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险最后的博弈:老大老二联手发力,第二梯队集体哑火
文|三藏 编|灰灰
3月,车险综改深化前的最后一个月,车险单月增速5.4%,较1-2月6.5%的增速略有下降,但也使整个第一季度的车险增速基本维持在了6.0%。
要知道,这是在两方面强力支撑情况下取得的增速——
首先,3月是整个行业新车销量起势爆发的一个月。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 年3 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58.4万辆和245.1 万辆,环比增长27.2%和24%,同比增长15.3%和9.7%,多地都开启了新车销售的降价模式。
其次,随着车险综改深化的临近,多地发起了抢占保费充足度高地的冲刺。
从市场交流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市场费用率超过了50%,搏杀格局显现。甚至许多公司曾经敬而远之的大货车市场,也成了市场哄抢的香饽饽。
但显然,3月份这个5.4%的车险保费增速,距离预期,还是差了一些。
加之4月28日起,车险综改深化第一批试点地区的相继公布,全国16个车险经营情况良好、发展比较稳健的监管辖区将正式施行车险深化改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至0.5-1.5。
这意味着车险行业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保费降价的出现将不可避免。而第二批试点地区预计也在5月底全部上线。
那么,在车险改深化实施前后的第二季度,该不该保增速、跟不跟市场,成了车险市场博弈分歧最大的节点。这或将决定着2023年车险格局的真正走势。
3月,这一综改深化前的博弈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相较前个两月不同的博弈策略选择。
1 老大老二联手发力 肩部公司发展明显受阻
3月,以财险市场老三家为代表的头部公司,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平均6%的车险增速,与1-2月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
但即便以此小范围来看,三大家之间的博弈也是十分激烈。
其中,老大人保和老二平安相继发力,使得在1-2月增速还能保持领先的太保,在增速上又回到了老三的位置,增速与规模再次呈现出正相关性,规模效应凸显。
而从第四名起的肩部公司,车险增速则发生明显改变。即在头部公司相对强势的发展增速下,可以感受到肩部公司的发展压力非常的大。
老四国寿财在1-2月增速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奋力直追,但增速仍然明显落后。
而从老五中华联合开始,一直到老八太平财险,车险增速均出现了环比的明显降低。
可见一旦头部公司在市场发力,肩部公司的应对办法并不多。这显然与过去两年巨头蛰伏,第二梯队集体发力大有不同。
期间,仅有华安保持了相对快速的发展趋势。且非常难得的是,排在第十的天安也终于实现车险增速的扭负为正,由此使得整个财险行业至少从市场规模前10名的公司来看,均在2023年一季度末时点实现了车险保费的正增长。
2 腰部公司多数增速难继 排名变化出现反复
截至3月底,曾经在1-2月发展速度较快的腰部公司,增速明显滑落。
在排名11-20名的公司中,只有国任和亚太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态势,其余公司的车险增速已经全部落后于头部公司。
可见头部公司的降维打击,也直接伤及了腰部公司的发展。
而腰部公司的排名变化,也出现了反复。
比如大家财险和永安财险两家公司均出现了降速,但受去年基数影响的缘故,实现正增长的大家财险,反而被负增长的永安将排名夺回,可见历史沉淀之重要性。
而在2月车险排名挤入前20的众安,虽然3月增速继续保持,但同样受去年基数因素的影响,再次被排在第23名的渤海财险反超,导致排名掉出前20。
更说明腰部公司相互之间的保费规模差距其实并不大,就看谁的“腰间盘”能更突出了。
3 新车市场回暖雷声大雨点小 经济欠发达地区引领市场 车企公司更是发展迥异
3月,以湖北东风雪铁龙C6为代表而开启的新车降价潮,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车销量回暖,但整体并不乐观。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在预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观望、促销战进一步助长观望情绪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今年1-3月乘用车累计零售426.1万辆,同比下降13.4%。
只有新能源乘用车相对保持正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零售销量达到131.3万辆,同比增长22.4%,但相比2022年翻倍的增速,已是明显下降。
而一季度新车近7个百分点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车险保费的增长。截至3月底,新车投保量负增长9.1%,保费负增长4.9%。
从各地区来看,新车保费增长高的地区,反倒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比如吉林、宁夏、陕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这些地区均实现了新车投保量与保费的同比增长。
而湖北这类新车降价喊的响的地区,新车投保量与保费量却仅勉强实现了不到1%的正增长,令人唏嘘。
还有一个现象,或许与承保的汽车品牌有关,比如鑫安、合众、现代等具有汽车生态股东背景的险企,2023年的车险保费增幅均实现翻倍,而众诚虽有广汽股东的支撑,但却出现了车险保费的负增长。
4 第一批综改深化地区 都是保费正增长地区
目前公布的16个第一批车险综改深化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大连、吉林、福建、厦门、河南、深圳、海南、四川、贵州、陕西、宁夏。
但是这一次的试点地区选择,不像此前的车险改革深化,并非是中国银保监会统一规定要求这些地区进行试点的。而是所在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试点批次和时间。
可以看到一个特点,就是这些自主选择在第一批进行综改深化的地区,多为综合成本率小于97%,且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均实现车险保费正增长的地区。
对于财险公司而言,试点先后或许对大中型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大中型公司的网点分布较全。但中小公司受自身机构铺设区域分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综改试点深化影响较大。
处于这些试点地区的中小公司,或将提前面临更大的竞争试错成本。
这也是车险格局演变,对于中小公司影响会更大的因素之一。
后记:马太效应继续演绎?
从本质来说,车险综改深化,带来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放开,实际上是对财险公司车险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小公司大多数都在抢单交强+商业三者险,因此对于非含损险业务,定价系数的放开或将更加拉大中小公司的保费价格与费用投放策略差异,给予一些具有优秀定价能力的中小公司更大的发展机会。
但另一方面,由于非含损险业务的车均保费较低,进一步放宽系数,也或将对中小公司的固定成本分摊造成更大的压力,故而精简编制,提高人均产能,仍将是中小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考验。
而大中型公司由于本身保费基数较高的缘故,加之全国网点分布必须要有固定成本分摊的支撑,所以大中型公司往往更加喜欢抢如货车、网约车、新能源车等保费充足度更高的业务。
那么一旦系数放开,大中型公司或许可以依靠上述车型定价系数的提高,去中和更多可以进一步放到“地板价”的车型业务。
故而从车险综改深化的趋势预判来看,大公司的优势依旧明显。这也是中小公司在车险发展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或许可以预见,中小公司车险的争先进位,更多将是来自同梯队公司中对标对手的掉队,或等待着对标对手退出车险市场。
那么,是否可以预见马太效应强者恒强的车险格局将持续演绎?是否会有黑马在第二季度接下来的时间里放手一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