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疗AI实验室联手北大人民医院,开启心电图智能分析
“做AI医疗仍要以医生为主导,因为医生对行业最了解。”这是腾讯医疗AI实验室负责人范伟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启动会现场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被问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场景何时会与C端用户更紧密的结合,范伟举例,“AI+医疗首先得到医生的认可,帮助他能看更多的病人,最终才能辐射到病人。比如帕金森,你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药物的有效性评估,吃药前后是不是有变化?一般完全依赖病人每过一段时间来医院检查。这个东西没有量化,没有人知道具体情况。如果我们先在临床环境下测试技术有效,再去居家的环境下做测试,真正帮助了医生,再通过他的认可往C端推广,这样一个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会有保障。”
不得不说,AI医疗也无法逃脱人工智能本身发展阶段的限制 —— 一方面,企业逢产品必谈人工智能,资本注资加持;另一方面,医疗人工智能的先行者IBM Watson陷入舆论风波,被媒体报道“AI成了医生们不常用的功能键”。
范伟做了多年的研究,避免腾讯主导的产品成为那个不常用的功能键。
36氪参与采访范伟时,问到腾讯实验室的两个产品(AI心电图和AI视频分析帕金森运动)定位以及未来申请医疗器械审批的规划等,范伟重申,“我们一开始就要清楚,要研究的问题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价值点在哪儿?大概会有多大的价值?能够帮助多少病人?为了得到这个效果,我的技术需要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都想清楚后,我才会去组建这个事情。我们从来不会拍脑子就做,那是很危险的。”目前,腾讯医疗AI实验室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据称,实验室积累了全国最大的医学知识库,有300万医学书籍。
心脑血管是全球化的一个大病,心电图发明至今110多年,在诊断疾病临床的意义和价值深远 —— 首先,做一次心电图的费用便宜(静息心电10—30元/次;24小时心电100—300元/次);其次,无创无副作用;其三,普及率高。周围的产品,从家庭的手环、手表、胸贴、胸带,心电图设备覆盖了从生活到临床的各个环节;最后,心电图能全医疗流程覆盖胸痛方面的疾病,这是它的临床价值。心电图对于心率失常、心率缺血的药用价值被无数论文验证。
腾讯医疗AI实验室做了12导居家环境下的心电检测平台。在居家环境下,人不是躺着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这是腾讯在心电图居家环境下24×7的监控的一个尝试。
心电图的发展优势明显,困境同样不可忽视 —— 据心脏学会的统计报告,中国真正精通心电图的医生只有约3.6万人,每年全国有2.5亿人次做心电图检查,基本上是1:7000的比率,考虑到大量患者一天要做数十次的心电采集检查,医患不平衡更加严重。而且,要做到对心电图做出基本准确的判断,一般需要一个在卫校培训三个月的护士才能判断。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的介入确实可能带来一些解决方案:
1)临床监控。在急诊和老人院,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监控,如果能用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医生在监控过程中释放压力,减少他们关注的压力,可以提高医生的效率;
2)异常定位。在大医院,如果人们想要做Holter可能排一两个星期,能看的医生太少,如果通过人工智能的做法帮助医生看Holter的时候快速发现异常,从而加快标注;
3)诊疗辅助。越来越多家庭患者会通过各式家庭心电仪采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由远端的专家进行标注,但是这个远端的专家一来需要标注大量的量,比较疲劳,而且一些信号可能产生误判、漏判,但是有人工智能的辅助,就可以减少漏判、误判;
4)风险预测。对术后、院后的患者,监测患者回家出现的指数,若出现恶性心脏事件,人工智能可发出通知,建议回去复诊,或者通知家人关注患者健康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孙宁玲副主任分享了临床心电图检测的应用,“我个人感觉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讲,心电检测还是依赖于人的经验。简单来讲,像我们做饭一样,葱姜少许,但每一个人做的宫保鸡丁都是不一样的,原因是里面的量都是一些主观的判断。我认为医生也非常希望目前不可测量的东西用一个客观的可测量可重复的东西,变成一个新的可量化的可重复的指标,这是非常关键的。”
总而言之,即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实验状态打败人类的算法到真正的产业应用也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