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古代生活趣谈:下雨天古人如何避雨?聊聊历代“雨伞”的进化史

 

四季轮回、风霜雨雪、阴晴变化,都是自然界最寻常的气候变化。古代老百姓虽然对自然气候,有一种比较原始的自然崇拜,但是在生产生活中也总结出了,很多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的农谚。这些看似朴实无华的谚语,却蕴含了老百姓最朴素的自然情怀。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这两句与下雨天气息息相关的农谚,虽然谈不上任何文学价值,但是却对老百姓生活有很大帮助。

宋代《景德传灯录》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可见雨水多寡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明代文人解缙曾戏作《春雨》诗云:“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这首小诗虽然艺术性略逊一筹,但是“春雨贵如油”诗句,其实也说明了春雨的重要性。是否降雨可能对士、工、商影响不大,但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简直要比酥油还要珍贵。

按照气象分布来看南方是多雨地区,耕、春播、春插都需要春雨,所以古人才会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事实上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在春耕之时都需要一场及时雨。

但是很多都会有一个疑问,虽然降雨对耕耘十分有利,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下雨天古人如何避雨呢?这就要赞叹老祖宗们的智慧了。

遮风挡雨三件套:雨鞋、雨衣、雨伞

现代社会处于科技大爆发时代,上至探月火箭下至日用百货,几乎都能看到科技创新的影子。就算是躲避淋雨这种小事,也发明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方法。比如,雨天标配三件套雨伞、雨衣、雨鞋,不仅可以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而且也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智慧。

古代人遇到降雨天气的时候,也有雨天标配三件套吗?

虽然当时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人们拥有的物质条件也比较有限。但为了能够解决雨天避雨难题,这些生活在数千年前的老祖宗,居然想出了很多十分周全的方法。

一、“雨伞”诞生历史,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1.树叶遮雨,雨伞雏形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们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为了应对狂风暴雨天气,人们在肚子不饿的前提下,根本不会冒着风雨雷电随意外出。即使是又不得不外出的理由,他们为了有效躲避大雨侵袭,会将面积较大的树叶顶在头上。

这种比喻方法不仅特别简单,而且也体现出了环保特色。因为此类树叶可谓随处可见,只要随手采摘就可以当做“雨伞”。

笔者认为,原始人用树叶遮雨,其实也在不经意间发明了“雨伞”。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无意间的行为居然发明了雨伞。

笔者认为,古代社会中的很多事物,大多数都是在机缘巧合下应运而生。但这种机缘巧合的基础,却是人们对生活的探索与适应。虽然从原本意义上来讲,树叶并不能被称为雨伞,但是这种可以遮雨的物品,却促进了其他雨具的诞生。

如果将时间推移至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有较大进步,再加上人们的意识行为开始规范化。尤其是规范或礼制开始萌芽之后,人们在应对天气变化时,拥有了更多自主性的行为意识,这也是直接促成雨伞出现的重要契机。

2.受帝王华盖启发,雨伞雏形初具模样

远古时期的华夏共主黄帝,建立初级礼法制度之后,很多彰显帝王威仪的物品诞生。除了“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服饰形制之外,帝王所用之物皆以尊贵为主。“华盖”本是古代星宿之名,但后来泛指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

从原始人使用树叶遮雨,至远古时期华盖出现,距离雨伞诞生更近了一步。或许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中,雨伞只是一种较为寻常的物品,不仅随处可见而且还触手可及。但是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远古时期,能够想到使用树叶或华盖遮雨,也应该算得上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结果。

可以负责任的说,雨伞是在华盖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而形成的一种雨具。

笔者认为雨伞出现绝非偶然,这既是古人智慧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适应大自然的一种表现。但树叶或华盖并不是雨伞,所以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古人,依然不知道雨伞为何物。

3.西周初年雨伞流行于世

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王朝,可以称得上古代历史的转折点。因为西周在殷商的基础上,不仅创立了以“周礼”为核心的礼制,同时由于青铜器冶炼技术较为成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生产力进步的信号。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西周时期出现雨伞并不为奇。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西周时期发明的雨伞,其灵感也来源于贵族马车上的伞盖。

单从“伞”字的结构上去分析,就可以看出与现代社会中的雨伞,无论是外形还是作用都基本一致。西周贵族使用的雨伞用丝帛制成,到了春秋时期能工巧匠鲁班,将伞盖进行了精心改进,于是就变成了可以手持的雨伞。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鲁班的妻子云氏,才是雨伞的实际发明者。

《玉屑》中曾记载简短的了这个史实,只不过尚未有其他佐证,所以这种说法也未必属实。相传云氏之所以制造雨伞,目的就是为了送给将要远行的鲁班。

4.贵族阶级的日常用品

西周时期的“伞”多为丝帛制成,作为一种比较名贵的布料,不仅价格特别昂贵,而且还有等级之分。只有贵族阶级才能使用这种雨伞,当然也可以用来遮挡太阳。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之下,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使用雨伞。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周时期的雨伞虽然十分流行,但也只限于贵族阶级。

无法使用雨伞遮雨的老百姓,难道就只能淋雨吗?事实上比丝帛雨伞更为廉价的斗笠、蓑衣,才是当时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必备雨具。

5.唐代雨具斗笠、蓑衣、唐伞

唐代诗人柳宗元撰写的《江雪》中,就曾写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蓑笠”就是蓑衣和斗笠的合称。即使这首诗诗由唐代诗人创作,那么诗中所描写的“蓑笠翁”,也应该是当时的老百姓。

唐朝中期著名诗人张志和,也曾在《渔歌子》一诗中,描绘了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夫形象: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指的是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绿蓑衣” 用草编织成的“雨衣”。

实际上唐朝时期雨伞制造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从东瀛前往长安的遣唐使,在回国时将唐代雨伞带回故乡

这种从唐代传入日本的雨伞,被日本人称为来自长安的“唐伞”。

唐代雨伞之所以可以蜚声海内外,其实也全仰仗于历朝历代的改进。汉朝时期虽然贵族依然使用丝帛雨伞,但是随着雨伞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为了满足更多人使用雨伞的要求,以竹子、桐油纸为原料的油纸伞开始出现。

在历经大约400年之后的唐代,这种纸制油纸伞开始大面积普及。

如果追溯油纸伞的巅峰时刻,大约在公元17-18世纪末期,由生活在清朝时期江南的能工巧匠,制作的更迷精致的彩绘花伞,不仅具有实用、廉价、方便等特色,最重要的是加入了文化艺术成分。

6.氤氲人文艺术的油纸伞

很多人对油纸伞的印象,应该都是停留于影视剧中。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穿着旗袍的江南女子,在细雨蒙蒙的夏季撑着一柄油纸伞,这种感觉总会令人无限向往。油纸伞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

这种以竹条做为伞架,以天然防水桐油纸为伞面的油纸伞,不仅是古人下雨天时使用的遮雨工具,也是独具古典韵味的文化之美。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时至今日依然在江南地区流行。这充分说明了一柄注入了文化内涵的雨伞的独特魅力。

实际上,如果大家对油纸伞有所了解,就一定会知道这种样式的雨伞,其实并不仅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很多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女性,在夏天到来时也会将油纸伞放过遮阳伞。如果从油纸伞的文化魅力角度去分析,其实这种雨伞还具有装饰作用。

笔者认为,油纸伞作为古人的一种雨具,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早已注入了新的灵魂。从这种雨伞的制作工艺来看,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心灵手巧,以及实用价值和美感的追求。同时,也赋予了油纸伞的历史韵味。

7.雨伞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石榴树》中,就曾对雨伞做出过诗意描写,“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北宋文人领袖晏殊也有“青凉伞上微微雨”之句。笔者认为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涵义,只不过是将没有生命的雨伞,变成了一个有灵魂的物品。

当雨伞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它的作用就已经不再是遮风挡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当婀娜多姿的美女撑伞款款走来时,她手中的雨伞就是一朵娇媚的花朵;当落魄书生在雨中撑伞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意笼罩在头顶。

笔者认为当古人撑着伞,或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漫步在斜风细雨中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情画意就会弥漫在雨中。当古人撑起伞时虽然遮挡的是雨水,但躲避于伞下的撑伞人,才是雨伞不断进化的引路人。

结 语

自古以来这样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四季轮回、风霜雨雪,却在年复一年的反复上演。有人喜欢春风夏雨的浪漫情怀,也有人对秋风冬雪更为着迷。下雨时能有一把伞撑在头顶,或者一袭蓑笠笼罩全身,这种感觉其实也很温暖。

雨伞、蓑、笠、草鞋,可以称得上古人避雨的神器。笔者认为不同时代的雨具发展,其实也证实了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更新。从原始人使用树叶遮雨开始,其实就早已注定了雨伞的出现。只不过它没有来得太早也没有迟到,在恰当的时间出现才是最好的历史证明。

【参考文献】

罗愈中《伞的古今中外》

陶学锋《中国古代的伞文化》

《它们是怎么发明的(之八)——雨伞》

《古代皇帝出行时车上的大伞是为了遮阳和挡雨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