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的由来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开头写道: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

1、陈仲举,即陈蕃。东汉灵帝时拜太傅,与大将军谋诛宦臣,反为所害。

2、登车揽辔,指就职。

3、徐孺子,家境贫寒,不满宦官专权,虽多次征聘,终不肯就,时称“南州高士”。

4、府君即指太守,廨为官署。

5、“式”通“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用作动词。

6、商容,殷末贤臣,老子之师,为纣王所贬。

7、“煗”同“暖”。

译:

陈蕃的言谈成为士子准则,其行为成为世人典范,为官赴任,怀抱着扫除奸佞使天下归于清平的志向。他就任豫章太守时,一到治所就询问徐孺子的住所,准备先行拜访。主簿说:“大家都希望府君先进官署。”陈蕃回答道:“武王克殷后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就去商容住处拜望致意。我礼敬贤人,有什么不可以呢?”


王勃《滕王阁序》中曾写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讲的就是这个典故。

汝南先贤传中记载,他有室荒芜不扫,发出“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的感叹;同时,《后汉书·陈蕃列传》:“蕃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郡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此所谓“有澄清天下之志”。汉桓帝时,阉党乱政,外戚豪横,他反对宦官专权。并且与大将军窦武谋划诛杀宦官,事情败露后反被害。

陈蕃礼贤下士,新官上任先拜访当地贤士徐孺子。周武王刚战胜殷商,就立即来到商容的住所拜访他,根本顾不上休息,连周武王尚且如此,他又怎敢怠慢呢?

后汉书中对徐孺的评价是:“清妙高跱,超世绝俗。”多次被聘请为官,但一直不应允。他曾学于江夏黄公,黄公死后,他家里贫穷,无法前往奔丧,就一路靠磨镜具取得盘缠,然后再继续前进,但是到达之后哭完丧就走了,凡是故交旧友,他都会惦念。陈蕃任太守后,召唤他,给予他食物,他都欣然接受,但绝不任官从事。陈蕃爱贤,为他专门设置一床榻,他走后立马收起来,这才有“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君子有不同程度,在我看来徐孺这种算是彻底的君子,遗世独立,但是又对自己亲近的人有些许恩情,会懂得感恩,不至于有“怪癖”的流言,不像庄子和阮籍飘飘乎于天地。但又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不同,儒家讲的是入世,但也要出淤泥而不染,最后还是回到君子的概念上。儒家之君子与道家之君子之间归根结底不是方法论的不同,是世界观的不同,所以不必苛求别人,人之性善大方面上都一致,只是实现方式不同,最后“万物而归于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