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猕猴桃:从火爆到遭嫌,买的猕猴桃,放烂都不熟,啥原因?

 

文|煮酒

编辑|煮酒

阅读文章前,可以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分享,也能及时看到更多新鲜内容!

前言

猕猴桃,一种形似梨子、色如桃子的水果,它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猕猴桃就已经出现在诗人的笔下。

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猕猴桃还有“羊桃”、“鬼桃”等不同雅称。

明清时期,江西、湖南等地的农民就已经开始摘野生猕猴桃拿到集市上销售,颇受欢迎。

“奇异果”

直到20世纪初,猕猴桃才真正为世人所熟知。

1904年,一位新西兰女教师第一次在中国见到这个形似梨子,色如桃子的异国果实,她深深为之倾倒,认为它酸甜可口,且与新西兰国鸟“几维鸟”极为相像。

出于喜爱,她将这种植物种子带回新西兰试种,取名“奇异果”,意为“怪异的水果”。

六年后,奇异果在新西兰悄然结果,清脆的果香弥漫山野。一时间,这种来自遥远东方、长相怪异的果实备受瞩目,成为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谈资。

新西兰的特殊气候与土壤对它极为友好,使它获得了第二故乡,并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一举成名。自此奇异果便以另类的姿态,在五大洲多个国家栽培开来。

“改良新品种”

然而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却一直鲜为人知。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看到新西兰奇异果一举成名的中国农学家们,这才意识到家门口的这颗野果子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力。

上个世纪80年代,猕猴桃又被引回中国进行改良培育。专家学者对野生猕猴桃进行全面调研鉴定,并制定两个明确目标。

一是对中国现有猕猴桃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二是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系。

从此猕猴桃在中国的规模化培育与研究工作全面展开,一个崭新的果业产业开始兴起。

经过科学家的培育改良,先后选育出了黄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等多个新品种,个大肉厚,果香浓郁,远比野生种更大更甜。如今猕猴桃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水果之一,中国的总产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当代科学证实,这颗不起眼的小果子,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钙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它不仅美味可口,还可以润肺止咳、健脾消食、补钙强骨,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堪称水果中的“瑰宝”

人们还逐渐开发出将它制作成果酱、果汁,加入沙拉,或是制成冰淇淋等新的吃法,使这颗小小果实的魅力更添几分。

一时间,猕猴桃成了深受市场与消费者喜爱的“网红水果”,更被誉为“水果之王”。

人人嫌弃的“恶果”

然而在这喜悦的背后,一场悄无声息的变故正在发生。

原本甜美多汁的果肉变得干涩,外表光鲜亮丽的果实,内在却空空如也。

购买回家的猕猴桃无论放多久不软化,一旦软化就烂掉,吃不到一点滋味。

这曾经备受宠爱的“水果之王”,如今竟沦落为人人讨厌的“恶果”。

究其原因,主要是零售商的无节制早采与滥用食品添加剂所致。

猕猴桃是典型的后熟水果,适宜的采摘时间为每年9-10月。

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抢占市场先机,就从7月初开始大量收购田间果园里还未成熟的青果,以低价批发到市场。

这些鲜艳欲滴的果实外表诱人,内里却只有10%左右的成熟度,尚未积累足够的糖分与香气。购买回家的消费者,无论放上香蕉苹果催熟,也始终不见软化。

因为这些青果过早被采摘,错过了果实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旦放至烂掉,也已失去食用价值,变成一文不值的垃圾。

此外有些不法商家还滥用食品添加剂来糊弄消费者,例如使用膨胀剂增加果实体积重量,或使用催熟剂让果皮变红,这无疑加速了猕猴桃口感的迅速恶化。

残留在果肉中的化学物质,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

在层层加码的捷径与欺诈下,这曾令人心驰神往的“水果之王”,已日渐失去市场的信任与消费者的青睐。它从高高在上的王座落到泥潭,堕入被人唾弃的深渊。

种业界人士指出,猕猴桃口感跌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上的严重供过于求。

多年来看到猕猴桃的暴利,各地蜂拥而至加入种植队伍,规模化生产面积不断扩大。

而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使猕猴桃逐年丰产,供给量激增的同时,储存设施与销售渠道却跟不上,导致严重产销脱节。

面对激增的产量,商家为争抢市场,不惜用下三滥的手段,结果使整个行业的口碑一落千丈。

业内人士指出,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从严厉打击早采乱象做起,建立科学合理的采收标准与监管机制,禁止未成熟果实流入市场。

其次推广标准化种植,使用清洁无公害的种植模式,杜绝滥用化学合剂。

加强品牌建设与产销对接,改善果品外观质量,打开销路,使更多优质猕猴桃进入市场,从而重新建立品牌美誉度与消费者信任感。

只要政府监管到位,商家重视质量,消费者理性选购,这颗曾经的“水果之王”就一定能重登宝座,香甜的果肉再次唤醒人们对它的热爱。

其他“受害者”

猕猴桃并非命运的唯一受难者,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还有许多其他的果实同样历经波折,品质激变,其启示亦值得人们深思。

曾几何时,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泰国榴莲,甜美多汁地打开市场,成为舌尖上的奢侈享受。

然而好景不长,当地的果农为追逐利润,提前收割还未成熟的青榴莲,导致口感堪比青木瓜,即便放上几天也难以下咽。

2018年,满载劣质榴莲的货轮开往中国,揭开了丑陋的一幕——箱子里装的榴莲只有10%-20%的成熟度,完全不适合食用。

这一狼狈境地激起了泰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不得不介入调查,并明令禁止向中国出口未成熟榴莲,违法者将面临3年徒刑。

榴莲并非个例,黑布林也曾有过相似的惨痛教训。这种原产湖南的著名果品,成熟期在每年7月中旬,但一些不法商家却从5月起就提前收购,导致提前上市的黑布林酸涩难食。

几年这样糟蹋下来,黑布林的品牌口碑已彻底坠毁。即便是到了七月市面上合法的黑布林,也无人问津,它已从每斤15元的明星水果跌落到如今低价出清也无人接手的境地。

类似的案例还有早采的水蜜桃、梨、苹果等,都曾在商家的急功近利下品质急转直下。其中,砂糖橘和琯溪蜜柚更是从原本的高端水果沦落为低端水果的惨痛教训。

这些案例表明,果实早采不单危害某一种水果自身,更会扰乱整个行业的供需平衡,最终没人能幸免于难。

结语

归根结底,过度的商业化经营与投机心理,让一些商家迷失了质量意识,也偏离了食品产业的本质,忘记了食品的天然属性不应该被随意改变。

无论是猕猴桃,还是其他种类的果实,都有它独特的生长定律,一个恰到好处的采收时机,自然会呈现最佳状态。

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本就是最完美的复合体。而借助科技手段想要改变天性,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导致更多不可控的后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