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飙到8.5后,竟遭删减?张国荣梅艳芳演的也不行?
《胭脂扣》的开头有一段很重要的戏。
梅艳芳初遇张国荣,女扮男装,眉目传情,拍得让人心神荡漾。
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
这场戏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都被删除了。
时长,2分25秒。

很多电影在引进都会有删减,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比如院线里,正在上映的《名侦探柯南》删掉了吻戏。
比如流媒体,去年沸沸扬扬的《搏击俱乐部》更改结尾事件。
但《胭脂扣》的这场戏。
一没接吻二没“不良导向”,为什么删?
或许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这场戏到底为什么重要。
有时候你以为的闲笔。
可能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场景。
01
删减未遂
《胭脂扣》上一次遇到“删减风波”还是在上映之前。
当时,监制成龙觉得电影拍得太闷,未经导演关锦鹏同意便准备找人重剪,甚至要补拍增加动作戏。
关锦鹏听闻后气得赶紧约来原作者李碧华上门理论。
若改动他宁愿不要导演署名。
为什么?
且不说一个导演就该坚持自己作品的完整性。
单说《胭脂扣》本身。
把一部文艺爱情片转变为一部惊悚动作片,等于就是变了质。
幸好。
恰逢此时,电影入围金马奖的消息传了过来。
这才摁住了“剪刀手”的手。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完整性,才使得电影最终成为口碑爆款。
豆瓣上,27万人打分,从8.0升到8.5,好于97%的爱情片。

影史上,它曾被著名杂志《TIMEOUT》(港版)评为“一百大香港电影”、香港金像奖协会选为“最佳华语片一百部”。
更重要的是。
于两位传奇主演梅艳芳、张国荣,他们各自在片中贡献出生涯最经典的银幕形象之一。
梅艳芳饰演的青楼名妓“如花”,娇柔中透着刚烈。
关锦鹏谈到他当时如何刻画如花一角:了解到梅艳芳的硬朗性情后,他决定不把如花刻画成千娇百媚的妓女,反而强调她的固执与倔强。
《胭脂扣》如花成绝响:回看香港女儿演活的女性角色 | 香港01

张国荣的风流少爷“十二少”,倜傥又显阴柔。
碧华为我的魅力所打动,于是特别为我增写戏份,而导演关锦鹏也把我的拍摄期增至二十多天。
张国荣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如何演绎小说中的人”

他们可能没法想到。
电影上映几十年后,还会再次享受到删减的待遇。
02
一曲定调
那么这次呢?
我们或许可以先看看删减的到底是什么。
《胭脂扣》讲的是如花与十二少的情爱纠葛。
从轰轰烈烈地坠入爱河,到反叛伦常地出走同居,再到殉情失散后,女鬼如花的苦苦寻郎。
而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尤为重要。
如花初识十二少,当时她身着男装,正为客人们献唱。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
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
你睇斜阳照住嗰对双飞燕
睇我独倚蓬窗我就思悄然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
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
这首南音名为《客途秋恨》。
唱的才子妓女的爱情悲剧,也恰似如花与十二少的命运预言。
于是当日,十二少寻声而至,谁知踏进门的一一瞬间。
忽地,静默无声。
是如花故意在此歇顿,吊起来客的心。
十二少也中计,讶异地皱眉,转头四顾。
她便即刻闪现,接着唱道: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

四目一对,动了情。
此时镜头犹如眼波传情,微妙地在二人脸旁缓缓游弋。
十二少几乎动弹不得地站定在如花面前,任她逗弄,眼神愈发迷醉,全然离不开她。
p.s. 男装出场的如花也暗示她在日后这段感情里占据着主导权。

这一曲终了,如花潇洒离场。
十二少还痴痴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不顾身后宾客笑话他:
十二少整个人都傻了

被如花的美貌与才情迷倒的十二少,很快对她展开追求,成了她的“温心老契”(让妓女钟情的忠诚嫖客)。
而这一整段,正是那被删减掉的2分25秒。
删减是因为女扮男装的性别倒错?
还是过于挑逗?
我们不得而知。
但对于影片来说,这场戏尤为重要。
因为电影的戏眼,便是反复出现的这三次南音,《客途秋恨》。
03
情意分水岭
原著作者李碧华后来再忆起这首曲,说道:“《客途秋恨》是《胭脂扣》的动人风韵。”
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时代定调。
还记得电影中一段如花感叹时移世易的独白吗?
我十六岁做琵琶仔
摆房身价好高
后来做了妓女,在倚红楼生意不错
是红牌阿姑
那时塘西除了倚红
还有欢得、咏乐、赛花
号称四大天王

是的。
李碧华将这段爱情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三十年代香港禁娼的前夕。
而《客途秋恨》,那时正风行于香港茶楼妓院。
是身为红牌阿姑的如花的必备才艺。
十二少与如花的相遇,不晚不早,正是在这首唱曲中邂逅,颇有“命定鸳鸯”的宿命感。

以镜像出场的如花,正映那句“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而另一方面呢。
《客途秋恨》重要性又在于,其本身仿佛是一种线索,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勾勒起两人关系的起起伏伏。
成为了一种映照。
第一回是上述的初遇。
而第二回,则就是热恋了。
这也是全片中如花和十二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声合唱《客途秋恨》。
影片中两人一起卧床纳凉,手摇着纸扇。
把这首原本充满伤逝之感的南音,唱得浓情蜜意。
寓示着彼时爱情的浪漫如春风拂顶,他们丝毫顾不上这段情背后早已摩拳擦掌的现实阻挠。

那时的十二少,还是大户人家的太子爷。
总大张旗鼓地送如花礼物。
先是一张西式豪华大床,又是炮仗,又是对联的,羡煞一旁姊妹。

如花则从底下抬眼望向十二少,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
而他高坐在窗台,像个孩童般满足地笑。

影片前段多次出现的镜像,衬得他们的相伴如梦如幻。
同时也暗暗表示,这镜花水月般的爱情,其实美好得近乎失真。


于是这回南音,成为两人情感状态的分水岭。
与他们初识于首次南音相同的运镜,再度出现。
只是拉长了距离。
显然,再回首,也已不是从前的心境。

迫于生计,十二少进了戏院,成为侍婢般的戏子。
不再有财力的他如今能给她的,只是杂货摊上的一枚胭脂扣。
于如花,胭脂扣是爱情信物。
于十二少,也是他阶级跌落的证物。
所以为如花戴上它后,十二少突然转过如花的身子,背对着她痛哭。
伤感中或许有几分悔意?
总之不愿被她瞧见。

那么第三回呢?
则是如花斩断了恪守53年的情分。
原本双双吞鸦片殉情,可如花死后,迟迟等不来十二少,在阴间做了半世纪的孤魂野鬼。
她始终不肯放弃,不惜违例上去人间找他。
辗转几番找寻,没想到等来的是一页旧报纸:
如花魂断倚红,阔少梦醒偷生

于是,再见十二少,她开口的第一句,别无他言。
只是优雅地走近,俯身。
有意以高姿态来俯视贪生苟活的十二少。
不带一滴泪水,她无比决绝地唱出当年那句词:
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

这句词一出,我们会懂。
当年她曾凭这一句燃起两人的情意,如今她也能再凭这句彻底斩断它。
如此,像如花这般的“烈女”颠覆了传统殉情故事里的悲情女儿。
她既炽烈又冷酷。
结尾惠英红客串的片场演员跟导演抱怨:“怎样做啊?又像女鬼又像女侠。”

如花当即眼神一垂,仿佛心里有了答案。
错付千般相思,那就让这首《客途秋恨》成绝唱,并摘下带了53年的胭脂扣,归还他。
既有女鬼的痴缠,也又女侠的果决。
自此,情缘断尽,划上句号。


04
所以,能删吗?
犹如潮起,潮涌,潮落,三次南音完整地串连起如花与十二少的情缘。
再回头细想那段被删减的首次南音,不就相当于砍掉了头。
这段有多么重要?
编剧邱刚健的剧本里,这一场戏的写得尤为详细。
如花的每一句唱,对应的音乐,对应的神态举止,以及十二少的细微反应,全部一一写明。

邱刚健《胭脂扣》剧本
试想若没有这段宛如“命定鸳鸯”的初识戏,我们该怎么理解十二少随后来找如花的“定情”呢?
又该如何理解前文所提的第二次合唱南音时,那种山雨欲来前,幻梦一般的快乐?
又该如何理解最后那句绝唱,如花的勇敢与决绝?


但现实就是这样。
大量的经典港片在内地视频平台上都被“无缘无故”地删减。
《甜蜜蜜》。
原版片长116分钟,腾讯和爱奇艺版本只有104分钟,包括张曼玉给曾志伟按摩等场景全部删除。
《喋血街头》。
原本为了上映吴宇森就痛剪30分钟,结果来到内地,最终又再剪了6分钟,剩下124分钟。
《心动》删减了6分钟,《自梳》删掉了7分钟,更不用说本来就涉及的恐怖镜头的大量鬼片和情欲镜头的电影了。
以至于当年《非分熟女》引进内地,导演曾翠珊直接说:对于故事的原意完全被扭曲,感到震怒,以及极度的痛心。
为什么?
因为一部108分钟(公映版90分钟)的电影,直接删剩到66分钟。
你还能说什么呢?
肉叔想起了《半边人》中的一个场景。
男主角在看《林家铺子》,发现删了五分钟的戏,于是直接冲进机房怒斥放映员:

他是真的对这些人有什么意见吗?
也许不是。
他只是心疼。
对于影迷来说,一部经典电影,它的每一个画面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无缘无故的删减,不但会造成误解,更会影响表达。
这也是很多我们津津乐道的电影被后来者评价过低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我们的愿望很简单。
把完整性归还电影。
把电影还给电影。
仅此而已。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