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丰”景|博山猕猴桃“上线”,农户一年卖出300万
记者 郭春雨 李岩松
来自全国的订单电话响个不停,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猕猴桃种植户李政忙到脚不沾地:“刚刚才挂了跟京东的电话,再坚持一星期,我们100亩的猕猴桃就基本卖完了,今年最忙的时候就过去了。”
今年36岁的李政,算是附近猕猴桃种植户中最年轻的农民。在返乡种植猕猴桃之前,他曾经用多年的努力,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在城市扎根。
李政在园区内采摘猕猴桃
“我老家也是博山农村的,从小就是努力走出农村。所以我决定回农村种植猕猴桃的时候,我爸妈都特别不理解。亲戚朋友们也都劝我 ,不希望我回农村来。”李政说,自己跟媳妇决定回农村创业时是2017年,当时自己刚满31岁,在淄博市里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事业干的顺风顺水,也一直是父母和亲戚眼中的骄傲。
“我媳妇家是源泉镇的,当时我跟她回老家吃了一颗猕猴桃,当时就觉得很震惊,这个猕猴桃也太甜了,感觉太好吃了。这么好的产品,一定值得对外推广,也一定会有销路。”觉得产品好,也向往田园生活,李政夫妻俩就回到源泉镇,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猕猴桃的种植。
作为新农民,有文化、有眼界,在种植基地建设的第一时间,李政就去申请了商标,打算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与此同时,为了学习种植知识,在镇里的组织下先后去往陕西、四川等猕猴桃种植基地学习最新的农业种植技术,从一位种植“小白”,成了远近有名的“专家”。
“一开始我学习回来后讲课,好多种植时间长的大叔大爷们都不信我。觉得我才种了几年的猕猴桃,出去听听课逛一圈就敢回来讲课了。”李政笑着说,果子的长势不会骗人,随着自己家的果园挂果、丰收,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远超过自己解释一万句话,“事实证明,还是得相信科学。”
正是因为相信科学,和其他传统种植的猕猴桃果园不同,早在2019年,李政就实行猕猴桃园内生草、水肥一体化、塔形架、增加授粉树、增施有机肥五配生态套循环农业管理发展,果品质量明显提高,得到果农和有关部门认可和推广。
作为“新农人”李政展示猕猴桃
“就以这个塔形架为例,以前的猕猴桃架子是平的,这样就造成了好多果子晒不到阳光,果皮发青,甜度不够。搭了塔形架后,果子日晒均匀,甜度更高,而且修剪来年新长出来的树枝不费力气,特别简单。”李政说,现在的农活,和自己小时候的农活截然不同,一切都是机械化和电子化,“我用手机和电脑就可以操控果园里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我人在外地出差,家里的智能设备会监控园区情况,哪里需要施肥、浇水,都是智能遥控,不仅省时省力,还能省钱。”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互联网+”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其他猕猴桃种植户传统的线下销售不同,李政种植的猕猴桃主要通过京东、抖音等进行销售,同时建立了线上的微商团队,果园中80%的猕猴桃通过线上走向了千家万户。
品质是信誉的根本,为了保证品质,李政还建立了严格的果品分级制度,设立猕猴桃的分级生产线,根据猕猴桃的克重和品相分为3个级别,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打包流程,保证顾客手中的每一颗猕猴桃都新鲜、饱满。
“我现在已经流转了100亩土地进行猕猴桃的种植,年产50万斤,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有300万。接下来还准备继续流转,进行葡萄的种植、采摘。”李政说,现在父母也都在果园帮忙,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一到丰收的季节,老两口看着比谁都高兴,“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到农村来创业,农村和农业,已经不是过去传统的样子,年轻人在土地上将大有作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