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一)音乐作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机制

1﹒孤独症儿童都有良好的音乐反应能力

处于音乐敏感期(12岁以下)的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95%以上)都有良好的音乐反应能力,少数的孤独症儿童还会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感知和记忆才能,但是这不一定表示他们比其他儿童更有音乐天赋,音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原因之一是音乐能超越语言通向感情世界,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孤独症儿童的问题所在。

2﹒音乐可以刺激多重感官

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不同,并不停留在对一般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与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平衡感等多重感官同步,因此音乐治疗师引导下的音乐行为可以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通过这些刺激可以改善儿童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并能加强整体协调能力。

3﹒音乐可以促进人际交流

音乐有助于增强自信,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当一个有明显自闭倾向的孩子试探地在小鼓上敲响第一下时,就已经开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随着训练的重复和难度的提高,自信就会逐渐被强化并巩固下来。同时音乐很适于集体合作,当儿童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演唱或演奏时,人际交往能力就开始产生了。

(二)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方法

1﹒音乐律动

对于学龄前的障碍儿童,用单纯的聆听、学唱或学习弹奏都有一定的困难。音乐治疗训练采取调动儿童的全身心随音乐的韵律而动,以激发和唤醒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儿童与音乐和音乐治疗师建立关系。

2﹒奥尔夫的音乐治疗方法

这是在德国产生的一种用于早期音乐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音乐治疗方法。该方法强调音乐的本源性,主张用最简单的音乐技法最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全面的能力。采用特殊的奥尔夫乐器(即简单的音条乐器及各种打击乐器)在游戏中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3﹒创造性音乐治疗方法

这是美国纽约大学“诺道夫-罗宾斯儿童音乐治疗中心”创造的方法,在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此方法属音乐即兴疗法,即创造一种非常宽松又安全的环境,儿童可以随意行动,音乐治疗师则细心谨慎地体察儿童的表现,用即兴演奏的音乐与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共鸣、共情,以使儿童先与音乐建立关系,再进而与音乐治疗师建立关系,从而打破其封闭的内心世界。

4﹒其他

根据儿童不同的情况选择方法。

(三)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形式

1﹒个体音乐治疗

有两名音乐治疗师为一名儿童做治疗训练。一名主要弹奏钢琴,另一名引导儿童的行为。

2﹒小组音乐治疗

由2~3名音乐治疗师为4~6名儿童做小组音乐治疗训练(开始阶段以个体音乐治疗为主)。

(四)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效果

由于孤独症儿童普遍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所以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纽约大学“诺道夫-罗宾斯儿童音乐治疗中心”在50年的时间中对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做出卓有成效的诸多案例。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对孤独症儿童实施音乐治疗的效果。

当然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英国的书中治疗的阶段都是以年为单位的。研究显示,在孩子们的音乐发展中有三个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大约为1年。第一阶段,音乐可以暂时越过认知过程而触及情绪和性格障碍;第二阶段,孩子们越来越认知到人和音乐,并增加了沟通的体验;第三阶段,显示出明确的方向,走向一个具体的领域,儿童能从中找到满意和成功的自我表达的方法。

国内的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主要有1998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作的探索,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做的课题研究以及在各个孤独症儿童训练基地的音乐治疗实践等。

在本人主持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接受音乐治疗的近20名有孤独障碍的儿童,大部分都有不同的疗效。下面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个案。

黄×× 男孩

1999年6月本人在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做了音乐治疗介绍后,随母亲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音乐治疗室咨询(当时年龄3岁7个月),母亲介绍黄××:

1﹒高智商。

2﹒2岁时诊断为具有“孤独倾向”。

3﹒存在的问题拒绝与人交往。注意力分散。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肢体协调能力差。

4﹒特点爱弹琴(痴迷)、听磁带,喜欢唱歌。特别爱看书,理解能力尚好,语言能力一般。

咨询现场治疗师观察:黄××行为刻板较为明显,他坐在一个包装箱前,反复地用手指英文字母,口里不停地重复念(据他母亲讲他认得许多英文单词,包装箱上的英文词他早就认得)。

1999年9月入组做音乐治疗。至2000年5月经二十余次的治疗,大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拒绝与人交往”的症状改善尤为明显,与治疗师建立关系方面有突出的进步,在接近治疗结束的一次课上,他微笑着对年轻的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硕士生)说:“我想说一句你们爱听的话,我喜欢你们。”

他不但能听指令,与治疗师合作,而且他的音乐潜能也得到了开发。能用钢琴表达自己,并在即兴演奏中创作出很有意义的旋律。

结束了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后,他去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班。据随访,音乐老师说他是班里音乐才能最好的两名孩子之一。

贺×× 男孩 1996年8月出生

入组时间:1999年9月(3岁零1个月)。

主要问题:从出生到3岁一直没有语言。偶尔叫声“爸爸”、“妈妈”。第一次叫“爸爸”、“妈妈”还是在9~10个月的时候,后来叫得越来越少了。与家人的交流常用点头、摇头,要什么东西也是拿着别人的手去指。对父母以外的人几乎没有应答,目光对视也极少。行为多动,情绪易激动、亢奋。

1999年6月经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诊断为轻度孤独症。

1999年9月开始音乐治疗。

下面是年轻的实习音乐治疗师记录的贺××初次入组时的行为观察描述:

1999年9月11日,周六上午,贺××第一次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的音乐治疗室。他3岁刚过1个月,长着活灵活现的大眼睛,治疗室的门一开就冲了进来,对送他来的爸爸妈妈不打招呼,甚至连头都不回就在屋内到处乱跑开了。接着便忙个不停,一会儿跑到电子琴旁弹两下,一会儿又到木琴上敲两下,在鼓上敲几声……每处都不过几秒钟。接着,他开始旁若无人地搬东西了,他把木琴的音条一个个拆下来,再一摞一摞地搬到沙发上,搬完木琴的音条又搬治疗室的其他物品,包括碰铃、小鼓、三角铁,乐器箱子里的泡沫塑料板,小凳子,小沙发靠垫……凡是他能拿得到的搬得动的几乎都搬到了长沙发上,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为了使他获得安全感,治疗师对他的行为不进行干预,只小心翼翼地用音乐引导,贺××在治疗师唱歌时只用肢体配合了5秒钟。

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贺××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作了近30次的音乐治疗训练,情绪和行为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语言没有明显的进展。后来,随姨母到了老家生活。

2003年3月至6月,贺××的母亲又带他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在杏石口设立的音乐治疗室作训练,这时他的语言已大有改观,能说话能唱歌,3岁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治疗师学唱的歌谣和歌曲现在都能唱出来了。他非常喜欢上音乐治疗课。现已正常上学了,由于他幸运地遇到了非常有爱心又对自闭障碍孩子的教育有经验的校长和班主任老师,在宽容的环境中,使贺××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至2005年上了四年级,语文算术成绩都在90分以上。还学了钢琴,据他的钢琴老师反映,他识谱很快,看两遍谱子就能背下来。

贺××的母亲认为,他的进步都与3岁就开始的音乐治疗分不开,虽然当时未能马上显示出效果,但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马莹,顾瑜琦.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06月

来源:人卫智网百科数据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