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厨时,师父告诫我:想要炒菜好吃,味道得先“请”后“等”
辞职学厨那段时间,我很庆幸认了个好师父,手艺好,经验足,而且还乐意教授他的本事给我。
只不过有时候也后悔,因为老痞厨那嘴太不饶人。他骂我,可不管得不得理,只关乎他想不想骂。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只有老爷子骂骂咧咧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才更耐人寻味。
有一回,我学着老痞厨同时做两三道菜,结果一个菜炒糊了,一个菜炒咸了,还有一个就别提了。
这就是典型的看人做容易,自己上手难。
老痞厨看见我眼前摆着的三盘黑暗料理,然后扬起手,抬高腿。一个巴掌,一脚屁股的跟我说,“老子同时炒俩菜,那是‘请’味道呢,一个锅请,一个锅等,你小子本事没学会,花儿花儿倒是挺多”。
听见这句话,我脸跟屁股一下子就不疼了,心里默念着老爷子的话。
“味道……请味道……等味道……”
那一刹那,仿佛有一层类似窗户纸的东西,就要捅破了。
一道菜品从下锅到装盘,分为食材的成熟和味道的成熟两个过程。
食材的成熟相对简单:断生,脱水,由外到内熟化。
被大部分人忽略了的,味道成熟的过程,就复杂一些:异味走,本味出,调味进,融合味成,最后是融合味入。
甚至有些菜品,味道的烹饪从下锅前的生腌就开始了。
“异味儿走,本味出”的过程其实就是“请味道”
既然是请,总得拿出点儿诚意,求人办事,两只胳膊拎着俩空爪子去请人,这事儿八成是要黄的。
而请食材味道最大的诚意,就是温度。
温度一上来,最不稳定的异味儿首当其冲被请走,然后是藏的深一些的本味,看着异味儿走了,也就胆儿大了,慢慢表达出来。
当然了,拿温度请味道,有点儿半哄半抽的意思。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味道因子们变得活跃,所以表达的就更快。
等温度继续升高,食材细胞失活,对水分和味道的保护力下降。
这个时候,本味就被食材乖乖的交出来了。
拿鱼腥味儿来说,咱们常说的鱼腥味儿的化学本质是三甲胺。
鱼在活着的时候,为了抵抗渗透压,尤其是高盐度海水里的海鱼,体内就需要三甲胺氧化物来保护自己。
氧化三甲胺本身是无色无味儿的,但是鱼死了以后,氧化三甲胺被酶作用,脱氧成了三甲胺,所以腥臭味儿就大了。
这也是海鱼比淡水鱼腥,死鱼比活鱼便宜的原因。
三甲胺呢,一来溶于乙醇,所以腌鱼的时候放点酒,能把三甲胺吃进去。
二来呢,三甲胺为碱性,可以用醋来中和一部分。
三来,三甲胺的沸点非常低,2.87°C,所以在常温下腥味儿就很浓郁了。
那综合以上三点,鱼腥味儿去除的方法就明了了:
第一步,生腌的时候加酒,下锅以后温度上来,酒精挥发,跟三甲胺同归于尽。
第二步,过油炸,沸点那么低,高温下炸透了,大部分腥味儿也就赶走了。
第三步,炖鱼加点醋,把那点顽固的三甲胺给中和喽,腥味儿也就彻底拜拜了。
我这人就是这样,只告诉我用酒腌,用油炸,多放醋能去鱼腥,我就总会记不住。
但告诉我为什么酒醋炸能去腥后,我就再也忘不了了。
同理,猪肉的腥味儿多数来源于氨类物质,氨主要靠肾脏代谢排出去,而猪猪们天生的肾功能一般,所以体内氨的保有量就比较高。
还比较常见的豆儿腥味儿,是因为豆子里的脂肪氧化酶把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氢过氧化物,然后再分解成醛呀,酮呀,酸呀啥的有腥嚎味儿的小分子化合物。
不过呢,醛啊,氨呀这些腥味儿物质,沸点都不算高,灶膛里多加几根柴,就把他们都吓唬跑了。
对付异味儿说“请”有点儿抬举他们了,咱们还是说“赶”吧。
至于本味,风味跟香味,可得是毕恭毕敬的请了。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篇论文,时间有点久题目忘记叫啥了。
论文内容是分析几种蔬菜中风味物质成分,里面有萝卜,豆角,白菜。
通过萃取得出蔬菜里风味物质成分跟含量,通过测定,发现风味物质其实大部分就是酯类,醚类,酮类这些芳香物质。
咱们以酯类为例哈,化学老师教过咱们,分子量越大,酯类化合物的沸点就越高。
在炒锅里,酒和醋遇上,会产生乙酸乙酯,这是炒菜时常出现的香味分子,他的沸点在77°C。
而咱们吃的油脂,因为分子量忒大,所以常温下几乎不挥发,闻不到香味儿。
不给点儿火,不加点儿温,香味儿是上不来的。
哎呀妈呀,这篇文章写完,把我脑袋里仅存的那点儿化学知识储备都用完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常说一句话,叫“温度是激发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今天,终于把这句话解释清楚了哈。
这么看来,用温度来请味道,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方法了。
朋友们注意,这句话我说的是用“温度”,而不是“高温”。
即便我们知道了,高温下味道才会激发,但是万事需张弛有度,一味的高温除了能请出味道,还能破坏味道。
别管多香的菜,只要有一丁点儿糊味儿,就能把香味盖的严严实实。
所以呢,西餐厨师们煎牛排的时候,都是在锅里煎一会儿,就把牛排拿出来凉快会儿。
一来是给热量往里传递多些时间,二来是控制住温度,别把好不容易煎出来美拉德风味儿给毁喽。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想到年东汉末年分三国那会儿,刘备三顾茅庐,历时三个月请出了诸葛孔明。
要是当初刘备就只顾一次茅庐,完事儿一顾顾仨月,天天在诸葛亮面前磨耳根子,估计早就把诸葛亮烦透了。
对一道菜来说,能把食材味道请出来,其实已经成功一半了,要是能让食材味道跟调味料的味道再融合到一起块儿,那就完美了。
都说厨师的工作是做“五味调和”,把酸甜苦辣咸调和成鲜香的结果,就是食客们嘴里的好吃了。
而味道上的鲜香,正好对应着炒锅里的两种物质:水和油。
说来也巧,大部分的香味因子,酯类,芳香油什么的,是溶于油的。
就比如炝锅的葱姜蒜,香料什么的,在高温下把体内的香味统统交了出来,一部分挥发出来满足鼻子,取悦了嗅觉。而另一部分则钻进了油里,油脂带着香味们附着在每块儿食材上,带来了香味。
鲜味们呢,则溶于水。水给鲜味因子们提供了藏身之处,同时因为自身沸点原因,让温度不会过高,保护住了鲜味。
至于食材特有的风味因子们,就看各自喜好了,有的喜欢油,有的偏袒水。
味道因子们进入各自载体后,厨师要做的也就不多了,无非就是等,等他们按大小个儿排队,等他们根据性格抱团,等他们靠着万有引力各自吸引。
别管味道因子们靠什么方式去融合,厨师们等就可以。
这个等的过程,具象的表达就是烹饪手法里的:煨,焖,炖,蒸等等。
在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请的工作。
一些质地紧致的食材,并不是他们天生冷淡不热情,而是因为本味藏的太深,又太多,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交代完的。
所以等也伴随着请,但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等的太久了,味道丢的太多。
本身大家就处在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味道损耗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多。
怎么办呢?很简单,盖上盖子就好了。
保护住味道不乱跑,也时不时的掀开看看,万一还有点异味儿残留,就打开放走他们。
烹饪味道,除了请和等这两个字儿之外,还有一字:顺。
顺的第一层意思,是食材和调味料按照顺序下锅。
不同种类的食材,味道请的难以程度不同,有的好说话,有的慢性子。
尤其是大量的食材,一起下锅,炒锅里幸幸苦苦拉起来的温度,跨差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温度下来,请味道出来更费劲了。
调味料顺序下锅,是为了清楚的检测到他的味道是否表达出来了。
酱油下锅出酱油,黄酒下锅有醇香,花椒进去有椒香。
调味料下锅,味道表达出来,厨师们也能判断下去的量是否合适。
要是一股脑的下去,再灵敏的鼻子,也很难同时分辨出那么多味道来。
顺的第二层意思,是味道勾勒方面的。
我常说,“遵循自然规律,不时不食。尊重食材本味,极简烹饪。”
在一道菜品味道构建的时候,最好是顺着食材本味的方向去勾勒。
像香辣西红柿,水煮大肠头这样违背食材意愿的菜,是很难做好吃的。
得嘞,文章总有结尾,创作还会继续。
诸君,且听下回分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