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飞人”商标被判撤销 乔丹体育IPO再生变数

 

作者:时代财经 王言

“未来,我们要走一个专业化正规化的品牌经营道路,正正当当,不暧昧,不去打擦边球。”2019年底,在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乔丹体育公司的“飞人”商标并未损害迈克尔·乔丹本人的肖像权后,乔丹体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彼时,乔丹体育还将上述官司的胜诉视为公司即将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信号。乔丹体育董秘田胜表示,商标案取得终审判决,意味着拖延已久的公司上市进程将会加快。

不过,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纸判决书,乔丹体育的IPO之路再度出现波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肖像权争议重回起点?

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发布判决书重新裁定:关于乔丹体育第25类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的第6020578号“乔丹及图”商标,撤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5)高行(知)终字第1575号行政判决;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4)一中行(知)初字第9172号行政判决;撤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评字〔2014〕第052424号关于第6020578号“乔丹及图”商标争议裁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第6020578号“乔丹及图”商标重新作出裁定。

“这份判决书说明乔丹体育侵犯乔丹姓名权的说法成立,且因为争议商标属于组合标,所以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乔丹体育撤销注册。因为这一案件的被告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所以判决不只涉及到商标注册问题,还未涉及到商标的使用层面,目前乔丹体育还可以继续使用商标。”4月8日,一位长期从事商标专利业务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

不过上述人士也指出,在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做出裁定后,该案件的审查风向可能会发生变化。“迈克尔·乔丹可以继续对乔丹体育已注册商标提出撤销的要求,有了这个案子作为胜诉基础,他们基于这个理由对抗乔丹体育会更容易。”

在最高法做出重新裁决之后,4月8日,乔丹体育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此次判决的(图形+文字)商标系乔丹体育注册时间未超过五年的组合商标,不会影响公司现有商标的正常使用,也不会对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图片来源:乔丹体育官方微博

事实上,乔丹体育商标的争议由来已久。

2011上半年,乔丹体育营收达到17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为2.8亿元,同年11月,乔丹体育IPO申请成功过会,只差拿到证监会最终批文。公司原计划于2012年3月登陆上交所,预计发行股数为1.125亿股,预计募资10.64亿元,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扩建和直营店等项目建设。如果成功上市,乔丹体育将纵身一跃,成为A股“体育品牌第一股”。

但在上市的最后阶段,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一纸诉状将乔丹体育告上法庭,控诉后者侵害商标权和姓名权。

被视为“山寨者”的乔丹体育一时间成为公众质疑和谴责的对象,但这一事件的结果却偏离了很多人的预期: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飞人”乔丹依旧败北,乔丹体育成功保留了商标的使用权。

时任乔丹体育委托诉讼的代理人马东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被判应予撤销的“乔丹”商标并不在乔丹公司的主营业务内,而是周边业务的防御性商标。“乔丹体育在目前主营业务上使用的四个最主要商标都被保留,对乔丹体育而言,宣判并不会影响到它未来的经营。”

有名的IPO“钉子户”

不过,即便重要商标得以保留,乔丹体育也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由于涉及重大品牌诉讼案件,乔丹体育多年来一直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外而不入。如今8年时间过去,他们也创下了IPO历史上的最长批文等待期的纪录,成为有名的IPO“钉子户”之一。

2014年,证监会曾提及乔丹体育IPO“过而不发”的特例,指出“个别过会企业存在特殊事项,如乔丹体育存在重大未决诉讼”。

乔丹到底能不能上市?何时上市?也成为了A股IPO史上的一大谜团。

进入2019年来,乔丹体育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据证监会官网信息,2019年4月,乔丹体育登陆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请通过初审,继2011年之后再度“过会”。

此后一段时间,乔丹体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屡次谈起登陆资本市场这个话题,似乎在释放公司整装待发的信号。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公布后,尽管乔丹体育仍能使用现有商标,但IPO进程是否会受到影响呢?在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看来,乔丹体育的IPO进程大概率会受到影响。“由于品牌商标的归属再次出现不确定性,很多资金募集机构的态度会出现变化,不敢参与进去。”

上述商标专利行业人士也向时代财经表示,对于IPO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商标涉及到了乔丹体育的业务经营,如果其合法性出现问题,公司的经营能力也会遭到质疑,监管部门可能会改变对其上市的态度。“如果品牌的合法性有新的悬疑产生,意味着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挑战,监管部门对企业的上市就会持慎重态度。”

IPO长跑后失去了什么?

尽管乔丹体育方面曾多次否认其品牌与篮球运动员乔丹存在关联,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飞人乔丹”IP的加持也曾让乔丹体育收获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招股书显示,2008至2010年,乔丹体育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23.16亿元和29.27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3.02亿元、5.18亿元和2.85亿元,业绩增速可观。2010年,其销售额位居本土运动品牌第6位,位列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和匹克之后。

但眼下,乔丹体育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都要更为复杂。当头部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乔丹体育迎头赶上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2010年以前,李宁(02331.HK)、安踏(02020.HK)、特步(01368.HK)和361度(01361.HK)等运动品牌相继在香港上市。资本助力下,安踏体育已成为一家市值1595亿港元的全球体育巨头,李宁总市值也超过600亿港元,业绩稳步提升。与此同时,特步和361度的营收也稳定在人民币50亿元左右,位列本土品牌二线行列。

相较之下,乔丹体育在品牌、产品和渠道上落后同行,市场地位变得尴尬。除此之外,随着竞争愈发激烈,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以联赛赞助为例,由于国内CBA、中超等高商业价值的资源已经被大品牌瓜分,乔丹体育只能把目光放在全运会、3V3篮球联赛等相对低级别的本土赛事当中。很明显,营销资源的掣肘也会转移到产品的销售层面。

“与乔丹同等规模的特步、361度在不断做大的同时,已从原来单一品牌到如今多品类、多品牌的品牌矩阵发展。而在大众化品类市场,乔丹已不具备和本土头部品牌全面抗衡的能力,需要做好错位发展才有空间。特步通过跑步在突围,李宁通过‘国潮’东山再起,那当下的中国乔丹能否在不借助傍名人乔丹做好篮球品类市场?那不仅只是突围,更是印证中国乔丹靠的真本事。”程伟雄向时代财经指出。

除了市场竞争上的尴尬处境,最为致命的是,被视为“山寨者”的乔丹体育品牌形象也不断被消耗。

“消费者的感知不可逆转,哪怕(乔丹体育)赢了,在消费者印象中还是输了。”4月9日,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如同马岗所说,尽管迈克尔·乔丹在于乔丹体育的“争执”中未能收获胜利的果实,但通过漫长的诉讼,“飞人”一次又一次告知中国消费者:此乔丹非彼乔丹。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决就引发了社交平台的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其做法“令人难堪”,建议“更换品牌logo”。

图片来源:乔丹体育官方微博

尽管乔丹体育已经着手重塑品牌,例如对部分店铺形象进行改造,将“乔丹体育”字样缩小,一些品牌logo还也更改为“QDSPORTS”或“BREYOUND YOURSELF”字样,但在程伟雄看来,这样的小修小补很可能效果并不明显,“弱化汉字为拼音字母,也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

程伟雄进一步指出,乔丹体育品牌争议没有解决,主品牌没有上市,也缺乏打造或者收购全新品牌的资金实力。“关于商标的争执要么和解,要么乔丹体育更换新品牌,但‘去乔丹化’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乔丹体育的供应链影响着至少十来万人的生机。”程伟雄说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