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德国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的封神之路

 

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的封神之路

提及德国企业,人们毫无疑问首先会想到诸如:奔驰(Mercedes Benz)、宝马(BMW)、西门子(Siemens)或者巴斯夫(BASF)等行业巨头。诚然,这些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为德国在二战过后的短短几十年中发展成为全球第四、欧洲第一的经济强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这些光芒四射的大企业身后,占据德国企业总数99.7%的中小型企业(SMEs)才是德国经济最为不可或缺的驱动引擎。前联邦经济与科技部顾问拉尔夫·策佩尼克博士(Dr. Ralf Zeppernick)曾指出:所谓的德国经济奇迹以及德国企业的成功至少在同等程度上取决于众多独立的小型企业的集思广益及其取得的成就。如果没有中小企业,难以想象德国经济会是怎样,中小企业对于德国经济巨大的驱动作用是德国之外很多地区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的。

下图为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就业及职业培训方面的占比

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真正的发动机

下文将通过对于德国经济制度的简单介绍阐明中小企业对于德国经济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展示德国中小企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其所在行业的龙头,成为隐形冠军企业。

(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让德国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

事实上,中小企业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德国经济政策和德国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邦政府所奉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使得中小企业成为德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玩家,这种模式是在二战之后由联邦德国的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提出并创建的经济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与国家的适度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奉行四大原则:

Ø 自由原则:艾哈德认为,自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人的自由构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他认为,自由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自由,便没有一切。当然,这个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是必须在法律限定的范围之内的。政治自由是指要有不受压迫和剥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的权利。经济自由是指有自由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进行经济活动、自由迁徙和自由竞争的权利。没有自由竞争,便没有经济繁荣,便没有把国民生产总值这块“蛋糕”做大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由是指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切自己认为必要和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当人们拥有自己决定权的时候,他才能在善与恶之间、真与假之间、正确与谬误之间、光明与黑暗之间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抉择。

Ø 社会平衡原则: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下,必然会出现落伍者、失败者和贫弱者。为了避免两极分化,贫富过于悬殊,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的弱者,必须要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必须实行人道主义精神。但应当指出的是,这里必须首先强调要实行自力更生的原则,就是说,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谋求生存的条件,只有在自己做了最大努力仍不能维持生存的情况下,才能指望国家和社会的救援,从而实现社会的积极的平衡。

Ø 向社会负责的原则: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必须通过自己诚实的、有创造性的勤奋劳动不断创造财富,对社会作出贡献,并要对社会、对他人和对家庭负责,必须关心他人,关心弱者,决不能惟利是图,不能自私自利,不能崇尚拜金主义。

Ø 中庸的原则:艾哈德既厌恶带来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问题的传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主义”,也明确反对实行计划经济和导致“平均主义”的苏联式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只有充分吸纳两者的长处,摈弃两者的弊端,才能找到一条新的不偏不倚的道路。

总结来说,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展开自由竞争,才能促使每个社会成员努力工作,促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带来贫富悬殊差别,因此,在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力分配方面要尽可能地公平,即通过收入分配、财产分配、公共福利分配政策以及实行工人参与决策达到经济利益的公平。尽管如此,无力参加竞争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失业者在自由竞争中并不能享有公平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力,因此必须由社会救济、社会照顾和社会保险组成的庞大的社会安全网来保障。上述三项目标的实现必然导致经济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稳定而又均衡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进步。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社会市场经济要求贸易自由,实行经济一体化,取消保护主义政策。

这种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反对垄断的经济机制恰恰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养分。鼓励人们自力更生的社会市场经济为想要创业的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中小企业则始终可以确保通过“基层竞争”和生产性躁动给经济注入新的思想观念,可以是新的产品、经过改进的产品、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组织形式,或者是不同的管理。这正是经济学家哈耶克(Hayek)所提及的“竞争作为发现的过程”,没有人会比身处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家们更加了解未来人们会对什么样的产品有所需求,什么市场和产业能在未来有发展的活力。这种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创新也使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始终保有开放性,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年轻的中小企业热衷于在创新和科研上作出努力,从而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中小企业在市场上遍地开花,激烈的竞争也使得模仿好的创业理念,并对其加以改进,继续发展并发现新形式成为了一条创业的捷径。例如,由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俩创建的平价折扣超市品牌ALDI在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德国多家平价超市对此加以模仿,发明者当然不会乐见这种情况,但这样做会令消费者感到高兴。这种“跟风式竞争”消解了那些首开先河者成为行业垄断的可能性,从而对于经济制度效率和活力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反向使得市场竞争更为自由,确保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二)隐形冠军——中小企业中的行业领头羊

德国的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取胜,在质量上也是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并没有国际化的大都市,最大的城市柏林人口只有350万,而在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着数百座人口在几万、几十万的中小型城市,其他人口则生活在仅有数千人的小镇或农村地区。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与其中小企业战略是相互对应的。一些人口只有数万人甚至几千人的小城镇,存在着几家在德国甚至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企业(Hidden Champion),而这些企业数十年来发展都相当稳定,成为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此外,大量中小企业在地理上均匀分布,使得德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也很有限。

何为中小企业?从定义上来说,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及雇员总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被视为“中小企业”。其中雇员人数在9人以下,年营业额在100万欧元以下为小型企业。在德国,中小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约54%的经济增长,并且拉动了62%左右的就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中小企业在工业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近1/4的工作岗位来自制造业,远远多于世界其他主要工业强国。在全德范围内,有近1,500万人受雇于中小型企业,此外,还有近120万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在中小企业中进行培训(占总体受训学生数量的约4/5)。由此可见,德国中小企业对于降低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德国青年人的充分就业提供了后勤保障,使得德国青年人的失业率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

而在全德国超过30余万家的中小企业中,有部分优秀的企业被人们冠以“隐形冠军”的称号,这些企业通常是家族生产型企业,面向企业客户,在细分市场中十分活跃,其营业额可达到细分市场的全球前三或者所在大陆的第一位,却在普通大众之中缺乏知名度。据统计,2017年,全德国范围内有隐形冠军企业1,307家,占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总数的47.8%(全球共2,734家“隐形冠军”企业),平

均每100万德国人拥有16家隐形冠军企业,这⼀数据让全球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而这1,3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也在2017年贡献了全德30.6%的出口份额,可见其体量小,但能量大的特色。另外,依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WE)的评估,几乎有四分之一的公司隐形冠军企业活跃于机械工程行业,而电子行业则占十分之一。85%的隐形冠军中只有499名或更少的员工,超过60%甚至只有249名或更少。

全球近一半隐形冠军企业在德国,德国也被称为隐形冠军王国

另外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虽然分散在全德各地,但整体来看有两大的隐形冠军密集几种的地区——巴登-符腾堡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一方面,本州的两大汽车巨鳄奔驰(Mercedes Benz)和保时捷(Porsche)公司,以及两大工业企业博世(Bosch)和采埃弗(ZF)为处在细分市场领军地位的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购买力;另一方面,由于隐形冠军企业聚集,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为激烈,从而让创新成为必然,由此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由企业聚集带来的人才聚集效应也为当地的隐形冠军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和优秀的专业人才。

德国职业教育及隐形冠军研究领域的专家赫尔穆特·贝克教授(Prof. Helmut Becker)将德国中小企业策略和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秘诀归纳为以下9点:

1)隐形冠军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这使得企业家及其家族和这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家族也自己承担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各类风险,同时其盈利也都属于家族。另外,企业家的责任感也让这些家族企业积极地承担其社会责任,并反馈社会。

2)企业文化:在隐形冠军企业中,通常企业家会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头部效应;而员工与企业家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更多地是像家人一样的感情,这使得员工对于企业十分有认同感,同时也降低了离职率,减小了企业人员的流动。与德国的大型企业相比,隐形冠军企业的离职率仅为2.7%,而大型企业则高达7.3%。

3)隐形冠军企业很有雄心壮志:这些中小型企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并没有因为企业的规模大小而固步自封,相反地,它们雄心勃勃地想要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并且这一点在企业家和员工之间也形成了共识。

4)垂直整合和技术自有,攻坚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企业会对其经营的细分领域进行严密的垂直整合,很少通过外包项目来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是积极地自行研发机器和技术,以创造最大的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这些核心技术也作为企业的经营机密被严格保护。

5)高度的创新力:由于隐形冠军企业非常重视自有技术的开发,其发展战略之⼀就是通过先进技术来获取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而隐形冠军企业通常也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许多人也乐意将“隐形冠军”企业称为“创新冠军”。在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中,平均每1,000人可以拥有31项专利,而跨国企业的千人专利拥有数量则只有6项。这种创新除了来自于公司内部对于科研的积极投⼊,也和这些企业同德国各大高校之间的积极互动息息相关。

6)专攻细分市场: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通常的经营策略是专攻某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通过其高质量的商品,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和完善的咨询流程来获得竞争优势,而非通过打价格战来占领市场。也正是这样的经营策略保证了企业即使只在某⼀细分领域中耕耘,依然能有很高的盈利来支持企业的下⼀步发展。

7)全球化战略:“走出国门”也是众多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秘诀,这些企业通过全球市场获得迅速成长,诸如专注生产伐木工具的斯蒂尔公司(Stihl),其80%的产品都出口到了全球各地,可以说没有全球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些中小型的“隐形冠军”企业并不会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另外,在销售策略上,“隐形冠军”更多地会通过自行设立销售公司进行直销,以保证其企业的技术机密得到保护,并且掌控其产品价格。

8)以客户为导向:相较于跨国⼤型企业,“隐形冠军”们离他们的客户非常近,同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让这些企业可以快速认识到客户的需求,以及他们使用产品时遇到的问题,并且和客户站在⼀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策略进一步加强了“隐形冠军”企业的产品在客户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9)高素质的员工:正如前文提及的,全德范围内有4/5职业教育受训学员都在中小型企业中接受职业培训,这种“接地气”的培训方式能够让年轻的受训员⼯在加入企业的⼀开始就能慢慢培养对于企业的了解、认同和忠诚度。另一方面,由于重视“创新”,“隐形冠军”企业中也会雇佣很多大学毕业生,其员工整体的受教育水平是很高的。而为了让所有员工获得企业认同感,“隐形冠军”本着近似家人的模式与员⼯相处,甚至对员工的家庭也有所关怀,从⽽更进⼀步保障了其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三)典型案例

了解了隐形冠军成功的秘诀,下文会结合上述的要点介绍几家隐形冠军企业的典型案例:

伍尔特

伍尔特集团(Würth Gruppe)是全球连接部件业务的领导者,处于全球装配和紧固件业务市场的领导地位。伍尔特集团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0多家公司,逾7.4万名员工,其中包括3.2万名长期雇用的销售代表。2017年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127亿欧元。伍尔特集团核心业务,伍尔特直线,为各行业提供超过125,000种产品:从螺丝、配件和螺栓到工具、化工品和劳防用品。伍尔特集团还拥有的联盟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不论是贴近伍尔特核心业务还是走多元化的道路,它们都丰富了伍尔特的产品线,如为DIY连锁店提供产品、电路装配物料、电子零件(如电路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金融服务。

伍尔特集团是由阿道夫·伍尔特(Adolf Würth)在1945年建立的家族企业。1954年,莱恩·伍尔特教授(Prof. Reinhold Würth)在19岁的时候因父亲的离世接管了公司业务,并将其不断发展壮大。莱恩·伍尔特教授如今担任伍尔特集团家族信托基金监事会的主席一职,从战后德国至今,他将一家只有两名员工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运营的集团公司。

发展伍尔特集团是莱恩·伍尔特教授一生的事业,也是德国经济史上最为成功的故事之一。很早开始,莱恩·伍尔特教授就已经为企业文化奠定了基本的价值,如:乐观、活跃、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对成绩给予肯定以及愿意向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正式这些企业文化成为了这家家族企业成功背后的核心推动力。

此外,莱恩·伍尔特教授还为整个集团明确了业务方向,打造强大的品牌、前瞻性的产品策略、接近客户、明确质量保证,这一切都成为了伍尔特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莱恩·伍尔特教授退休后,其女贝蒂娜·伍尔特女士,作为伍尔特集团顾问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也一如既往地贯彻这些核心价值并以此继续发展伍尔特集团。

2018年,伍尔特集团荣膺全球市场领导者称号, 圣加仑大学HBM高级管理学院携手德国全球市场领导者学院(ADWM)与媒体合作伙伴《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编制了“全球市场领导者指数”,伍尔特集团跻身领军企业的榜单,并荣获装配和紧固材料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称号。

左一:Herr Bernd Wanke伍尔特集团董秘,左二Prof. Dr. Dr. h. c. Harald Unkelbach 德国工商大会(DIHK)董事,伍尔特基金会主席 ,右一中关村科技园德国创新联盟秘书长 陈欣

中关村科技园德国创新联盟积极推进同德国知名隐形冠军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其“以大带小”创新平台,为企业家和创业者们提供交流平台、创新合作的可能性,并且带来一些相关的企业经营方面的理念启示

Winterhalter Gastronom GmbH

Winterhalter Gastronom GmbH是一家主要为餐饮业和酒店业生产商业商品洗涤系统的公司,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导者。公司的创始人卡尔·温特哈尔特(Karl Winterhalter)1947年初创了这家企业,如今,这家企业由创始人的儿子约尔根·温特哈尔特(Jürgen Winterhalter)和孙子拉尔夫·温特哈尔特(Ralf Winterhalter)主持。

该公司的总部位于康斯坦茨湖区的梅肯博伊伦(Meckenbeuren im Bodenseekreis),第二家生产厂位于凯瑟斯图尔恩丁根(Endingen am Kaiserstuhl),第三家生产厂位于瑞士的吕蒂(Rüthi)。此外,Winterhalter在全球有超过40处分支机构,还在泰国建立了一家生产厂,专门用于应对来自亚洲市场的订单,也确保企业同他们的亚洲客户保持更近的距离。

Winterhalter的产品和服务在餐饮酒店业清洗系统这一缝隙领域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其生产的清洗设备出口率达75%。值得一提的是,Winterhalter的经营策略走的是纵向深入而不是横向扩展的方向。这家公司专注为餐饮和酒店业提供专业的洗碗机,并由此深入,同时也提供洗碗机特定的水处理设备、洗涤剂以及洗碗机租赁或者单独的清洗服务,将酒店餐饮业有可能的餐具清洗业务完成纵深式的包办,从而让企业在这一小小的缝隙领域站稳脚跟。

凯驰公司(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凯驰公司是由Alfred Kärcher 先生在1935年创立的,最初的凯驰是一家水处理公司。1950年,凯驰开始了高压清洗器具的生产,同年,发明了欧洲第一台热水的高压清洗机(DS 350蒸汽喷射机)。1959年,年仅58岁的Alfred Kärcher先生去世,此后30年里,公司里一直由他的妻子Irene Kärcher管理。

1974年,在尝试了多元化业务之后,凯驰公司开始把精力集中在高压清洗机上,公司产品的颜色也从蓝色变为后来著名的凯驰黄色。1984年,凯驰携着第一台便携式高压清洗机进入了消费业务。2001年,凯驰重新开始了水处理业务,2009年,公司又开拓了园林业务。到目前为止,凯驰已经拥有了3000多款产品。有趣的是,凯驰公司的产品线有90%都是低于5年的年龄,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也要求凯驰不断保持创新,截至目前,这家公司共拥有1740多项专利,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也是凯驰成为清洁领域隐形冠军的重要基石。

目前,凯驰公司的总部坐落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一个名叫温嫩登(Winnenden)的小镇,距离西南部工业城市斯图加特约20公里。在这样一个仅2万余人口的小镇,凯驰从1937年开始,稳步发展,2015财年销售额突破2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5.37亿元),售出机器1,287万台,占据全球行业份额的70%,是清洁领域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者。到目前为止,凯驰公司已经销售产品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目前,凯驰公司85%的销售额由海外公司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全球化也就没有凯驰公司当下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凯驰公司进入中国,在上海设立了销售子公司,并在江苏常熟成立了生产公司。

DERMALOG Identification Systems GmbH

总部位于汉堡的DERMALOG Identification Systems GmbH是德国最大的生物识别设备和系统制造商,并且是生物识别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DERMALOG聘请了一组科学家,他们不断致力于自动生物识别系统(ABIS)和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包括最新的指纹扫描仪。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生物识别边界控制系统、身份证、护照和投票系统。

DERMALOG开发诸如“指纹登陆”、“指纹支付”和“指纹银行”之类的解决方案,以及用于自动面部和虹膜识别的系统。除了德国和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都是这家生物识别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如今,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政府机构和40家银行使用DERMALOG技术和统包式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在尼日利亚,有30多家银行使用该公司的扫描仪,该扫描仪在开设帐户时既存储指纹又存储客户的面部。它们旨在防止犯罪分子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以不同的名字开设多个账户,从而有助于防止洗钱。

莱芬豪舍集团(Reifenhäuser Gruppe)

德国莱芬豪舍集团(Reifenhäuser Gruppe)是一个拥有六家高度专业化子公司在塑料挤出领域提供创新技术和设备的生产商。1911年,Anton Reifenhäuser先生在德国特罗斯多夫(Troisdorf)创立了这几企业,现在莱芬豪舍集团已是拥有六家高度专业化子公司,在塑料挤出领域提供创新技术和设备的生产商。现在的集团掌门人为家族第三代传人Ulrich Reifenhäuser。这家百年企业如今正向世界各地提供着高科技的解决方案。凭借着其技术与1500多名员工的专业技术,莱芬豪舍集团使薄膜、无纺布、单丝以及木塑的生产品质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作为世界塑料机械的领航者, 莱芬豪舍集团于2003年在苏州吴中工业区建立了其在中国的子公司,莱芬豪舍塑料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目前,莱芬豪舍集团主要的产品线包括:吹膜、矿物填充膜及农膜线、流延膜、热成型片材线、流延膜、热成型片材线、挤出机以及复合无纺布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芬豪舍的复合无纺布产线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预测,新冠疫情爆发后德国每年需要的口罩数量达到120亿枚,相当于每天3300万枚。为了应对飞速增长的熔喷布需求,德国莱芬豪舍Reifenhäuser作为熔喷布制造设备的生产企业,现在已经启动24小时轮班工作制,在试验设备车间内直接为口罩生产商生产熔喷布,日产量达到8卷。如果每个口罩使用一层,这些熔喷布能够制造100万只医用口罩。这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作为,正是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实践其社会责任的最佳表现。

易格斯(IGUS)

创立于1964年的德国易格斯(IGUS GmbH)是全球领先的拖链、高柔性电缆以及工程塑料轴承的研究者和制造商。1964年,Günter Blasé在德国科隆购买了第一台注塑机,与妻子Margret共同创立了易格斯IGUS。1965年,易格斯IGUS成功地使用注塑机制造出第一个完美的化油器塑料阀锥。1971年,易格斯IGUS开发制造出第一条塑料拖链,以便在恶劣的工厂环境里保护电缆在长行程中的安全。易格斯用优质塑料成功制造出滑动轴承,随后与机械工程师一起创造出20系列,被视为自动化的里程碑。1983年,全球首款滑动轴承材料iglidur G 在“K”塑料展会上展出。作为易格斯IGUS的“经典全能产品”,与公司所有滑动轴承一样免润滑、免维护。1986年,易格斯IGUS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拖管,在众多行业分支中成功地保护电缆免受损伤。R68拖管是用于木工和材料运输行业的电缆友好型系统,凭借封闭式设计可以在恶劣环境下为电缆提供最佳保护,同时安装变得简单。1989年,易格斯IGUS开发出chainflexCF1高柔性电缆,成功解决了质量差的电缆导致的螺旋效应、芯线破裂以及在加速、大循环次数或高速情况下的打结问题。易格斯IGUS的摩擦优化电缆采用创新的成束绞合技术,确保由拖链和电缆组成的整个系统的可靠性。1993年,易格斯IGUS推出可立即安装的定制拖链,可以更快地交付和安装,所需的安装空间更少,在改善物流的同时能更加经济高效地生产。1993年,易格斯IGUS推出drylin R直线滑动轴承轴导向装置,以超低摩擦材料制成,更安静且免润滑。1994年,易格斯IGUS推出自调节轴承igubal。轴承采用2件式注塑方法制造,外壳在内部滚珠上形成,同时保持可移动性。与金属轴承相比,该轴承免润滑、免维护且更经济高效。2003年,易格斯IGUS开发出第一款专门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拖链triflex。由于工业机器人较大的运动半径,对其供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igus提出的第一个针对机器人的特殊解决方案triflex可以应对各种扭转和全天候运行要求,并且适应性强。2003年,易格斯IGUS推出直线滑动轴承导向装置drylinW。作为广泛的直线导向装置模块化系统的开端,滑动元件完全免润滑和免维护(耐脏污、灰尘和湿气),可以在许多严苛的环境中使用。2008年,易格斯IGUS推出高性能工程塑料免润滑滚珠轴承xiros,重量比金属滚珠轴承轻,并且更卫生,适用于相当广泛的应用领域。2009年,易格斯IGUS制造出第一款低成本机械臂robolinkW。几年后,robolink D系列多关节机器人诞生,在直接驱动器的帮助下移动。

2010 年,易格斯IGUS推出twisterband拖链,可在水平位置旋转7000度,垂直安装位置旋转3000度,可靠安全地引导电缆。作为在极小的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在2011年获得红点设计奖。同年,易格斯IGUS推出由iglidur材料制成的原料棒,以板材、圆棒或空心棒的形式供应。客户可以使用此原料棒自己制作所需的定制零件,igus还提供代客加工制造服务。2011年,易格斯IGUS推出带有驱动器和电机的直线滑动轴承直线轴drylin E。客户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即可配置完整的直线轴(包括电机、连接电缆和内置部件)。2014年,在iglidur材料诞生30周年之际,一辆装有56个iglidur滑动轴承的智能汽车开始环游世界,在14个月内穿越了30个国家/地区。易格斯IGUS展示了其工程塑料滑动轴承的诸多可能用途以及iglidur材料在世界范围内的特别优势。2016年,易格斯IGUS开始用高性能工程塑料3D打印耐磨零件,丝线的耐磨性增强50倍且与注塑零件一样经久耐用!易格斯IGUS还提供SLS粉末、打印的注模模具和免费的在线服务。2016 年,易格斯IGUS推出智能塑料,使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预测性维护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企业的维护工作量。igus 的智能塑料引入了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可以及时检测磨损并发出相应的信号,预防机器损坏或故障,提高了生产率。2019 年,易格斯IGUS推出面向低成本机器人部件用户和供应商的平台RBTX,可以快速轻松地将低成本机器人部件的用户和供应商汇聚在一起。用户可以组合出符合其要求和预算的低成本机器人解决方案,同时机器人部件的供应商能够向新市场中更广泛的受众展示他们的产品。

全球性的技术进步使机器的运转越来越快,对精度的要求也愈发精确,这对机器的零部件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易格斯IGUS的塑料产品具有良好的生命周期评估表现,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矿物油比钢制的类似产品50%,比铝制的少70%。鉴于全球每年有544亿吨的润滑剂进入自然环境,易格斯的免润滑塑料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纵览易格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创新才是支持这家隐形冠军企业走到如今高度的重要因素,而创新也是众多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并没有各自为战,这些企业之间也是存在密切的竞争与互助的关系。而德国政府也是非常重视扶植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隐形冠军”企业。自2010年开始,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小城施瓦本哈尔(Schwäbisches Hall)都会举办“隐形冠军峰会”(Gipfeltreffen der Weltmarktführer),旨在紧密联结全德的“隐形冠军”企业,并探讨如何保持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军地位。这一峰会上不仅有各个“隐形冠军”企业的企业家们济济一堂,同时也有包括西门子这样大型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列席。2020年,峰会的十周年大庆之际,有逾500名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德国的政客们,如联邦经济与能源部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Altmaier)和德国国防部部长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也应邀出席了峰会,并致辞。本年度的峰会中,与会的企业家们对众多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内容涉及到:“2020年世界市场领导者:我们身处何方,又想去向何方”、“跨国世界市场的领导者:在传统与技术之间”、“面向未来的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企业责任”、“创新德国制造:传统公司作为先行者”、“如何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以及如何保持?”、“中型企业的成功因素一目了然:人员、政治、创新”等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