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流量才是一切商业模式的根基!全面解答互联网时代的引流要点

 

第二章 引流究竟是什么?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流量”这个词语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一开始,流量仅指网站流量,代表了网站的访问量。访问量越大就代表网站流量越大、用户数量越多、使用率越高、受欢迎程度越高。在英文表达中,引流被称为“get traffic”,即“获取流量”,其中“traffic”一词,专指网络流量。

发展至今,流量的含义得到延伸,它不再只是用以描述网站访问量的冰冷数据,更是指数据背后灵活流动的客流,以及伴随客流而来的现金流;流量一词的使用从互联网行业扩大至各行各业,传统的门店也开始习惯用流量的大小来描述经营的优劣程度。

最初,网站的运营者也不知道到哪里去获取流量,多数只能干巴巴地等着用户来点击,等着流量自己来。而现在,不管是网站还是传统门店,商家们都不再坐等流量,而是想办法引入流量。比如,一些公司专门做网站引流业务,为有需求的网站导流。

“引流”一词产生于互联网时代,正因如此,它是传统广告营销的升级,具备了许多新特质。它是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双向传播活动,既指商家为吸引顾客消费而采取的一些方式方法,也代表了消费者主动“流”向商家的一种行为。在客流、现金流的流动过程中,生意得以完成。另外,我们强调的引流,是那些能够转化为购买的流量,而不是无效流量。

引流的来龙去脉

引流古已有之

商朝末年,有一个姓姜的人,他居住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汤阴县),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铺。

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位姓姜的商贩,说他在铺子里卖肉的时候,有意把刀剁得叮当响,并高声吆喝,招揽顾客。

当这个商贩活到72岁的某一天,他带着一个直的鱼钩到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去钓鱼。这时候,周文王在江边与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偶遇了。周文王看到老人用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而且鱼钩是直的,没有挂鱼饵,他感到很是好奇,觉得碰到了一位奇人,于是和老人攀谈起来。

两人越聊越投机,最终周文王封这个老商贩为国相,总管全国政治和军事。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这讲的是姜太公的故事。

从卖肉吆喝到直钩钓鱼,姜太公做了同一件事——引流。剁刀宰肉、大声吆喝引来了街坊顾客;而用直的鱼钩江边钓鱼则引来了“大鱼”周文王。

姜太公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出现在河边,成功吸引了周文王的驻足攀谈,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件事仍然让人们赞叹不已,现代人更是称姜太公为“古代营销第一人”。

像姜太公卖肉那样的叫卖行为,其实是比较初级的引流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简单的叫卖是商人们惯用的引流手段之一,很多店小二就肩负着叫卖的任务。另外,像灯笼、旗帜、招牌等,也逐渐被商贩用以招揽客人。

而姜太公钓鱼,则属于更高级的场景引流模式。如果要追溯历史,相信姜太公并不是第一位懂得引流的古人。从古至今,对于商贩来说,引流几乎是一种天生的本领,差别在于,有的人引流效果好,而有的人引流效果并不好。

引流是一种传播过程

很多时候,引流的手段会让人更多地联想到营销和广告。而实际上,引流与广告、营销存在着不同,但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说,引流是由广告和营销发展而来的,却与两者有着不同的特性。

说起引流的“前身”,就不得不谈到广告和营销,而广告营销的发展,则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印刷术之后,济南地区有一家名叫刘家针铺的小店,这家店有一块广告铜板,上面印制了店名、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随着印刷技术和纸张的普及,报纸成为商家常用的广告媒介。此后,新的媒介不断出现,广告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增加。到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视相继诞生,给了广告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传播学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重要理论得到发展与突破。如今,这些经典理论,能为引流所用,也是引流的理论根本所在。可以说,引流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传播是引流的本质。

传播学发展初期,研究者提出了“子弹论”概念,意即信息发送者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接收者后,接收者就像被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产生快速而直接的反应。

这个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媒介有着强大的作用,能够左右接收者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依照这个理论,所有广告接收者都会听从发布者的信息。比如,商家发布广告呼唤大家购买产品,那么受众接受信息后,就会做出购买的行动。

与“子弹论”相应的营销模式则是著名的AIDA模型,这两个模式的前提,都是假定人们受到信息刺激后会有反射反应。AIDA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注意力(Awareness)、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行动(Action)。进一步解释为,企业发布的信息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兴趣,激发购买欲望,并做出购买行为。

可以看出,上述两者都是单线的传播流程,消费者只能听到来自信息发布者的声音,却不能主动发出声音。在这两种模式中,企业不断发送广告信息,却忽略了消费者的想法,更一厢情愿地以为消费者会按照信息引导而采取行动。当然,现实里,消费者不是傻子,不可能被广告者牵着鼻子走,而且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干扰因素,以致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出现理解误差。这两种过于简单的理论并不适用于现实的广告营销,很快被学界否定了。

以上观点或者论述,都只讲了一个字——引。企业或者广告主发出诱饵,引导消费者决定购买。从整个过程来看,企业或者广告主扮演了最重要的主体角色。

一直到1954年,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L.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循环模式。在循环模式理论中,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信息传递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

施拉姆认为,传统的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之后会对信息重新理解,产生新的讯息,而这个新的讯息有可能与发布者的意愿相吻合,也有可能偏离发布者的引导轨道。

因此,在循环模式中,信息接收者的作用得以被重视,消费者反馈成为了新的关注点。很多人恍然大悟,他们终于明白发布了一堆广告消息却少有人问津的原因。原来消费者有自己的一套信息接收和理解机制,他们会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做出选择。

这时,传播过程中的“流”就出现了。什么是“流”?“流”就是消费者走向商品的过程。当然,在“流”这个环节,消费者是行动主体,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里。

用“引”吸“流”

当消费者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广告主怎么办呢?他们只有不断加大信息的诱惑力,想更多的办法去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激发顾客的兴趣,使其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达成刺激购买的目的。随处可见的广告就是由此而来的。

也就是说,广告主不断地加大“引”的力度,去力求带来更大的“流”。

似乎除了这样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我们看到,虽然传播学出现了对“流”这个过程的研究,但广告营销领域却没有及时跟进对“流”的重视。自大的广告主们,仍然以糖衣炮弹或者火箭大炮,攻击着消费者的城墙。

时间如梭,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企业不断高喊着营销口号,变着花样打广告,拼创意拼投入,但却一直在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引”。

不管广告的内容或形式多么新颖美观,广告主们的角色都和几千年前的姜太公卖肉一样,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兴趣、欲望,最终达成商品销售的目的。

所以,在漫长的时光里,广告营销备受瞩目,“引流”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说,由于消费者群体太大,个体差异太大,变量太多,以至专家学者在“流”的研究中遇到了重重阻碍,难以摸清“流”的传播过程。

而对于广告营销而言,搞懂消费者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很多企业选择放弃了解消费者,或者仅凭想象去圈定目标消费者。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消费者的重要性,他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增设客服部门以听取消费者建议,诸如此类投其所好的举措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实际上,这些从企业自身出发,针对消费者进行的调查和改变都显得过于单薄无力。尽管如此,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屏障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双方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矛盾。

因此,商业市场仍然遵循着企业通过媒介发布信息,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引流方式没有变化,但在广告企业的努力下,营销传播的媒介越来越丰富了,除了传统的传单、报纸、广播、电视、电话、杂志出版物之外,户外广告媒介队伍得到了扩充,比如车载广告、站牌广告、墙上的涂鸦广告、体育场围栏广告等等。可以说,营销者利用了所有看得到、听得到或者摸得到的介质去传递广告信息。

随着商业市场的成熟,广告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营销形式也在创新中不断丰富。比如,活动赞助、电话直销、现场促销、贸易展会等营销形式都被企业挖掘出来,成为营销的新形式。

不仅如此,随着营销媒介和形式的丰富,营销内容也升级了。营销者发现,单凭低价或者优质已经无法完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了,于是他们开始实施“攻心计”,用产品价值、企业文化去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这时,企业引导消费者的目的并不仅限于达成购买,而是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从而更愉悦地完成交易。

于是,品牌概念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企业们争相学习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学着和消费者做朋友,伺机俘获他们的芳心。

在这一阶段,从可口可乐广告语的变化中,可以窥见企业营销策略的一些变化。1953年,可口可乐公司投资拍摄了第一部实拍的动态短片,当时这部新颖的视频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不过,短片里出现的“Time for Coke”(可乐时光)、“Basketball and flying Coca-Coca bottles”(篮球和可乐飞瓶)等广告语都是比较直接的产品表述,并没有传递精神思想。

十年后,带着走进消费者内心的愿望,可口可乐提出了“Things Go Better with Coke”(心旷神怡,万事胜意)这样一句广告语,第一次向消费者传递了企业价值和文化。

此后,可口可乐利用平面、视频、音乐、包装瓶等不同媒介向消费者传递了许多与价值理念相关的广告信息,由此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但实际上,引发消费者共鸣的价值理念背后还是隐藏着一颗销售的心。不管广告语多么美,企业的心多么真诚,他们仍然是为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漂亮的营销数据,才为消费者创造了更美的环境,才选择和消费者交朋友的。

聪明且敏锐的营销者早就意识到了,简单的刺激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更多。因此,企业营销者一直费尽心机推出更高级的营销形式和内容,从直接刺激消费转向渗入式营销,从刺激消费者感知到麻痹消费者意识,使得购买行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并且不断重复。

可是,无论营销者如何努力,他们与消费者之间仍然有一层隔膜。慢慢地,消费者甚至对营销者的讨好感到厌恶,下意识地排斥营销信息的侵入,变聪明了的消费者让营销者再次感到无所适从。

引和流的博弈

引而不来的窘境

人类社会的每次重大变化都是由科技带来的。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直到19世纪上半期,工厂机器才代替了手工劳作,解放了人力,至此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以内燃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变革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21世纪,爆发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以及以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于此次技术革命以科学技术改革为主,因此人们又称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被首次提出,寓意着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新一轮颠覆。

科技的进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变化,也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行为。那么,在一轮又一轮的工业革命中,营销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的问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企业营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最显著的变化是,电脑和移动手机等新媒介拓宽了营销媒介渠道。企业不仅可以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上打广告,还能在电脑和手机上发布营销内容。

其次,营销形式也成倍地扩展,网络视频、网页、微博、微信等多种营销形式,为营销者开辟了新的广告天地。

然而,营销者们发现,他们使尽浑身解数用了不同的媒介、形式和内容去吸引消费者,但却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他们原本以为营销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不知何时,他们的权利越来越分散,越来越看不清消费者。

一家企业花了大价钱建一个网站,或者研发一款App,最终却鲜有人知,这样的失败案例随处可见。是的,消费者变多了,也更容易接触了,营销者可以在微博、QQ、微信上同时和多个顾客聊天。

这时候,常年扮演着引导角色的营销者明显感到顾客流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知道顾客就在那里,而且非常清楚,也非常近,但不知为何,顾客就是招引不来。他们推送成千上万条信息给顾客,千方百计、不厌其烦地引导顾客,顾客就像看不到听不到似的,始终无动于衷,更别说产生购买的兴趣和欲望了。

营销者开始感到恐慌沮丧,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不得不承认,一呼即应的消费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媒介的发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困扰。

如何面对激烈竞争中不断攀升的营销成本?如何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做一个强者?如何吸引消费者购买?这些是所有企业一直最关心的问题,只是如今这些问题变得尤其紧迫,亟待解答。

引流是双向传播过程

如果再回头梳理一下传播的流程,可以发现,广告主对信息发布的研究已经几乎完美,对消费者接收方面的研究也做到了竭尽所能。

如何使用媒介发布广告?如何撰写广告文案?如何赞助一次体育赛事?广告主对这些问题了然于心,他们甚至理解为什么消费者不会招之即来的道理,也对消费者心理有十分透彻的研究。

那么,为什么营销还是那么难?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什么漏掉的环节?

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缺乏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传播研究,也就是对“流”的研究。从静态来看,“流”是指客流;而从动态来看,“流”代表着客流的流动过程。

值得提出的是,随着客流而来的,是更加要命的现金流。由于现金流是随客流而来,那么对客流重视,也就是对现金流重视。这样一来,企业就更容易认可客流的重要性了。

不可否认,企业对消费者的研究已有时日,他们高呼着做消费者最贴心的朋友,在第一时间解决顾客的问题,但实际上呢,他们并没有真正投入时间和金钱去了解消费者。或者说,除了一厢情愿地付出,给予消费者自认为最好的东西之外,企业很少询问消费者到底要什么。

可以理解的是,企业主动开口询问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么多的消费者,到底问谁?怎么问?问什么?收到答复之后怎么做?这一连串的问题,就像一座座高山,让人难以前行。

因此,在长久的时间里,人们只对引导做了研究,却未能深入了解客流的过程。通常情况是,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会根据经验圈定目标消费者,对他们的喜好进行大概了解,然后实施营销计划。

直到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之后,对客流过程的研究才有了突破。互联网的出现,打通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屏障,双方不仅沟通方便,而且成本极低。尤其在电商出现后,商家不用开口问,就能够极其方便地跟踪并记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知道消费者的购买偏好。

在搜集到足够量的消费者信息后,企业能够针对消费者的爱好为其推荐商品,或者根据消费者个人需求定制产品。在新时代,企业追求的是消费者爱什么,企业就能给什么。

但是,消费者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爱什么。因此,代替消费者了解消费者需求,摸清消费者流向,成为了企业营销的新课题。

至此,引流与广告营销之间的异同已经非常清楚了。广告营销是企业主单方面的信息传播,而引流是买卖双方完成的传播过程。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换和流通,偏向于任何一方都无法使引流发挥出最佳效果。

引流与广告营销最大的不同是,广告营销侧重于营销者发出信息引导顾客,而引流则更重视顾客流向企业的过程。引流这个词语,虽然“引”字在前,但“引”却受着“流”在身后的牵制。也就是说,广告营销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去设计消费者策略,而引流则是从消费者出发去引导消费者。

碎片化的引流新时代

引流产生于互联网新时代,它的身上有着明显的互联网印记。

一方面,互联网的弊端对引流产生了影响,分散的媒介阻碍了引流的集中性和爆发力度。一竿子打中的引流效果,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也越来越难实现。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优势又不断作用于引流,人们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分析,打开了一扇引流的大门。在引流的新时代,优势和劣势共存,而且特征凸显,所以,认清优劣环境,才有可能在引流的过程中取胜。

当互联网普及后,一个新的市场被打开,它的宽度、广度丝毫不亚于传统市场,甚至让人觉得无边无界。此时,媒介有了能够肆意生长的土壤,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填充进这些新生的媒介之中,传递给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人们原本以为,媒介渠道增多了,客流也会越来越多。然而事实却是,碎片化的媒介把信息分散到了不同的渠道中去,渠道能力逐渐变弱,信息精准到达目标消费者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此之前,消费者只会从固定的几个渠道获取信息,而如今的媒介渠道多得数不清,消费者可能从其中一个渠道流向商家,或者随时从一个新的地方冒出来。

很多时候,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他们从哪个媒介获取了商品信息并决定购买。一个消费者可能是看到了电视广告而决定购买,也可能是在看了电视广告后,又搜索了百度、淘宝、京东等网站之后选择了网购。

在互联网渠道打通之前,商家或许不知道消费者是谁,但却清楚地知道消费者会从哪条路来。因为,在媒介种类极少的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无非就是报纸、电视、广播、传单或店牌。

而互联网渠道打通之后,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蒙蒙雾气逐渐散开,你看得到我,我看得到你。但是,联通彼此的路却变得复杂,或者某一条路能够直达,或者要几条路合并才能到达。

事实就是,看得清并不等于引得来。商家不知道消费者会从哪条路来,也就不知道到哪条路上去迎客。或者有的时候,商家想要修一条路,但搭了一半,路就断了。

或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知道如何让你走过来。这种这么近又那么远的距离,让商家们焦急不已。

有的商人很乐观,他们看着面前那么多的顾客,觉得欣喜不已。市场那么大,难道还容不下我的一块发财之地吗?他们只管搭个棚子,坐等顾客上门,然而进门的顾客少之又少,最终只好关门停业。

从前顾客们选择一家餐馆,往往是走到街上去,看到哪家店人多就会基本判定这家店口味不错。但现在不同了,吃客们到了一个地方,首先是打开大众点评App浏览网上的推荐,点开页面图片,看看其他客人写的评价,好评多的店自然味道不错。

这时候,我们会看到,两家相邻的餐馆,一家排着长队,一家无人问津。如果你能做个小调查,就会发现,那些排队的顾客大多是看到了网上推荐而来,而另一家店在线上或许都找不到。

有的人很悲观,他们面对一条又一条复杂的引流渠道,心里很是犯难,觉得想要把消费者引过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或许做过尝试,但却效果不佳,以至于仅有的热情和希望都被无助和失望浇灭了。

只有那些乐观而又善于搭路引流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拨开云雾见月明。而这样的人,必定是能够在新的时代里,从旧的答案中发掘新答案之人。

回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试想,如果姜太公不知道周文王求才若渴,也不知道周文王喜欢奇才,那么他就不会想出直钩钓鱼的法子。如果他没有去了解周文王当天的行程,就算在江边钓十年的鱼,也不可能当上国相。但在几千年后,随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姜太公用以引流的思路和办法或许已经不再适用。

了解一个消费者或许很容易,但了解一群消费者却是难事。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你可以不用具备调研消费者的操作能力,但你一定要保持了解消费者的欲望;如果你是一名营销人员,那么在制定营销策略之前,请务必尽可能地认清你的营销对象。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