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养猪技术——保 育 舍

 

一、保育猪前期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是指从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断奶使仔猪的生活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也是继剪牙、断尾及阉割后仔猪所经历的又一次重大应激。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使仔猪尽快吃上料,吃好料。

第1天,断奶关,先在料盘中放入清水+猪奶,让仔猪知道吃料的位置。并补充一些水份和能量。

第2天,加汤料,加一圈,撵一圈。促使仔猪进食。另外要注意断奶后24-36小时是较为重要的时间,在这期间应该及时挑出不会吃料的仔猪,加强补料,用拌好的稀料往仔猪口中抹塞,让仔猪尽快认料,减少掉队猪。

第3天,大部分的仔猪已有食欲,挑出不会吃,吃的差的仔猪单独饲养。对其加强饲养管理,不仅要注射抗生素,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弱仔吃上料。

第4天,仔猪已进入喝汤料旺食期,只有个别仔猪还没有上槽,要对其静脉输液,注射,口服葡萄糖等多种方法,使其不能因饥饿致死。

第5天,换料关,仔猪喝过4天汤料后应及早换湿拌料,否则仔猪会对汤料产生依赖性,又浪费饲料。换料前应稍空一段时间,让仔猪有饥饿感,加料后迫使仔猪及早吃料,多吃料。

第6天,仔猪大部分已上槽,对于少数肚子扁的应及时挑出,让其再喝一段汤料,减少掉队猪的出现。

注意事项

稀汤料应当由稀到稠,根据仔猪采食情况适当调整,一般喝汤料约3-4天左右即可换湿拌料,对于摄食量较差的仔猪可适当延长喝汤料的时间,特别注意大群仔猪喝汤料时间不可超过一周,这样即可减少饲料浪费,又可防止仔猪因过度依赖稀汤料而不愿摄食湿拌料。

前期的仔猪要求每次加料后1小时内,将槽内的存料吃完,若吃不完要及时清理,这样保证仔猪既能吃上新鲜的饲料,而且有良好的食欲。每次加料时间要少喂勤添,迫使仔猪有较好的采食习惯,以利于仔猪快速生长。

二、保育猪饲料的选择

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应激,我们应尽量做好营养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减轻这种应激,首先从营养上要保证仔猪摄入营养均衡且可口的日粮。

仔猪在断奶前,大概每小时1次吸入美味可口的、营养高而又易于消化的母奶,但断奶后,母乳被突然停止,而代替的是固体日粮。这可能会引起仔猪短时期的拒绝吃食。在经过12-24h的饥饿后,仔猪可能会采食大量的饲料而引起下痢。正确的日粮组成、日粮形式和饲喂方式能帮助断奶仔猪提早进食而不发生肠道疾病。所以我们要制定良好的保育猪营养和饲喂程序,以便在生产中减轻仔猪在断奶后由母乳向固体日粮转换时的经济损失。

断奶猪的日龄越小,对营养和饲养理的要求就越高。营养物质的消化主要依靠机体内复杂的消化酶系统。脂肪酶、乳糖酶和简单的蛋白酶在仔猪出生时就有了,并且在出生后数量迅速增加,这就保证了新生仔猪能充分消化母乳。但消化固体饲料所需要的一系列消化酶比消化母乳的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些消化酶分泌的主要因素是断奶日龄和断奶前接触的饲料(母猪料和诱食料)。通过在断奶前固体饲料的诱食,它们将熟识饲料的芳香和味道,同时,它们的消化系统被刺激而产生必需的消化酶。消化复杂的营养物质所需的如胰腺分泌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只有在接触碳水化合物后才开始产生,所以早期断奶猪的日粮营养应尽量与母乳接近。

1.饲料原料

为达到较高的采食量和较好的利用率而不导致下痢,早期断奶猪料需要有较高的消化性和适口性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促进尽快的采食;

促进尽快的增重,尽管采食量有限;

最大限度降低消化道的不适

经济可行。

能量饲料

主要包括油脂、糖和淀粉。

在乳猪饲料中使用最多的是乳糖和葡萄糖。高水平的乳糖有利于刺激采食和加快增重速度。但要注意,高水平的乳糖(或其他乳制品)饲料制粒比较困难。在大多数猪饲料中,淀粉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但仔猪饲喂以淀粉为主要能量的日粮,其生长速度低于饲喂以乳糖、葡萄糖为主要能量的日粮。这种生长的迟缓归结于胰腺的淀粉酶和肠内的双糖酶不足。当仔猪长大后,消化酶系统能比较容易地消化谷物的淀粉,因此在早期断奶猪料中,用了很多的乳糖、葡萄糖、植物油和脂肪来提供能量,同时对谷物进行热处理以裂解淀粉,帮助酶的水解,主要有热制粒和膨化。

蛋白饲料

主要有动物蛋白如鱼粉、奶制品、血浆蛋白、喷雾干燥血粉和豆粕。

奶制品和动物血浆应在早期断奶猪日粮中有较高的比例,以帮助仔猪从吃母乳向固体饲料的顺利转化。特别对断奶体重低于5.5kg的仔猪,效果更加明显。血浆蛋白既能刺激采食量,而且消化率很高,同时它又能促进小肠绒毛的增长,从而改善小肠的健康和吸收能力,因此使用最广泛。另外,鱼粉的应用也较普遍,但质量差异较大,所以要挑选质量好的。出于生物安全的考虑,这些原料都需进行调查,确保没有被污染。考虑到仔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早期断奶猪料中的豆粕含量较少。仔猪采食超过其消化能力的含有高水平豆粕的日粮,会出现大量的下痢和生长不良。这种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于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氨基酸

保育猪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在营养学上相当经济有效。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在实际的保育猪日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它们帮助提供正确的氨基酸平衡,以降低植物蛋白用量和粗蛋白水平。因为较高的、不平衡的蛋白水平会降低采食量。

非营养性添加剂

保育猪饲料有时也用些非营养性添加剂。如香味剂、酸化剂、抗菌素和治疗用的微量元素。风味剂、香料和甜味剂经常添加于饲料中用以改善饲料的气味。但会增加饲料的成本,并且效果不太理想

酸化剂:在哺乳期,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和胃壁分泌的盐酸使胃维持在较低的

pH值,因此降低了有害细菌在胃和小肠中的增殖。当断奶时,乳酸菌数量大幅度下降,而盐酸分泌量的增加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仔猪很难维持胃内的较低pH值。因此在断奶后7-14天的日粮中添加有机酸特别有效。

治疗性的微量元素: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铜(200-235mg/kg的铜,如硫酸铜或氯化铜)能促进生长效益,特别是在断奶后和早期生长阶段(23kg前)。铜真正的促生长的机理现在还不清楚。高水平的铜能刺激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脂肪的消化。在早期断奶料中短时期加入1500-2600mg/kg的锌能减少下痢和增加生长速度。

2.营养的摄入

营养的摄入与日粮的营养浓度和每天的摄入量有关。

刚断奶仔猪每天饲料的摄入量较少,所以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对要求较高以满足需要。因此,提高采食量的要点是:

仔猪容易得到新的日粮;

采用颗粒料以促进采食;

最初使用浓度较高的日粮;

随着采食量的增加,迅速降低日粮浓度。

设定日粮规格首先应设定最低的能量浓度。10kg以下的仔猪没有能力通过调整采食量来获取足够的能量,因此日粮的能量浓度不能低于14.57MJ/kg(代谢能)。随着仔猪体重的增加,能量浓度可以往下调,但建议不要低于13.61MJ/kg(代谢能)。在保育猪早期阶段的正确饲喂和管理,会加快仔猪的生长速度,以发挥肌肉生长的最大遗传潜力。这能降低达到上市体重的日龄,从而减少饲料消耗。并且早期生长速度越快,商品猪的瘦肉率就越高。

3.饲喂方式

保育猪习惯于群体采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使新断奶仔猪顺利的从母乳向固体日粮过渡。在断奶后,当仔猪尝试采食日粮时,应当有足够的采食位。断奶后24h内,可以一天3次在木板上采食。仔猪越小,这种方法的效果越好。注意,应保证每日几次的喂料不会限制采食量。料槽内的饲料不能断。限制饲料或饮水会增加猪只的争斗和不正常行为(吸吮肚脐、咬耳和咬腰)。只要饲料能适合猪的消化能力,就没必要限食。

4.饲料形状

日粮的形状会影响仔猪采食量和生长。仔猪不喜采食大颗粒饲料,用直径为

2.4mm的颗粒料优于大颗粒或破碎料。断奶日龄越小,这点越重要。可以使用粉

料,但浪费会增加10%-15%。颗粒料能减少浪费,同时因为制作过程中对饲料进

行加热与加压,能增加消化率。另外,早期断奶猪料中添加高水平的乳制品会使粉料在料槽中流动困难。颗粒料不会产生这种情况,而且能降低营养的分离和粉尘。

三、保育猪的日常管理

对于猪场来说,保育猪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当重要。由于各猪场的规模、设施、

布局、气候和管理方式等都有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最关键的是要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彻底冲洗消毒,以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染,保证断奶仔猪的健康成长。

1.进猪前的准备

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在冲洗时,将房间的所有栏

板、饲料槽拆开,用高压冲洗机将整个房间的窗户、天花板、地面、墙壁、料槽、

水管、加药器进行彻底的冲洗。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注意:凡是猪只接触得到的地方,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检查加药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然后,使用合适的消毒药进行房间消毒后,空置12h。

将栏板、料槽组装好,并投放灭鼠药、灭蝇药。将房间的温度升至30℃,夏天升至29℃,准备进猪。

2.仔猪的进入

断奶猪进入保育舍后,应按体重的大小分栏,如有足够的数量,可进行公母分性别饲养,这样可以提高整栏猪只的均匀度。如有条件,不同性别的猪只还可采用不同的饲料,以节约饲料成本。

弱小的仔猪安置在房间中部比较温暖的猪栏,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房间的中间保留1-2个空栏作为机动栏,以便以后安置病弱仔猪。

全漏缝地板的猪栏可垫上一块木板或橡胶垫,放上少量的乳猪料。这样比较容易诱导仔猪开始采食。同时在料槽中也要加入少量的乳猪料,注意一定要少量多次,以保持饲料的新鲜。

对较小的仔猪,可在栏里另放置一个小的料槽,用于喂奶粉或在水中加多维和电解质。同时再安置保温灯,以保证有足够的温度。

饮水器小流量流水12h,就能保证仔猪能及时获得足够的饮水。如有可能,对每栏的断奶仔猪进行称重记录。或至少要称重一栏仔猪,并在每次换料时进行再次称重,以监控生长速度和耗料情况。同时在舍内要准备好饲料消耗卡,记录每天的饲料消耗;疫苗注射记录卡,记录每次疫苗种类和日期;药品消耗卡,记录猪只使用药品情况;猪只死亡信息卡,记录猪只死亡原因及日期。

3.保育舍的正常工作

早上进入猪舍后先快速检查一遍所有保育舍,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情况需

要紧急处理。

上开始加料,注意加料量不能超过仔猪24h内的采食量。

要多观察刚刚断奶的仔猪,以确保仔猪发现并摄入饲料和饮水。

检查温度,看是否适合仔猪的要求,如果仔猪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如果仔猪均匀分散,则温度适宜,

一般要求第1天30℃,第3天29℃,第7天27℃,第14天25℃,第21天23℃,第35天21℃,第42天2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兽医在转猪时将日龄和温度曲线一并输入到温控器中,设定好后禁止饲养员调动)

检查房内的空气新鲜度,及时调整通风量。

检查饮水器,看饮水器工作是否正常,高度是否适合猪只饮用。

检查猪只生长状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必要时转至病猪栏。在进猪3d后,可再次调整一下猪只的均匀度,及时把弱小猪放入特护栏,并延迟换料的时间。及时记录当天的生产情况和其他信息。

开始每天的特定工作,如注射疫苗、转群、销售苗猪、冲栏消毒等。

检查栏板及料槽并做小的维修,并每天打扫卫生。

4.通风

为了使猪只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保育舍的氨气浓度,除了保证房间的温度外,我们也要每天根据猪只的大小和密度,进行适当的通风。在南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在北方的冬季,保温工作相当重要。因此,许多猪场往往忽略了通风,以至呼吸系统疾病相当严重。

5.转群

一般的保育舍饲养期为7周,当猪只生长到70日龄,体重在25kg以上时,保育舍的栏位就显得有些拥挤了。这时我们需要将猪只移到育肥舍进行饲养。在转群时,最好不要进行混群,以减少争斗。同时应对该批猪的死亡率、日增重和料肉比进行统计。

6.资料备案

每周末清点存栏,统计饲料用量、各舍的死亡数,并记录备案。

四、保育猪的健康控制

保育猪的健康控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饮水加药、饲料加药、免疫注射、

日常治疗。

1.饮水加药

如上所述,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因此,如何减少断奶应激是成功饲养保育猪的一个重要环节。仔猪在刚断奶时不愿意采食饲料,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饮水器饮水。在保育猪的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维,能较大程度地缓解应激反应,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理想的饮水加药方式是采用连接在管道上的饮水加药器,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准确。由于这种加药器价格较高,因此可以在每个保育舍的进水管道上预先安装好阀门,需要时把加药器连接上,各个保育间可轮流使用。

由于突然的断奶,仔猪没有了母乳提供的抗体保护,肠道内的各种致病菌会大量繁殖。而且由于自身的抵抗力较低,很容易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断奶后的前1-2周,可以通过饮水加药的方式,在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素。添加的药物应按不同的季节和疾病流行情况,随时进行变动。注意: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如溶解性不好(如磺胺类药物),应经常进行搅拌,以避免因药物的沉淀而影响药效。

2.饲料加药

铜和锌是猪只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又有促生长和杀菌作用。

80年代的中后期,铜在断奶猪饲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致于大多数猪场以猪粪的颜色是否黑亮来评价饲料的质量。有些饲料生产厂商为迎合客户的心理,在不需要高铜的生长育肥猪饲料中也添加了高铜,由此产生的猪粪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90年代中期,锌逐渐取代了铜的位置,而且效果还比铜好。早期断奶猪料中添加2000mg/kg以上的锌能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并能增加生长速度,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许多饲料生产厂商在早期断奶猪饲料中添加了高浓度的抗菌素,以防止断奶仔猪的下痢。但由于新断奶的仔猪采食量较少,所以效果不及饮水加药。而后阶段的饲料,大多数猪场都采购饲料公司生产的品牌颗粒料,因此加药也比较困难。

如保育猪的后期料是自己加工或是向饲料公司特约加工的,饲料加药就相对容易。健康状况较差的猪场,一般在仔猪断奶2周后,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时,表现出了各种病症,较普遍的是综合性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各场可根据本场疾病的流行情况,在出现发病症状前,提前7-10d在饲料中加药。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可采用脉冲式加药。

3.免疫注射

疫苗接种主要是预防高危险性疾病的发生。而对那些低危险性疾病,在经济上不一定划算。正常情况下,仔猪在断奶后的一段时间里,母源抗体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推延,抗体水平不断下降,直到失去保护能力。如疫苗注射时间过早,仔猪体内还有较高的抗体水平,那么疫苗和抗体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免疫失败。如疫苗注射时间过晚,母源抗体早巳不足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可能感染疾病。因此在制订免疫程序前应进行抗体测定,以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制定免疫程序后,还要定期进行抗体的监测。如发现抗体水平不够高,要及时分析原因,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免疫的成功。

大规模集约化猪场一般采用全出全进的生产方式,相对来说健康状况比较好。而且一旦发病也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在保育猪阶段,一般只注射几种必须注射

的疫苗,如猪瘟、口蹄疫,其他疫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季节性的或临时性的使用,

如伪狂犬病。

有些猪场由于建场较早,因此疾病较多。且布局较差,产房及保育猪舍不能做全出全进,各种细菌性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只能通过注射各种疫苗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使用比较普遍的有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胸膜肺炎、链球菌脑炎等疫苗。但要注意的是保育猪应尽量少打疫苗,特别是细菌性疫苗,以减少应激。如确需注射细菌性疫苗,应尽量避免与饮水加药和饲料加药相冲突。60日龄左右的保育猪应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工作。以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

4.日常治疗

常规的保育舍通常采用全漏缝地板和自由采食料槽,因此平时的工作量不大,所以饲养员应加强对仔猪的观察,特别是断奶1周内的仔猪。发现病猪应及时治疗,如不能立即见好,应转入病猪栏作进一步的治疗。治疗后应在其背部作好标记,以区分注射的药物和次数,并作好记录。

断奶仔猪的常见病除了下痢和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应注意腿关节和膝关节的肿大。如出现同一症状的病猪数量增多,而且发展的趋势很快,应根据临床症状,在饮水中加入相应的抗菌素。同时,过兽医的解剖和实验室诊断,对疾病予以确诊,以尽快控制疾病。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猪场,对一些常见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可在其症状发生前,提前1-2周在饲料中针对性的加上一些药物,以减少或减轻临床症状。

五、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一)、保育舍的目标

1、每批仔猪63日龄头均体重达到25kg。

2、保育舍仔猪批成活率达到99%,合格率达到98%。

(二)、管理要点

1、检查维护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保证工作正常。

2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舍内的准备工作,如空栏、事先舍内预热等。

3、进入保育舍后,前7天的温度、“三点”定位及减少应激。

4、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充足。

5每日三次巡栏,及时挑出问题猪只并做针对性的治疗。

6、保育I期料到保育II期料的过渡。

7夏季和冬季高、低温的特殊管理。

8、做好保育舍的饲养员日报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三)、饲养密度等参数

对于保育舍的猪只以每头猪0.35-0.40平方米为宜,喂料器以35-40/头每个为宜,饮水碗以17-20/个为宜(不含喂料器上面自带的饮水器)。

(四)、饮水

确保仔猪饮水的清洁,一般而言保育仔猪所需水流速为1L/min,饮水器的长度以254mm为宜。每天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水和是否通畅。

(五)、猪群巡视

每天巡视猪群至少两次,首先观察猪群的整体精神状况是否正常,舍内温度

是否适合猪群生活并根据猪群睡卧舒适度进行调整,确保舍内温度使猪群生活舒

适。然后对每一栏进行巡视查看发现异常猪只及时用记号笔进行标示,(随后进

行治疗并用不同颜色记号笔进行标示),最后统计整个猪群异常猪只所占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发病比率超过5%就要进行整体饮水加药进行治疗(加药方法按照饮水加药方案进行操作),发病较重个体还要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直至康复。对拉稀猪群要适当提高舍内温度加大通风量降低舍内湿度。

(六)、猪群整齐度调整

对保育猪群每周进行一次调整,把每栏比较小、不健康的猪只(有治疗价值

能尽快恢复体质不影响生长速度猪只留下,没价值的处理)挑出来放到小栏内饲养、治疗、护理,提高猪群生长的整齐度。

(七)、保育猪免疫

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然后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在保育舍内不要接种过多的疫苗,主要是接种猪瘟、猪伪狂犬病以及口蹄疫疫苗等。对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将其放在空圈内,防止其他仔猪挤压和踩踏,等过一段时间即可慢慢恢复过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肌注肾上腺激素进行紧急抢救。附免疫模式

1.转群一周后(42天)换料,体重在12kg左右。改喂保育王BS1912颗粒料,每天喂4次。喂至20kg。在饲料里加入帝诺玢(1:1000斤)连喂一周。以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1头份。

2.出生50—65天时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6—8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1.5头份。(根据情况自己决定)

3.出生第8—9周时,通常体重可达20kg,改喂小猪浓缩料S1252,喂至50kg。每天喂3次。在饲料里加入瑞特奇(1:400斤)和妙迪芬(1:2000斤)。连喂一周,以预防各种常见病。(配方:浓缩料25斤,玉米70斤,麸子5斤)。

4.出生第15—16周,通常体重可达50kg,改喂中猪浓缩料S1203,喂至80kg。每天喂3次。在饲料里加入帝诺玢,再喂一周,以净化猪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配方:浓缩料20斤,玉米70斤,麸子10斤)。

5.在猪体重达到130斤左右时,饲料里再加入一周瑞特奇和泰舒平(1:2000斤)或呼诺玢。以控制此阶段常发的各种呼吸道疾病。

6.出生第19—20周,通常体重可达80kg,改喂大猪浓缩料S1154,喂至出栏。每天喂2---3次均可。(配方:浓缩料15斤,玉米70斤,麸子15斤)。

7.仔猪出生后,饮水里定期加入卫康(1:600---800倍),以杀死猪体内的部分圆环病毒。(错开免疫时间)

8.定期消毒。每周不少于一次。用卫康、农喜福(1:1000)或氯安(1:1000)轮流使用即可。

9.口蹄疫和乙型脑炎疫苗可根据季节自己决定,其它细菌苗尽量不做。

10.均衡的营养、科学的免疫和适时的保健是猪只健康快速生长的必备条件。

11.保证圈舍内卫生清洁,干燥无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密度合理,再加上精心的管理,即可保证猪只快速出栏。

仔猪免疫程序简表

出生日期1项目/方式2项目/方式备注
3天补铁接种伪狂静疫苗
3、7、21天注射长效土霉素
以预防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7天补硒补料喂至断奶后二周
7—10天去势
可使应激降到最低
15天第二次补铁

21天肌注猪瘟普通细胞苗猪瘟脾淋苗1头份
28天(断奶)断奶不换圈
以预防各种常见病
35天(断奶一周后)在9kg左右转群,不换料。肌注伪狂静疫苗仔猪转入保育舍时,舍内温度最好在28---30℃之间,温度太低影响生长
42天( 转群一周后)换料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
50—65天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猪瘟脾淋苗二者可同时进行也可二选一,根据情况而定。
第8—9周改喂小猪浓缩料
通常体重可达20kg,配方:浓缩料25斤,玉米70斤,麸子5斤
猪体重达到130斤左右时饲料里再加入预防呼吸道疾病药物
以控制此阶段常发的各种呼吸道疾病
第19—20周改喂大猪浓缩料
通常体重可达80kg,配方:浓缩料15斤,玉米70斤,麸子15斤

(八)、死亡或淘汰猪只的处理

在猪只的生长过程中,遇到死亡或需要淘汰的猪只,必须经兽医鉴定并做好详细记录后,方可用专用车辆将其运送到焚尸池处理,同时用烧碱水将车子处理。禁止饲养员随意处理死亡或淘汰的仔猪。

(九)、统计

纪录猪群变动、发病、死亡、用料、用水、用电、用气等有关数据并上报。

六、保育猪舍的日常工作

工作内容

时间:早晨:6:00-7:30

工作内容:1.首先要观察圈舍的温度和通风是否异常;

2.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并调节其大小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对咳嗽、腿疼、弓背、消瘦、拉稀、发烧等做上标记,如条件允许可以将其挑出放入病猪圈进行饲养;

3.如果是刚转入的仔猪要对仔猪进行调教,特别是粪便要清理到特定的区域;

4.记录猪只的存栏、销售、死亡、淘汰及前一天的耗水、耗电、耗料情况。

5.清扫圈舍和走道;

时间:上午:8:00-11:30

工作内容:1.上班后更换门口消毒盆的烧碱水;

2.调节料槽大小;

3.对早晨挑出的病猪进行个体治疗;

4.巡视猪群,及时标记有问题的猪只;

5.协助防疫员进行猪只的防疫;

6.清扫圈舍;

7.维修设备;

8.下班前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时间:下午:1:30-5:30

工作内容:1.下午上班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2.巡视猪群;

3.个别问题猪只进行个体治疗;

4.协助防疫员进行防疫;

5.清扫圈舍;

6.维修设备;

7.下班前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

时间:晚上:9:00-9:30

工作内容:1.观察圈舍的温度和风机通风是否异常;

2.检查料槽的下料情况和饮水情况;

3.检查圈舍的门窗、照明灯是否关闭;

七、保育舍每周的日程安排

周一

消毒,清扫风机及百叶

周二

维护、检修设备

周三

转群

周五

消毒

周日

处理、淘汰弱仔病猪

八、兽医防疫员管理操作规程

1、正确保管好生产所使用的兽药、疫苗,确保兽药、疫苗不过期、不变质。

2、保管好所有的医疗器械(注射器、针头、手术器具、温度计等)完好无损,

保证所有的器械在使用前都消过毒。

3、科学、合理、安全使用疫苗、兽药,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疫苗兽药使用标准

使用。

4、统计好入库、使用、库存的药品、疫苗、器械,不滥用、不浪费使用。

5、科学合理处理好使用后的疫苗瓶、药瓶、废旧器械。

管理操作规程

1、对入库的各种物品进行登记,药品、疫苗必须查看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

文号(国家级)、GPS认证、生产厂家地址是否齐全,并详细登记。对上述不齐

全的药品、疫苗拒绝入库使用。

2、每天查看放疫苗冰箱上、下层的温度是否正常(冷藏温度保持在2-8℃,冷冻温度-15℃。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3、每天根据不同生产单元猪只发病原因、数量开具处方发放药物,不得无方用

药。对过期变质的药物丢弃不用。

4、根据防疫程序进行疫苗准备,冷冻疫苗使用前先检查疫苗瓶有无破损,是否

过了有效期,如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丢弃不用。然后把合格疫苗在室内放置一段

时间使疫苗温度和稀释液温度达到一致时进行稀释使用。稀释好的疫苗必须在2小时之内用完。

5、根据不同猪只的大小发放消毒好的注射器、针头。

6、巡视猪群查看猪群的健康状况,做到猪只发病早发现早指导治疗(巡视时发

现病猪及时用记号笔进行标示,治疗时要用不同的记号笔进行标示),发病群体超过5%的进行饮水用药或饲料加药,同时监督饲养员、防疫员预防、治疗打针、饮水加药操作是否规范有效。

7、根据猪群发病原因不同、个体大小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开具处方指导用药。

8、跟踪猪群防疫后的反映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填写防疫纪录。

9、如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及时报告给场长进行协商解决,并剖检死亡猪只进行初

步确诊,不能进行确诊的采集病料送总公司技术部进行确诊。并要求制定或自主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10、对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解剖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

11、处理使用过的空药瓶、疫苗瓶(用火碱浸泡或者焚烧),不得随意丢弃,以防污染环境传染疾病。

12、总结纪录猪群发病情况、治疗情况、解剖情况、疫苗注射反映情况并分析整理上报技术部。

13、统计准备第二天用的药品、疫苗、器械等。

14、查看库存的药品、疫苗、器械等是否充足,不足的进行统计上报订购。

九、保育仔猪主要疾病的防治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1.1当前流行形式与特点

PVC-2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病原。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猪细小病毒(PPV)、蓝耳病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协同作用、以及不科学的饲养管理、恶劣的饲养环境和各种应激因素的诱发密切相关。当前本病在猪群中血清阳性率高达20%-80%,发病后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12-18个月之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尤以5-12周龄的仔猪多见,一般于断奶后1-3周开始发病,急性病例发病率可达20%左右,如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病死率可达25%以上。我国猪群中发病最多的日龄为6-8周龄,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8%-35%。由于本病是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病,可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使其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导致其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常见本病与其他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发生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使病情复杂化,难以防控,这在猪高热病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中极为多见。仔猪发病时常表现为食欲减少,进行性消瘦,生长缓慢,颌下与颈部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苍白、黄疸、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1.2主要防治措施

1.2.1慎重引种,严防带入隐性感染的传染源许多养猪场引入50日龄左右的仔猪后,10天左右就开始发病,造成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引种检疫不严,而带入了隐性感染的传染源所造成的。因此,要慎重引种,严格检疫,隔离观察,并做1次血清学检查,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或留做种用。

1.2.2免疫预防

目前还没有商品疫苗用于PCV-2感染的免疫预防,但已有研制的PCV-2灭活疫苗,用于田间试验,并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哺乳仔猪10日龄免疫1次,可获得满意的保护。同时应做好仔猪70日龄之前的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气喘病和链球菌病的免疫接种,这有利于提高仔猪呼吸道和肺脏的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和其他病原的多重感染,能有效的降低PMW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述疫苗的免疫程序将在以下各个疾病中分别介绍。

1.2.3药物保健

1.2.3.1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多核苷酸低分子多肽复合物,大连三仪公司研发)0.2毫升或倍康肽(猪白细胞介素,大连三仪公司研发)0.2毫升,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降低各种应激反映的发生,提高其抗病力和抗各种应激的能力,避免由于断奶应激而诱发PVC-2与PRRS的发生。

1.2.3.2 仔猪断奶前、后各6天,于1吨料中添加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化包被的细胞因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研制)40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支原净100克,强力霉素140克,阿莫西林180克,连续饲喂12天。

1.2.3.3仔猪转入育肥舍前后各5天,于1吨料中加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化包被的细胞因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研制)400克,黄芪多糖粉或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0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利高霉素1.2公斤,阿莫西林200克,连续饲喂10天。可有效的预防病毒性与细菌性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1.2.3.4治疗方案

发病时可参照下列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用干扰素(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每40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4天,重症可加倍量;猪用转移因子,用法与用量同干扰素,二者分别用生理盐水或灭菌的注射用水稀释,分别肌注;同时配合肌注清开灵注射液,每次仔猪10-15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或者配合肌注复方柴胡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气喘、咳嗽严重者肌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第1次注射后,隔日再注射1次即可。为控制继发细菌病的发生,下午可肌注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不食者可每日静注1次10%葡萄糖溶液,并加复合维生素,连用3-4天。初步治愈后,休药2天,为防止疾病反复,可再用药2天,第2次治疗可改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2天。

2.蓝耳病(PRRS)

2.1当前流行形式与特点

蓝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我国猪群中蓝耳病的感染率(包括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非常高,几乎找不到蓝耳病阴性猪场。母猪隐性感染,持续带毒,可向外排毒达112天,经胎盘感染胎儿,出生后的仔猪带毒可达86天之久。PRRSV是引发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造成猪只大批发病而死亡。当前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流行病学上是以持续性感染及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为特征;在临床上则是以免疫抑制及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特征。仔猪发病多出现在5-13周龄的猪群中,一般从5-6周龄开始发病,8-9周龄为发病与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减食、消瘦、皮肤发白、被毛粗乱、眼睑水肿,少数仔猪耳部和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为80%-100%,断奶后仔猪发病死亡率为20%-50%,如出现多重感染其死亡率更高。当前在临床上多见蓝耳病常与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或猪流感发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猪肺疫、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仔猪副伤寒等,使症状复杂化,增大了防治的难度和死亡率,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的病例约占发病总数的83%。目前在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病毒株仍为美洲型,但近年来在全国不同的发病地区也分离到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2006年从发生高热病的病猪体内分离出的变异毒株的基因序列有缺失现象,与以前的流行毒株的同源性为94%,以变异毒株接种健康试验猪时表现为前肢跪卧,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免疫组织学检查发现脊髓中央管、中脑导水管、单核细胞胞质呈PRRSV强阳性反应,说明分离的变异毒株对脑组织有很强的亲嗜性。

2.2主要防治措施

2.2.1生物安全、药物保健与治疗方案等参照本文“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实施,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故不重复描述。

2.2.2免疫预防

仔猪23-25日龄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作后备种猪使用时,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仔猪每头每次加入猪用转移因子0.25毫升,与疫苗分别肌注。可有效的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抗体滴度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麻痹,免疫耐受的发生。

3伪狂犬病(PR)

3.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当前,在临床上发病特点是已由典型向非典型发展,转为以隐性感染为主,发病不表现出季节性,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如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例则表现为与其他病原,如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和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并继发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呈现出多病原感染的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2日龄即可感染发病,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感染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在20%左右。病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腹泻、呕吐等。本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免疫耐受,降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引起多病原感染的发生。

3.2主要防治措施

3.2.1药物保健、治疗方案与生物安全措施参照本文2.1项实施,同样可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3.2.2免疫预防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仔猪出生后第2天首免,每头每个鼻孔滴入疫苗0.5毫升;30日龄2 免,每头肌注疫苗1毫升,加猪用转移因子0.5毫升。种猪每4个月免疫1次,每年免疫3次,每次每头肌注疫苗2毫升,加转移因子1毫升。发生伪狂犬病疫情时可用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注射后16~24小时可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

3.2.3培养健康猪群

阳性猪群隔离饲养,采血做血清中和试验,阳性者淘汰,每隔4周做1次检查,连续两次血清学检查全部为阴性为止;另一种方法是母猪产仔断奶后(21日龄断奶),尽快分开隔离饲养,仔猪到16周龄时,做血清学检查(此时母源抗体已转为阴性),所有检出的阳性猪淘汰,30日后再做血清学检查,阴性猪合群,最终建立健康的新猪群。

3.2.4猪场严禁与其他动物混养,特别不要犬、猫进入猪舍,彻底消灭鼠类,驱赶鸟类,坚持消毒制度,开展人工受精,可有效的防治本病的传播。

4.链球菌病

4.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1-34 1/2),D群和S群归为1型,R群为2型,T群为荚膜15型。从病猪分离的菌株多属于1~8型,而其荚膜2型是主道菌株,毒力最强。链球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环境、粪便、灰尘及水中,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创伤(如断脐、断尾,去势、打耳号、剪牙及注射等)感染,吸血昆虫(蚊、蝇等)也可传播。仔猪感染发病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达80%。链球菌2型主要危害4~12周龄的猪只,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最多、最严重、死亡率最高,可达50%左右。病猪体温升高至42℃以上,流鼻涕、腹泻、便血、四肢与耳朵发紫、磨牙、空嚼、倒地不起、四肢划水状、头往后仰、不能站立、1~3天内死亡。当前在养猪生产中多见链球菌病已成为猪蓝耳病、猪流感、猪瘟与伪狂犬病的继发病,同时又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为并发病,造成双重或多重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增大死亡率,这在猪高热病和猪呼吸道病综合症中特别多见。尤其是发生蓝耳病的猪群,极易继发链球菌病,因为蓝耳病病毒能诱导和促进链球菌病的发生。本病人也可感染发病引起死亡,对公共卫生构成危害,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4.2主要防治措施

4.2.1仔猪出生后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去势及注射时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预防接种和治疗注射要一头猪更换一个针头;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处理,防止从伤口感染,引发本病。

4.2.2定期驱虫,杀灭吸血昆虫,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可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4.2.3免疫预防

猪链球菌多价血清灭活菌苗(包括2型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仔猪于1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40日龄2免,每头肌注3毫升,免疫期为半年。接种菌苗后,可使用抗生素,不影响疫苗效果。

4.2.4药物保健

仔猪断奶前、后各6天,于1吨料中加入氟康王(氟苯尼考细胞因子)400克,板蓝根粉4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强力霉素140克,阿莫西林180克,连续饲喂12天,可有效的预防本菌及其他细菌病的发生。

4.2.5治疗方案

清开灵注射液,仔猪每头10~15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同时肌注排疫肽(免疫球蛋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下午,肌注抗菌肽(生物活性小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每6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可加量,每日1次,连用4天。

复方板蓝根注射液,每头5~10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排疫肽肌注,用量与方法同上述;下午,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

病情严重者,要采取对症治疗,如肌注30%安乃近,每公斤体重0.2克,每日2次;静注10%葡萄糖溶液300毫升,加维生素B1,每公斤体重0.2毫克,每日1次;镇静可肌注氯丙嗪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3毫克,每日1~2次。

4.2.6病死猪只一律深埋或无害化处理,严禁食用、倒卖;猪舍、猪栏、场地、环境及用具要用卫康或强力消毒灵进行彻底的消毒,每天2次。

5.气喘病

5.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猪群中血清学阳性率高达30%~50%。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能感染,但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易感性最高,症状明显,病死率也高。断奶仔猪一般从6周龄开始咳嗽、气喘,消瘦减食,生长缓慢。病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许多因素相关,如猪舍卫生条件差、低温阴冷、通风不良、空气污染严重、长途运输、断奶应激、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肺炎支原体与蓝耳病病毒在临床感染上能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彼此的致病力,共同引发猪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病综合症,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同时又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球菌和猪鼻支原体的继发感染创造有利于条件,使病症复杂化,增大死亡率。本病也是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力与抗病力低下,可见本病已是当前危害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疾病。

5.2主要防治措施

5.2.1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全方位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对仔猪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可有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5.2.2免疫预防

进口猪气喘弱毒菌苗,仔猪4周龄每头肌注1毫升,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效果良好。

美国辉瑞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猪气喘病疫苗(瑞倍适一旺),仔猪1周龄免疫,每头肌注2毫升。

5.2.3药物保健

仔猪断奶前、后各6天,于每1吨料中加入氟康王400克,5%爱乐新6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支原净110克,强力霉素140克,阿莫西林160克,连续饲喂12天。

5.2.4治疗方案

排疫肽(免疫球蛋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转移因子,每40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支原净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0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排疫肽与转移因子肌注3天,用量与用法同上述;20%泰乐菌素注射液,每5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长效土霉素,每公斤体重20毫克,每2日1次,连用3天。

除外,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氧氟沙星、壮观霉素和北里霉素等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疗,治疗时要定期更换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和病情反复。

在进行上述方案治疗时,注意对症治疗,如气喘咳嗽严重者可加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或炎康等;强心可用强尔心或安那加等;重症补液可用10%葡萄糖溶液静注。

6.副猪嗜血杆菌病

6.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个血清型,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血清4、5型与13型。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特别是以5~8周龄的断奶仔猪最为易感,发病率为10%~15%,病死率可高达50%左右。当前在临床上本病已成为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的继发病,并与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链球菌病等混合发生,为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综合症的主要继发病原之一,对断奶仔猪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病菌多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中,成为正常的菌群。当饲养管理不良,存在各种应激因素时常导致内源性感染,暴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增大死亡率。

6.2主要防治措施

6.2.1加强对断奶仔猪饲养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可有效的控制本病的流行。

6.2.2免疫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仔猪7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28日龄2免,每头肌注1.5毫升。

6.2.3药物保健

仔猪断奶前后可用喘速治加黄芪多糖粉或氟康王加黄芪多糖粉拌料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00公斤料中加入头孢拉定粉100克,恩诺沙星粉80克或者于1吨料中加6%替米考星800克,阿莫西林粉180克,连续饲喂12天,可有效的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2.4治疗方案

排疫肽,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用量与用法本文前面已有表述;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克,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2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排疫肽,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甲磺酸达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5~2.5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抗菌肽,每6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重症可加量。

除外,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和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用于治疗效果也良好。本菌许多菌株对抗生素都存在耐药性,治疗时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再选用敏感药物用于治疗,并定期改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仔猪断奶是猪只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疫病是造成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重点介绍的6个主要多发传染病之外,还有轮状病毒病、水肿病、猪痢疾、仔猪副伤寒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对断奶仔猪也有很大的危害,应与上述疫病一道进行综合防治,侧重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力,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加强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方可保障断奶仔猪的健康生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