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塑料餐盒如何“变废为宝”?

 

疫情期间塑料餐盒用量明显增多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本报记者 王菡娟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发,居家办公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叫外卖”也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随之增加的废弃塑料餐盒再次引发各界的关注——

多地疫情的散发让城市中的外卖小哥更加忙碌起来。他们穿梭于街道楼宇之间,为居家办公生活的人带来热乎的饭菜,但与此同时,社区垃圾箱中的塑料餐盒也与日俱增,为环境污染埋下了隐患。

如何处理这些废旧餐盒?

废弃塑料餐盒应用广泛

“如何减少塑料餐盒的使用?塑料餐盒又如何回收?”作为一家平台企业,美团的外卖餐饮业务板块在整个业务领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也正因为如此,要如何处理这些塑料餐盒也是美团绕不开的话题。在日前的《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报告发布会上,塑料餐盒再次被提及。

“目前塑料餐盒中超过90%为PP塑料材质,具有较高的回收及再生利用的价值。”美团“青山计划”项目总监田瑾说,“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废弃塑料餐盒可以单独回收。”

事实上,早在2017年,美团就关注到关于塑料外卖包装的问题,并于当年8月启动了“青山计划”。

“‘青山计划’围绕‘更好生活、更美自然’的愿景,设立绿色包装、低碳生态、青山科技、青山公益四大板块,着眼于生活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带动生态各方共建共享。”田瑾介绍说。

一方面,美团借力互联网产品能力,推进餐具“源头减量”,在外卖App上线“无需餐具选项”,并设置为下单必选项,通过公益能量激励等多种方式引导用户下单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现全国已有超1亿美团外卖用户选择无需餐具。

同时,美团与政府、社区、高校、NGO、餐饮商家及回收企业等主体合作,探索塑料餐盒分类回收模式。

回收后的餐盒还能做些什么?

“废旧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分拣、破碎、清洗、熔融造粒后形成再生塑料并投入新的生产环节,再生塑料产业的出现减轻了废旧塑料填埋、焚烧的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说,“塑料餐盒经回收、加工成塑后,形成PP再生颗粒。其下游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相对优质的再生料来源。”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塑料餐盒回收加工成颗粒之后不存在同级使用的情况,有28%用于包装行业,22%用于建筑建材行业,汽车行业消费占比14%,农业行业占比13.5%,电子电器及家居行业占比分别为11%、9%。

餐盒回收率和垃圾分类制度息息相关

既然废弃餐盒是个“宝”,那么谁来收?又收得如何?

为更好地搭建塑料餐盒回收链条,推动回收及再生利用产业体系可持续地运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同美团进行了调研并发布了《塑料餐盒回收再生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也首次为废弃餐盒摸清了“家底”。

报告显示,2020年餐盒使用量约107万吨,库存约13万吨,回收量约25万吨,全国平均回收率约为23.3%,略低于2020年26.7%的全国废塑料整体回收率。

“餐盒的回收涉及多个相关方和复杂的回收流程体系。居民、社区、环卫部门、垃圾中转站、环保企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从餐盒丢弃、分类(厨余分离)、收集、运输和回收及再生利用构成了餐盒回收或处置的流程体系。”王永刚说。

据调研,目前塑料餐盒回收模式类型主要有市场驱动、自发分散;企业主导、集中收运;政企合作、两网融合3种模式。

资料显示,美团首个城市级餐盒回收试点设在了厦门,该项目覆盖厦门4个辖区、1000余社区及单位;2021年落地后已回收塑料餐盒量超千吨。

随后,2021年10月与爱分类爱回收合作落地上海杨浦区餐盒回收项目,在杨浦区内替换投放包含塑料餐盒回收品类的智能回收机,截至2021年底,日均餐盒回收量已达3吨/天。

不过,调研报告也显示,受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与执行、城市回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消费者认知与参与度、餐盒消费的集中度、周边再生利用产业配套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废弃餐盒回收情况并不尽相同。

据介绍,报告通过实地考察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厦门6个城市区域内回收量的统计以及区域内的回收及再生利用产业数据对比,得出了城市区域回收率的估算值。

调研发现,部分地区的回收率可高达60%以上,高于全国废塑料整体回收率。在经济发达、垃圾分类制度有效推行以及周边有配套的再生利用企业的地区,餐盒回收率较高。

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京津冀等,废弃餐盒属于易回收的品类,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回收活动较活跃;在经济相对落后、周边没有配套再生利用企业的地区,餐盒的回收活动较少。

应收尽收才能实现高值化利用

这也意味着餐盒的回收利用并非某个行业的事,而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目前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地方垃圾分类标准未将废塑料餐盒纳入低值可回收物的体系。大量餐盒被视作其它垃圾处理,制约了当地餐盒的回收,只能依靠当地自发且分散的个体商户进行回收;二是消费者对餐盒分类对餐盒可回收认知不足,餐盒分类的参与度不高,大多餐盒回收由第三方执行,总体分拣效率不高。”王永刚说。

王永刚尤其提到了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影响了餐盒回收进程。

“餐盒‘标准化’程度低影响回收再生品质。在规格方面,我国的餐盒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较大的设计差异造成打包空间占用大,从而导致清运效率低下。在材质方面,不同材质(颜色)的混合不利于再生料的高值化利用。其次主要城区内缺少必要的回收基础设施。塑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王永刚表示。

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建议在城市中要建设专门的塑料分拣中心实现废塑料“应收尽收”。

全国政协委员冯守华建议,地方政府应增加对分拣中心等回收基础设施的用地规划。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考虑为回收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免费的用地政策,以推动各地方分拣中心的建设。

“政府也要鼓励回收企业与环卫系统合作,充分利用既有的回收设施,针对既有城市建成区用地价格高昂的现状,制定灵活的合作方案,帮助回收企业降低前端收集的运营成本,既要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又要实现高值化利用。”冯守华说。

报告也建议,因地制宜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在适宜条件地区将塑料餐盒纳入可回收物目录;鼓励出台并推广塑料餐盒标准化规范,推动塑料餐盒易回收易再生设计;降解塑料应用于塑料餐盒的替代方案需因地制宜、尝试限定在特定区域内集中管理;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消费者参与餐盒回收活动。

来源:人民政协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