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字统一之前,古代各国人员是怎么交流的?

 

公元前221年,田氏齐国的最后一代齐王建出降,秦军进入临淄城(今山东淄博临淄区),战国时代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诞生了。秦国制定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些措施包括统一文字,将原本作为秦国文字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行于天下。在此之前,中国各地的人们在文字和语言上并没有统一,那么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由于不同地区的风俗和语言差异,人们很难相互理解。在氏族社会时期,中小部族众多,交通不便,语言的差异性非常大。即便进入商周时代,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各地区之间的语言相差仍然巨大。

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当时各地民众语言互不相通的情况。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发音上。举个例子,楚国人把乳汁称为“谷”,把老虎称为“于菟”,而齐国人对乳汁和老虎的称呼则不同。另外,楚国人说话的发音也与中原地区的人不同,被讥为“鴃舌”。有趣的是,有一个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孩子学说齐国话,结果每次齐国人教他儿子说齐国话时,都有一群楚国人在那里干扰,导致孩子一直没有学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大夫把孩子送到齐国居住了几年,这时即使再鞭打孩子去说楚国话,他也已经不会说了。在古代,语言差异是人们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即使是距离较近的地方,语言也可能不相通,导致交流困难。

例如,作为楚国人的鄂君子皙出使越国时,听不懂越国人唱的歌曲,需要翻译。同时,晋国为了防止士余投靠秦国,让魏寿余带领魏地假意叛乱诈降,但需要懂得魏地语言的人从中翻译。历史上,共同语也一直存在。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作为交流的共同语的是“雅言”,即《诗》《书》、执礼时采用的语言。雅言的起源是华夏先民的语言,最终形成了部落联盟的共同语。马克思认为,方言通过政治、经济集中而形成全民族的共同语。在夏朝时期,部落联盟的领袖禹发誓词时,已经出现了“雅言”的雏形。如果没有共同语言,联盟内部各部落首领无法协调事务,军队无法配合,战争也就无法进行。

而在商周时期,“雅言”作为贵族语言逐步被推广。周王朝建立后,为了维护统治,在语言上推进融合。设立了掸人和掌交等官员,巡行天下各诸侯国,用王畿地区的语言讲述国家大事。同时还设立外史等官员,推广规范文字以推进语言的统一。周王朝还将各地语言通过翻译的方式纳入“雅言”体系,设立译官,将各地方言用雅言予以音译。诵诗书、宣礼仪多说多用则成为贵族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少年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书。“雅言”在古代的使用非常广泛,不仅在贵族少年的教学中使用,也被作为通用语或标准语在书籍编纂中固定下来。

《诗经》中的诗歌韵部系统仍然保持着一致,而《书》《易》更是使用“雅言”撰写。在强调庄重严肃的官方场合,“雅言”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但是,各地方言并没有因此消失,同一地区的人们在日常交流时仍然使用方言。此外,各诸侯国开始以本国国都的方言作为标准音,使得方言差异愈演愈烈,雅言的标准地位遭到挑战。孔子曾经呼吁“必须正名”,他认为名称不准确,言语就会不顺畅;言语不顺畅,事情就无法完成;事情无法完成,礼乐就不能兴起;礼乐不能兴起,刑罚就无法执行;刑罚无法执行,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孔子所说的“正名”不仅仅是指书面文字,还包括与政治相关的称谓,以及语言。

虽然在当时各地“言语异声”的背景下,孔子的呼声没有引起诸侯的关注,但是在局部地区,仍然形成了基于方言的较为统一的通用语。在南方地区,因楚国的强势崛起,就形成了与“雅言”相对的“楚音”,即“南音”。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拓展,到了战国后期,南北两大语音系统共同构成了中国的语言系统。同时,随着战国时代“兼并”的主题不断增强,语言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强大的诸侯国征服、兼并了其他小国后,必然会将自己的通用语强加到这些被征服者身上,这就是局部融合。楚国在统一南方后,又开始向中原地区进攻,南北两大语音系统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比如《诗经》中曾经提到“以雅以南”,说明当时的部分诗歌也可以用“南音”诵读,也不失韵味,这说明南方语音的“楚音”与北方语音的“雅言”已经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融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