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睡袋选购指南:看充绒量、温标or总重?
一条1000g充绒普通羽绒睡袋,
实际盖在身上的羽绒重量,
也就不到总重的一半,仅有450g。
大多数用户在选购睡袋时,
看充绒量多少?温标多少?总重多少?
实际上,你还可以了解的更细,
上片多少羽绒,下片多少羽绒......
一条普通羽绒睡袋分成哪些块?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wg2lryzz3im.jpg)
上图,橙子-1000睡袋解构以及标注图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iij0uocjqlj.jpg)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一条睡袋上的车线全部拆掉,大概能分出上图这几个完整的区块,并且每一块都有对应的克重。
各个区块所填充的羽绒克重
上片:总450g(每一条绒道中的羽绒克重不一)
下片:总387g(每一条绒道中的羽绒克重不一)
底部:26g
帽子:11g+21g+11g(帽子分三块)
帽口:6g+6g(帽口分上下)
内领:27g+24g(下片和上片均有胸领)
阻风:31g;
平米克重:302.66g/㎡
如果一条羽绒睡袋填充的羽绒品质是固定的,那么平米克重:(302.66g/㎡),这个参数值与其温标息息相关。
※睡袋的保暖,从热量散失角度来说,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睡袋上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散热面大,理论上散热最快;这一块的保暖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整条睡袋的保暖性;
2.睡袋下片,
受重力作用,蓬松厚度不能与上片相比,保暖性相比于上片是有所打折的;
潮气、湿气是影响下片保暖的最大敌人,但是凭借防潮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
羽绒填充的下片除了压力作用不能充分蓬松外,还有一个关于冷点的小问题;
因为羽绒的散乱性,易压缩性,当我们平躺在睡袋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身体的支撑点是紧紧压在羽绒上的,于是被压的部位变的很薄,这里形成了冷点。所以,大多数户外老驴,在选择睡垫时会倾向于具有蛋槽型结构的防潮垫,这样羽绒可以蓬松到蛋槽中,减少冷点。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ess3ea2ds4y.jpg)
蛋槽防潮垫
※为了弥补“冷点”这个小问题,出现了上片羽绒下片棉的睡袋,如菠萝这款。
以菠萝450为例,
上片填充鸭绒450g;羽绒平米克重为302.66g/㎡;
下片填充150g/㎡的see保暖棉2 层,棉的平米克重总计为300g/㎡;
底部、帽子、风阻等均为see保暖棉填充。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wmjlud2vdat.jpg)
图示为菠萝450睡袋上片
上片:与橙子1000一样,相同的平米克重302.66g/㎡,相同的保暖能力;
下片:
1.See保暖棉为成型棉,性状稳定,不会像羽绒那样被挤压后变得很薄甚至移位形成冷点;且300g/㎡的平米克重,分为两片叠加而成,上片与内层面料车线在一起,下片与外层面料车线在一起,彼此不相通,即双层平行交错做工结构;更易于保暖。
2.see棉具有更高的透湿,防潮,干燥能力,更能配合防潮垫抵御睡袋下方的寒冷。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llkz4ndb5ym.jpg)
羽绒与棉材质互补的方式,如果你质疑它,不管是羽绒还是棉,都会认为两种材料的缺点都具备了;如果你认可它,不管是羽绒还是棉,都会认为它能发挥着两种材料的优势。没有绝对的对错,偏见,从来都是在一念之间。
但是数据和用户体验会说明一切。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owrufql2vww.jpg)
充绒450g鸭绒的菠萝与1000g的鸭绒睡袋相比,一组数据,供大家了解。
![](http://img.hfwlcm.com/uploads/allimg/20231021/tpmidgx3wet.jpg)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睡袋,就会发现这些睡袋之间的关联之处。比如:菠萝450和橙子1000拥有相同的上片,看到它的这一真实面或将更有助于你对它的选择和判断。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