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秋冬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羊城晚报送健康进社区,医生开讲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杨楚滢

广东人不吃酸汤子就不怕米酵菌酸中毒?秋冬季广东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什么?生活中应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0月30日,由羊城晚报主办的“羊城健康爱心大行动·温暖社区行”之大东街站启动。活动中进行了“预防生活中的食物中毒”主题讲座。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副主任杨志前提醒市民:毒蘑菇、河豚等食用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相当常见。若怀疑自己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切断毒源,尽快带上怀疑有毒食物就医。

活动现场

湿米粉、木耳、四季豆等处理要小心

日前,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10月21日,广东发布食品安全二级预警,提醒市民:湿米粉、木耳等食品加工和储运不当容易受到污染,常温长时间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

杨志前提醒,河粉、粿条等受了污染,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变质,形成毒素很强的致病细菌,因此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预防食物中毒讲座

杨志前表示,食物中毒一般可以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三类。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沙门菌、米酵菌酸毒素等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每年夏、秋季发病最为常见,因广州天气潮热闷热,更需注意加强预防。

在广州,毒蘑菇中毒事件常见诸报道。“铅绿褶菇是广州最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蘑菇,一般会引起胃肠炎;而白毒伞是前几年在白云山、帽峰山作恶的蘑菇,有剧毒,致命性很强。”杨志前介绍,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因食用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73%。近年来白云山加强了对野生毒蘑菇等的管理,但市民仍需注意,不要自行采摘野外蘑菇进食。

日常防护怎么做?安全制备很重要

“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尤其是集体性爆发的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但不会传染。”杨志前表示,一旦怀疑自己发生食物中毒,首先要终止接触毒物,切断毒源,接着清除体内毒素:“清除体内毒素一般有四种手段,催吐、洗胃、导泻和灌肠。若怀疑发生食物中毒,就医时最好带上怀疑有毒食物,供检验确认。”

预防食物中毒要从制备食物入手。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彻底加热食品、使用纯净水等。妥善储存食品亦是关键,要严格生熟分开,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此外,动植物食品加工不当,没有去处有毒部分或毒素也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未煮熟的四季豆、豆浆容易引起中毒。杨志前提醒,四季豆一定要焯水、翻炒,再加入适量的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不买、不吃老四季豆。

科普讲座现场义诊,将健康送进社区

在本次“羊城健康爱心大行动”中,广州暨博口腔医院姜智晖医生也带来了一场口腔健康宣教讲座,向市民普及牙周病和种植修复的相关知识。

健康讲座现场,暨博口腔和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不少街坊对此次干货满满的健康科普活动表示欢迎,现场提问咨询踊跃。

对于住在离社区活动中心较远、不便参加活动的特殊老人家,羊城晚报、大东街街道办、市十二医和暨博口腔的代表,在社工的带领下上门慰问,送去米、油等慰问品。

79岁的禤姨独居在无电梯的8楼,每天需要爬两趟楼梯采买食物和生活用品;66岁的韩姨,因长期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一直是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83岁的谭姨则性情开朗……对慰问小组的到来,她们都表示大家的关心让她们倍感幸福。

“非常多谢你们来探望我。我感到很幸福。社工时常带小朋友上来陪我聊天,社工李部长怕我年纪大忘记吃药,还自费给我买了定时提醒药盒。”韩姨向慰问小组连声道谢。

羊城晚报代表探望禤姨

慰问小组探访韩姨

据悉,“羊城健康爱心大行动·温暖社区行”活动以健康科普讲座、义诊及慰问特殊居民为主要形式,未来将在广州市各大社区持续进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