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柳琴戏《沂蒙情》
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由山东枣庄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是由临沂市倾力打造,作为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已在全国巡演共计215场次;2012年,该剧被确定向“十八大”献礼优秀剧目之一进京展演,先后荣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省政府“泰山文艺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殊荣。主演刘莉莉凭借在该剧中的精彩表演分别获得 “文华表演奖”、“戏剧梅花奖”等。
现代柳琴戏《沂蒙情》以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众多沂蒙优秀女性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讲述了沂蒙山下一家人两代红嫂舍小家顾大家、拥军支前的感人故事。 “最后一碗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郎,送他上战场”展现了深厚博大的沂蒙情怀。 “沂蒙有我的爱,俺恋沂蒙情……”一段段婉转悠扬的“拉魂腔”,再现了沂蒙妇女坚忍的人格魅力。

送儿上战场

山杏出嫁

抱鸡拜堂

满堂部队路过

再蒙盖头等满堂

满堂牺牲,永远的新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