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LNG车辆气瓶突然放气,如果一直漏气,要损失多少燃气啊?

 

目前很多卡友对LNG车不是很熟悉,对LNG在日常使用中一些特点的了解不多。尤其对LNG车在停放时出现的气瓶自动排气现象,如果车主对LNG接触较少,可能还会被突然的排气给吓一跳,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排气的原因

LNG作为车辆燃料使用,其系统有别于传统的汽柴油系统,为便于理解,因此特地将其系统分为存储系统、供应系统和使用系统。

存储系统就是气瓶,其主要作用是燃料的存储;供应系统是管路,作用是提供燃料给发动机使用;使用系统即燃气发动机,对外输出动力。

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就是LNG车辆的气瓶,其作用相当于汽柴油车的油箱,但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就涉及到LNG的饱和度概念。

LNG车用瓶就是利用LNG低温液体的饱和概念,在使用时将高饱和低温的LNG加上一定的压力,加入气瓶内部,通过气液的饱和度原理,使气瓶自主达到向外供气,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方法,达到发动机所需要求的供气压力,保持源源不断的气源供应,使发动机正常运转。

注:如果在一密闭的容器中未充满液体,则部分液体分子将进入上部空间,称为"蒸发"。随着空间内蒸气分子数目增加,它所产生的蒸气压力也提高,到一定的时候,空间内的蒸气分子数目不再增加,此时,离开液体的分子数与从空间返回液体的分子数达到了动态平衡,也叫达到了"饱和状态"。这时蒸气所产生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对同一种物质,饱和压力的高低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具有的能量越大,越容易脱离液体而气化,相应的饱和压力也越高。一定的温度,对应一定的饱和压力,二者不是独立的。因此,在饱和状态下,饱和压力所对应的温度也叫"饱和温度"。

根据对LNG饱和蒸汽压力曲线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使LNG发动机正常工作,加入LNG气瓶的液体需要将LNG的温度提升到-135℃以上。因此,在车辆加气前,加液站需要将待加入LNG气瓶的LNG液体升温至-135℃以上(LNG气液饱和度保持在5.0左右)。

此时不管气瓶是否晃动、摇动,气瓶内的压力将始终保持在此饱和压力之上(但如果因瓶内压力过低,发动机无法使用饱和的LNG液体,就可以使用气瓶自带的自增压管路,实现气瓶自我增压,以满足发动机正常使用的压力需求)。所以,目前的LNG车用气瓶都是使用这种饱和蒸汽技术。

气瓶压力过低(一般低于7bar)时,就需要使用自增压管路。自增压管路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打开截止阀1,一般情况下开至最大后回转90°,然后根据需要开启截止阀2,实现气瓶增压,在关闭自增压系统时注意先关闭截止阀2,再关闭截止阀1,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安全阀将会打开,影响用气安全。

在LNG气瓶系统中需要驾驶员操作调节的阀门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刚才所述的自增压系统,另一个就是气瓶经济压力调整,也就是经济调压阀,简称经济阀。

当发动机工作时,如果瓶内的压力高于经济调压阀设定的压力时,该调压阀会自行打开经济回路,直接向发动机提供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将瓶内气体压力快速降低到经济调压阀设定的压力下。

由于气瓶的供气压力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也就是说和节气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在气瓶使用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环境以及自身不同驾驶习惯车辆配置对气瓶的经济调压阀进行调整,达到节约燃气的目的,在调整经济调压阀时,要注意调整的方向大小

顺时针向上旋紧调整螺母,是升高气瓶的压力,同时也是增加发动机供气端的供气压力,可以提高燃气供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当然也会增加燃气的消耗量;反之就是降低气瓶压力,降低发动机的供气量,降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调整时要注意只能做微小幅度的调整,调整后要待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观察气瓶压力表数值的变化,并且根据发动机的动力性、驾驶员的适应性等方面的需要再行调整。

由于LNG气瓶不同于燃油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停驶状态的车辆,其气瓶所有阀门应均处于关闭状态,严禁开启任何阀门泄放内部压力。

不得开启气瓶的抽真空接头(同时是外容器防爆口),否则气瓶的真空将丧失,气瓶将失去保温作用。

安全阀铅封不得随意解除,安全阀超过法规规定的检验期限,需要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

④ 所有部件的防水胶带以及防尘装置不得随意开启,否则可能会因为空气的进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堵塞;由于粉尘颗粒的进入,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阀门泄漏、发动机受损。

⑤ 所有部件应当远离腐蚀环境,存放地点尽量避免在露天让太阳暴晒。

如果不按照上述规定操作,可能引起冰堵阀门或管路、造成气瓶真空丧失、损坏等故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