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品”蓝莓的中国进化史
来自海外的“舶来品”——蓝莓,1981年由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引进栽培试种,经过实验室栽培成功后,于1983年我国开始出现小规模蓝莓种植区域,此后经过30多年的改土、灌溉、育种、储存加工等多方面的研究,截至2018年,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5万公顷,年产量达到了65.5万吨。中国蓝莓协会会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亚东在整理和研究世界蓝莓产业发展数据报告中预测:到2026年,中国蓝莓产量将达到100万吨,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蓝莓生产国。
一方水土一方物,蓝莓生长不能摆脱其所需的独特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才能生长出优质的蓝莓。我国在最初引进蓝莓之时,因环境不符也曾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之后在资本和技术的助推下,资金充足,也逐渐培育出与各个区域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蓝莓品种,目前国产蓝莓在我国拥有五大主产区,分别为胶东半岛蓝莓产区、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蓝莓产区、云贵高原蓝莓产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南方地区。
蓝莓种植除气温适合之外,土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蓝莓本身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壤酸性条件是蓝莓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且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需要透水性、通气性以及丰富的有机质。目前我国不少栽培蓝莓的地区实际上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后才适宜栽种蓝莓。由于人工干预因素,很容易导致蓝莓生产成本偏高、蓝莓品质降低等问题。同时,在我国北方地区栽种蓝莓,防寒抗冻也是一大挑战。蓝莓抗寒性较强,但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时也普遍出现防寒不力,造成冻害和抽条普遍发生,影响果树后续生长发育。
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各个相关单位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舟山市蓝莓种植基地为例,为了提升种植技术,利用蓝莓公司和蓝莓合作组织的先行优势,通过公司和组织的牵头,把蓝莓个体户集中起开,请国内外的资深专家传授经验和科学知识培训;积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的引进合适的蓝莓品种,使其更有利于生长。
目前,胶东半岛的连云港地区是我国最适合蓝莓生长的地域,也是北高丛蓝莓生长的主要区域。在种植技术上普遍采用冷棚栽培,是鲜果冷棚和露天栽培的主要区域。主要以鲜果为主,该地产的蓝莓可出口韩国、日本。
随着国产蓝莓的不断进阶,与进口蓝莓之间的竞争也是逐年攀升。
目前国内主要进口秘鲁、智利和乌拉圭的蓝莓,这三国蓝莓种植历史悠久,产业链完备,出口到中国的蓝莓质量上乘,口感香甜,比较吸引消费者,但是价格不菲。最初国产蓝莓由于种植环境和技术的限制,口味比较酸涩,缺乏竞争性,后随着国产蓝莓的进阶,口味逐渐有所改善,“蓝美1号”系完全自主培育、研发的新品种,主要特点就是“易种、丰产、品优”,适应性强,酸甜度也刚好适中,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其含有的花青苷是其余蓝莓品种的10倍。重要的是国产蓝莓较之进口蓝莓,价格稍低。
再者,蓝莓属易变质型水果,新鲜程度直接影响果品质量。目前进口蓝莓多通过空运和海运两种渠道运输,但是大部分进口蓝莓仍依赖海陆运输,其运输时间最多的需要1个多月,这时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已然不是新鲜水果。因此,进口蓝莓在运输之前为了更好地长途保鲜,就需要浸泡果醋,以保障其水分不流失不蒸发,但是果醋是很难清洗的,稍不注意就会被吃掉。在这一方面国产蓝莓具有得天独厚的距离优势,运输时间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蓝莓的新鲜性。
但是我国对于蓝莓的需求量大,目前国内的产值并不能填补市场需求,因此仍然需要大量进口。
由于蓝莓的价格偏高,因此鲜果的盈利状况并不是太如人意,但是蓝莓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我国黑龙江蓝莓产区,因为气候极寒,多种植高抗寒品种蓝莓,此地所产的蓝莓也多是加工为果汁、冷冻果、果汁为主,目前在黑龙江生产蓝莓加工品的企业年加工产值能达到十亿元,尤其近几年的蓝莓加工龙头企业,所生产的部分产品可以出口到日本、美国、捷克、韩国等国。极大的丰富并推进了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
就目前国内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品种布局不合理、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加工企业规模小等问题。这需要政商农三方共同努力,以促使蓝莓产业的进一步深化进阶。在国内水果消费升级背景下,蓝莓产业仍然具有有极高的发展潜力。根据全球蓝莓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亚洲地区将成为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因素将成为主导,或拥有400亿蓝海。
《水果观察》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关注《水果观察》获取更多行业资讯及行业深度报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