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越来越卡,原因就在微信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最近好像越来越多新机用上了18GB的内存。
对,你没听错,比16GB还要多2GB。
这2GB的优势已经吊打了机哥码字用的电脑。
机哥只能感慨,现在手机内存发展实在太快了。
为什么手机内存容量的发展会如此迅猛?
算下来差不多每4年就要要翻倍。
这到底是手机厂商的忽悠还是软件厂商的逼迫?
今天机哥就给大家讲一讲手机内存。
系统和生态
机哥必须承认,聊手机内存,就一定会分阵营。
安卓和iOS两个阵营的内存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吵一吵。
从根本出发,系统都是要保证内存合理分配给APP。
只不过吧,有的比较克制,有的比较狂野。
机哥这里打个通俗的比方。
假如手机内存是个图书馆,APP占用内存相当于借书,释放内存相当于还书。
那么iOS肯定是个暴躁管理员。
借书:谁让你一次借那么多!我们书少,这3本够你看的了,给别人留点。
还书:你这几本书借了很久,不看了就赶紧还回来!最多给你留个凭证,以后要借可以优先。
而安卓系统应该是个佛系管理员。
借书:老板你来啦~这次想借多少本?我们书多,把书名报给我就行。
还书:这本书你看完了啊,这次没带来,那……那等别人要借了我再找你要吧。
事实上如果所有APP都遵守规则的话,两种策略都是没问题的。
因为内存不足被挂起或者杀掉的APP,还可以通过系统的推送服务及时弹出通知。
不过嘛,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安卓系统的推送服务咱们没法用。
所以,社交通讯类的APP会想方设法常驻后台。
当然,为了占领你的通知栏,现在视频、资讯类、电商各种APP都在后台安搞小动作,自启动上百次都算少的了。
另一方面,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谷歌只能管好自家应用市场里的APP。
至于从其他地方下载的APP,那就看开发者的良心了。
如果说要形容一下现在安卓平台APP生态现状。
机哥在知乎看到这么一句话挺合适的。
每当手机有限的内存变成了APP们无尽的战场,我们会寄希望于更大的内存。
但在通常只会得到幻想的破灭。
APP的进化
当然啦,现在有很多APP,的确需要用到很多内存,比如很多大型游戏。
机哥实测,英雄联盟手机版进战场后,整个游戏要占1GB的内存。
和平精英跳伞落地之后,也基本上和前者一个量级,占用内存也在1GB左右。
但是让机哥惊讶的是,这些大型游戏还不如某些APP占内存多。
比如微信,在各种组件和小程序的加持下,内存占用反超手游。
淘宝、支付宝里的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都会占用大量内存。
还有很多重型APP,包括但不限于电商类、社区类、短视频类等等。
尤其是图片视频多的,用信息流或者瀑布流无限滑动的。
APP加载的内容越多就越吃内存,占个1GB到2GB都已经算收敛了。

可是,说句公道话,这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
通讯技术发展了,网速快了流量大了,习惯了高清图片和无限下滑的流畅。
让机哥再回到2G网络时代,上wap网站手动点击翻页。
就算再省内存,也会受不了的。
内容形式在进化,手机内存作为承载这些内容的基础硬件,当然也要跟上潮流。
这是时代的大趋势,iPhone 13 Pro Max不也用上了6GB内存嘛。
只是相对于安卓阵营的12GB、16GB、18GB来说,多了亿点克制。
手机的需求
APP吃内存多,还常驻后台,那内存小一点就没法用了?
倒也不是,如果两台手机运行内存的容量差距不是特别大。
对APP运行的流畅度也没有什么可感知的影响。
毕竟就算是一台只有2GB运行内存的手机,也可以正常运行几乎所有大型游戏和大型APP。
但再复杂的多任务里就不一样了。
先以本六号线吴彦祖的日常举例吧。
假设机哥手里拿着台2GB内存的安卓机,开开心心下班,路上打开王者荣耀玩两把。
走到地铁口,切出游戏打开微信,帅气出示健康码。
再走到闸机前,熟练打开支付宝乘车码,扫码进站一气呵成。
然后,后台运行的王者荣耀就被系统杀掉了。
机哥是不是戳到了小内存手机用户的痛处了。
再例如,刷短视频看到好物,打开电商APP搜同款,想回去对比一下细节。
结果短视频被干掉了,应用重启后找不到之前的视频了。
机哥总结一下,手机是一个高频、多任务、碎片化使用的设备。
运行内存不足会造成多任务使用体验的直线下降,当然,安卓设备会更明显。
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多任务需求,大内存就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就算是售价几万块的安卓智能电视,也只上了3GB的内存。
有的机友可能会觉得奇怪,我新手机的运行内存比旧手机大了2GB,可是流畅度提升感知明显啊。
因为除开手机整体配置的提高以外,内存本身也在升级。
LPDDR5的性能当然会比LPDDR4更好一些的,单颗内存芯片的容量也会更大。
即便是同样容量的内存,规格高的性能当然也会更好。
硬件厂商把配置堆出来,软件厂商再把它们统统用尽。
这叫什么?这叫安迪-比尔定律,Windows和Intel的联盟就是这样来的。
就像猎豹和瞪羚在奔跑速度上的进化,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逻辑。
如果软件没能榨干硬件的性能,反而会被人嘲讽浪费性能。
说到底,我们吐槽手机运行内存,跟容量大小其实无关,跟价格与体验是否对等有关。
让机哥来说,如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花同样的钱,买到了更好的配置和体验。
就算手机用上了32G的内存,那又有什么好吐槽的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