,老台州们一大碗哗啦啦吃下去,一早上都有了力气。
不过在桃胶、肉粥、鸡蛋麻糍、蛋饼、嵌糕、食饼筒等几十种台州早餐前,我还是坚定地站后者。
诸暨丨次坞打面
次坞打面
诸暨是西施故里。但西施故里对浙江人的吸引力,远不如另四个字:次坞打面。
浙中人都热爱吃筋道的手擀面。次坞打面的秘诀就在一个打字。和好面团,打面师傅用一根一米多长、直径4-5公分的棍子,一上一下跳动打面,捶打两三个小时的面团,打出面条的韧劲。
各种时蔬、肉丝鸡蛋的浇头现炒,与面同烧,有得是汤面合一的美味。
莆田丨卤面
卤面
外地人一提到莆田想到假鞋,福建人一提到莆田想到卤面。
卤面是莆田美食的牌面,精华在于汤底粘稠入味的鲜甜。卤面的卤,纯是借字,意思是文火烧面的技法。
五花肉小炒,葱姜蒜爆锅,油香扑鼻时加入切片的水发香菇,有干贝蛏干虾皮等鲜货更增鲜气,调味翻炒加水,水沸抖入面条铺上菜叶,不可搅拌,直接盖上锅盖,沸腾时再文火收汤……一碗卤面是莆田人最迫切的乡愁。
厦门丨沙茶面
沙茶面
沙茶面随意得像是厦门人民的麻辣烫。一碗沙茶面,能从几十块吃到上千。
猪肝猪心猪大肠,花蛤鱿鱼海蛏子,加料完全看个人喜好;汤汁除了猪骨和鸡熬成的高汤,加南洋华侨带回来的沙茶酱,才算有了灵魂。而现在,沙茶面已经不再是一种舶来品,沙茶味就是厦门人的家乡味。
漳州丨手抓面
手抓面
虽然一直厦漳泉这么叫,其实建设这块大湾区真是有心无力。
北面的泉州和最南端靠近广东的漳州,饮食已经有所区别。漳州手抓面,就是只在本地流行的食物。
油碱面煮熟盘成圆饼状压实,剪成小块调上花生酱、沙茶酱、蒜泥、洋葱拌着吃,一筷子就是一坨面饼。而旧时人们,是真的拿一盘面饼卷着配料吃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