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辽金墓葬出土酒具类型分析(下)
点击查看
大同地区辽金墓葬出土酒具类型分析(上)
酒具的形制及分类
大同地区出土的酒具种类繁多、形制不一,按其功能可将其分为储酒所用的鸡腿瓶、梅瓶,温酒所用的温碗、注壶,以及饮酒所用的敞口碗、高足碗、高足盅等。按照形制可分为瓶、壶、碗(盏)、盅等。
01
瓶
《礼记·礼器》记载,“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这里所记的瓶可汲水,也盛酒食,是主要的酒具类别。根据大同地区出土的酒瓶种类,按其形制可分为鸡腿瓶、梅瓶、长颈瓶。鸡腿瓶是辽金时期游牧民族典型的器形之一,产量大、分布广,在内蒙古缸瓦窑、白音高洛窑,山西的大同窑、怀仁窑、浑源窑等诸多窑场都出土有大量鸡腿瓶瓷片标本。近年来大同地区辽金墓葬出土了多件完整的鸡腿瓶,釉色以褐釉、黑釉为主,按其形制可分两型:
A型:小口、束颈、溜肩、腹部下收、小平底,如云大1号金墓出土的鸡腿瓶,其中2件即是这样的形制。一件圆唇、束颈、溜肩、圈足,通体饰螺旋纹,器内外施黑釉,釉层不均,口径5、底径7.6、通高37厘米;另一件圆唇、束颈、溜肩、圈足,肩部饰五道宽弦纹,腹部以下饰多道较窄的弦纹,器身内外施黑釉,釉面较为粗糙,口径4.5、底径8.8、通高35厘米。整体形象较为敦实,与同时期流行的梅瓶形制较为接近。此外,在新添堡29号辽墓中亦出土了2件与上述鸡腿瓶形制较为相似的瓷瓶,小口、束颈、溜肩、扁圆腹,平底,釉色呈灰黑,口径7、底径8、通高33厘米。只是与云大1号金墓出土的鸡腿瓶不同的是,这两件鸡腿瓶肩部下移,溜肩明显,腹部斜收的幅度较大,呈现扁圆状,腹下壁内收至足部。
金 黑釉鸡腿瓶(线图)
B型:小口、溜肩、扁腹,小平底。如云大1号金墓出土的一件鸡腿瓶,小口、方唇、扁腹、小平底,通体饰较宽的弦纹数道,器内外施酱黄色釉,底部外侧露胎一周,口径6.7、底径6、通高40厘米。这件鸡腿瓶与同一墓葬中出土的另外2件鸡腿瓶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区别,口径增大,溜肩明显,肩部下移的幅度较大,腹部凸起的弧线略显平缓,与A型鸡腿瓶的鼓腹形成鲜明对比,腹下壁至足部内收,造型呈现上下瘦小、中部略丰,整体修长之状。
金 褐釉鸡腿瓶(线图)
除鸡腿瓶外,大同地区的辽金墓葬还出土了多件梅瓶、玉壶春瓶及长颈瓶,同样也是当时重要的酒具之一。梅瓶形制基本相同,均呈小口、短颈、丰肩、垂腹、圈足,如西环路6号辽墓出土的褐釉梅瓶,小口、尖圆唇、束颈、广肩、垂弧腹、浅圈足,肩部与腹下壁各饰两周凹弦纹,中间剔刻枝叶较大的缠枝花卉纹,在浅黄色胎体的衬托下,褐釉花纹显得分外明艳。而在大同市博物馆收藏了多件辽金时期的梅瓶,形制与上述梅瓶基本一致,只是剔刻的花纹不尽相同。长颈瓶根据出土概况及形制特征可分两型:
A型:又可称其为玉壶春瓶,是辽金时期常见的酒器,李白《广陵赠别》这样写道:“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而《诗品·典雅》中又有“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这里的“玉壶买春”可能指的就是用玉壶去买酒(“春”指酒),可见,玉壶春瓶与酒之间的紧密关系。玉壶春瓶一般呈撇口、细长颈、垂鼓腹、圈足,其造型特征为小口,口沿外撇,颈部较细,向下逐渐加宽呈杏圆状垂腹,曲线变化较为平缓,圈足较大,整器体现了柔和的弧线美。如大同齿轮厂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2件豆青釉长颈瓶,卷口、长颈、鼓腹、平底、圈足,通体施青釉。口径4.7、底径5、通高17厘米。此外,在大同西南郊11号金墓中同样出土了2件黑釉瓷瓶,卷口、细长颈、圆鼓腹、平底、大圈足,为典型的玉壶春瓶造型。
B型:与A型长颈瓶相比,B型长颈瓶颈部较短且颈肩处明显变粗,肩部起折加宽,肩部以下斜收至足处,底足外撇。如西环路6号辽墓出土的一件黑釉长颈瓶,唇口、口沿外撇、细长颈、斜肩、垂弧腹、圈足,肩、腹部交汇处有凸棱一道。通体施黑釉,近足处无釉。
02
壶
壶是盛装酒水的重要器具,有执壶、葫芦形壶、瓜楞形壶以及提梁壶之分,器形一般呈小口、鼓腹、圈足、带柄、带盖等特征,是辽金时期十分常见的酒具之一。《诗·大雅》记载:“壶,酒器也”,“韩候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由此说明壶的储酒功能。执壶又称注子或注壶,是唐开始流行的酒具之一,《资暇集·学海类编·注子、偏提》中记载:“元和初酌酒,尤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论者亦利其便,且言柄有碍而屡倾仄,今见行用。”这段话讲到大和九年(835),唐文宗和郑注等人除奸臣未遂,后朝中贵人避讳“注”这个字,遂将注壶去柄装系,称之为偏提,为当时主要的酒具之一。宋辽金时期,壶的使用更加普遍,而这一时期的注壶通常会与注碗配套出现,以作温酒之用。当然,任何一种器具功能和外形上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风尚、生活习惯密不可分,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流行热饮,与之相应的注碗随之出现,其作用是在注碗中放入热水,然后将盛酒的注子放置于温碗中加热,待到合适温度取出饮用。尽管注壶、注碗适用范围较广,但饮用时需要与其他饮具配合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烧造技术的改进,壶上加绳环或提梁的现象增多,由此,提梁壶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逐渐成为后世主要的饮具之一。
辽 白釉提梁壶
据表格分析,大同地区辽金墓葬出土的壶主要以执壶为主,且根据有无注碗分为带温碗的注壶和一般性执壶。所谓的一般性执壶即没有温碗的注壶,在大同地区辽代墓葬较为常见,如卧虎湾2号辽墓、东郊马家堡辽墓、南郊五法村辽墓均出土了一件注壶,器形呈小口、溜肩、鼓腹、曲柄、矮圈足,如马家堡辽墓的白釉注壶,“小口带盖,盖顶有盘曲而卧的狮形纽,溜肩、短流、曲柄、矮圈足”,颈、肩、腹部以及手柄处饰多道凹弦纹,流下堆贴一朵连叶海棠花,通体施泛青透明釉。而在五法村辽墓出土的黑釉注壶与上述白釉注壶的形制基本类似,只是墓葬被盗,出土器物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故而这件注壶的颈部以上残缺严重,肩部一侧流缺失,但仍不失为一件精致的陶瓷注壶。与这两件注壶不同,卧虎湾2号辽墓出土的注壶在造型上又与上面这两件不同,花口、口部呈碗状、细长颈、圆肩、鼓腹、矮圈足,弧形细长流,颈、腹间置一曲形把手,与大同站东金代徐龟墓出土的白釉注壶较为相似。其次为带温碗的注壶,如大同南郊云大1号金墓和2号金墓出土的白釉注壶,以及站东金代徐龟墓出土的白釉瓜棱形注壶均是带温碗的储酒器。
金正隆六年(1161) 定窑白釉瓜棱壶 高25cm 大同市云大金墓出土
03
碗(盏)、盅
碗(盏,口径略小于碗)是辽金元时期常见的器形,一般呈敞口、深腹、斜壁、圈足(或高足)。其功能有三:一为茶器,二为酒器,三为食器,食器者口径较大;茶器者多与盏托配套使用;酒器者呈花口或敞口且多单独出现,但也有与托配套出现的现象,如辽宁朝阳召都巴辽代壁画墓中的宴饮图,画面中三足托上置一花口式碗,根据壁画内容来看,是为饮酒之用。
辽 白釉花口碗
《辽史·礼志》记载:“宋使祭奠吊慰仪……大使近前跪,捧一盏,进奠酒三,教坊奏乐,退,再拜。”由此可见,碗为当时重要的酒器之一。在大同地区的辽金墓葬中,出土了多件此类器物,根据形制可分三类:
A型,花口碗,如大同站东金代徐龟墓出土的白釉花口碗,口沿呈葵瓣状,口至腹下壁向内捺压竖棱八道,高圈足,圈足外撇,器身内外施白釉。此外,西环路6号辽墓也出土了类似的白釉花口碗,口沿作六瓣花形,深弧腹,矮圈足,器壁饰六道竖状凸棱,通体施黄色透明釉。
辽 白釉葵口碗
B型,敞口碗,如和平社28号辽墓、东郊马家堡辽墓出土的白釉敞口碗,以及东风里辽墓出土的影青釉碗皆为典型的敞口碗,与A型相比,口沿及腹壁少了装饰,整器显得洁净素雅。
辽 白釉敞口碗(线图)
C型,高足碗,该器是典型的饮酒器具,足部较高,如东风里辽墓出土的2件影青釉高足碗,口沿呈六曲花式、宽沿外撇、深腹、高圈足,器身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带白。与上述两型相比,该器的形制特征主要集中在足部,足部高且瘦长,与上述碗的矮圈足形成鲜明对比。
辽 青釉高足碗(线图)
盅的形制与碗较为接近,但比碗更小巧,无柄,腹较深,圈足。材质上通常有金、银、玉、瓷质等。就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大同地区辽金墓葬中出土的盅以瓷质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南郊云大墓群,辽代墓葬未发现此类随葬物,只在云大1号金墓和2号金墓出土了白釉盅及青釉盅共4件,其中青釉盅的造型极为精美,侈口圆唇、斜壁、小圈足,口沿外侧饰凹弦纹一道,其内壁捺印繁缛的缠枝花卉纹,器身通体施青釉,釉层匀实、色泽温润,是一件较为精致的饮酒器具。
由上文论述可知,大同地区辽金墓葬出土的酒具主要以瓶、壶、碗(盏)、盅等具有鲜明中原风格的器具组成(除却鸡腿瓶,该器形是辽金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常见的器形之一),而辽上京、中京地区常有的鸡冠壶、凤首瓶等具有明显契丹特征的器形目前尚未在大同地区出土,这说明尽管大同为辽金西京府治,是辽金政权西南边防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历来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以致区域文化、人文特征都富有浓郁的汉文化因素,这在辽金墓葬壁画内容及出土器物方面均有深刻表现。如新添堡许从赟夫妇壁画墓、纸箱厂辽代壁画墓、南郊金代壁画墓等,不论是壁画人物形象、服饰特征,或是劳作场景、饮宴内容均具有深厚的唐宋文化特征,这表明尽管大同为辽金时期的权力中心之一,但受草原文化影响甚微,而该地区出土的酒具特征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本文转自《文物天地》
2020年9月总第351期
作者|刘贵斌
编辑|毛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