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全球连线|贵州大山深处“制笙人”用非遗技艺助推乡村振兴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是其中比较精湛的制作工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地处大山深处,有着数百年历史、音调独特的“四滴水”芦笙是当地及周边县市几十个村寨苗族群众日常生活和节庆中必不可少的演奏乐器,深受苗族群众的喜爱。

“四滴水”芦笙的制作主要为烤竹节、制簧片、制音管、制气斗、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工艺相当繁琐。因制作工艺复杂,平均每个手艺人一个月只能制作4支芦笙。多年来,一些人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了这个技艺。目前,麻鸟村仅有极少数人还在从事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他们坚持沿用传统纯手工制作,坚守着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

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各地苗族群众对“四滴水”芦笙的需求大增。当地政府也鼓励村寨里的年轻人加入“四滴水”芦笙的制作行列中,把这项手工技艺发展成村里的文化产业,不断提升这项非遗技艺的经济价值,使之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

记者:刘勤兵、周宣妮

摄制:黄晓海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