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穿过全国唯一一所过街石塔,去吃唯有镇江才有的锅盖面

 

全中国,唯有镇江有锅盖面。

不去镇江,是吃不到的。镇江的锅盖面不像兰州牛肉面,各地都有连锁,虽然味道比不上兰州,但至少也有个五六成水准。锅盖面,在别的地方,连名称都见不着。甚至难以想象,锅盖面到底是怎样一碗面。用锅盖盛着吃?或是锅盖形状?听起来很具体,又过于抽象。

去镇江前,倒是见过一个朋友发图,他在镇江拍电影,吃锅盖面。图片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就是一碗面,浇头挺丰富,让人舌尖生津,却也不至于垂涎三尺。

我在镇江没什么朋友。发图的朋友是山东人,专门投拍一些我没看过的电影,说是“网大”,什么霸道总裁苦恋贫家女反被情虐等等,他说挺挣钱,曾想让我写剧本,我实在写不了,并非不喜欢钱,而是有自知之明。其实,那些剧情虽然看起来很傻,但对写作者是很挑剔的,只有自己真心相信那种傻事儿,发自肺腑写出来,才能感染更多相信那种傻事儿的人,自己不信,想装,连傻子也不会信。

吃饭同理。有的店可能生意非常火,“网红”,真的有人认为很好吃,或者拍出的照片很好吃,但我不会去。在济南时,我只去那些常去的地方吃饭,轻易不敢贸然试新。还好,因为轻车熟路,济南哪里好吃,大概都熟悉,基本已够用。最怕朋友盛邀,去一些本不想去的地方,万一身陷囹圄,实在举箸艰难,又怕辜负朋友的心意,只好闷声不响,硬着头皮胡吃一气。

不过,若是靠谱的朋友,知味相投,推荐的地方多错不了。有些朋友,因为靠谱的推荐,反让我刮舌相看。比如我有个师弟,之前在我印象中是不懂吃的,后来陆续带我去过两三家小馆子,都是特色鲜明,大隐于市那种,因此,在我眼里,他后脑勺瞬间亮起一圈光环。我让他继续推荐,得到的回复很肯定:没了。

于是,光环闪烁了一下,短路。

到镇江后,我让那个拍电影的朋友推荐锅盖面。因为我虽没看过他的电影,但一起出过一趟差,那两三天时间,吃了朝天锅、肉烧饼、羊汤等,口味基本一致。他先是推荐了一家,镇南,老馆子。我查了一下,离我住的酒店不远。不过,看网上评价,这一家似乎偏咸,被镇江本地人说是游客才去吃。我心头一惊,庆幸自己还好查了一下,否则就和他一样成了游客。

对镇江来说,我本来就是游客,但在吃饭这件事上,只要和游客沾边的,似乎都难吃至极。不管哪个地方,游客都被放在了餐饮鄙视链的末端,成了最容易糊弄的人。以至于一些名吃,原本很好,却给游客留下的都是坏印象。本地人从不去游客去的店,做游客生意的,也不指望本地人去吃。所以,很多游客吃后会产生疑问:这么难吃的东西,怎么还会有名?难道是有名的难吃?

镇江最有名的,就是锅盖面。当然,美食之外,镇江还有很多有名的,比如有名的唐诗和宋词,多次写过镇江。一座北固山,有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大名著,都写到镇江:《红楼梦》里张华出事的“京口地界”,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张顺夜伏的金山寺,也是唐僧母亲将小唐僧沿江漂流到的寺院……这些都足够让镇江名扬天下,然而,对我来说,到了镇江,不去吃锅盖面,还是觉得辜负了这个地方,也辜负了自己的胃。

我来镇江,是参加一个活动,日程很紧,算了下,只有一顿早餐的时间可自由安排,镇江的面馆太多,少说也得几百家,所以,去哪里吃锅盖面,得慎重。

据说,大华面馆是非常火的,就在西津渡附近。我一到镇江,就先去了西津渡。

对于镇江来说,西津渡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因为码头,形成的一条古街;又因清末就开放的通商口岸,还遗存了不少西洋风格的建筑。

另外,古街当中,还有一座元代的石塔,是全国唯一一所过街石塔,过往行人都从塔下经过,很特别。

再加上救生会的遗址,这里把各种文化杂糅在了一起。

我到西津渡时已经是下午,大华面馆像很多本土面馆一样,只卖早午餐(晚上要熬第二天的汤),所以,没赶上去吃。古街倒是有许多卖锅盖面的,店门口摆着煮面的大锅,有的店家看见我们过来,嗖一下就拿起一个锅盖,扔到了锅里,嘴里喊着:镇江锅盖面!来一碗吧?

锅盖面名符其实,真把锅盖放在锅里,和面一同煮。锅盖是木头的,老杉木,或是银杏木所做,比锅小得多。

有人说这个奇怪的煮法,可让面增加木香;还有传说是乾隆下江南时,煮面的人慌了手脚,误把小锅锅盖扔进了大锅,反而歪打正着。我最信赖的一种说法,是过去船家煮面,用飘在其中的小锅盖将面条隔开,让面不会粘连,同时还止沸焖面,撇去浮沫,防止溢锅。风俗,大多是从实用性开始形成的吧。

在镇江吃锅盖面,当然不是吃锅盖,而是吃面。镇江的锅盖面不同于江南的面,重视浇头,而忽略了面条本身。锅盖面的面条不是江南一般的碱面,而是用“跳面”,不光要面,还要跳:一个人坐在竹杠一端,上下颠跳,竹杠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如此反复,将案板商的面压成薄皮,再用刀切成面条。“跳面”十分筋道,像北方的面条,浇头又是江南风格,丰富多样。这种南北融合得特别,和镇江的地理位置有关。镇江属江南,一江之隔的扬州就是江北,瓜州就属于今天的扬州,应了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精华交汇锅盖面。

在我还没有决定去哪里吃锅盖面时,已到酒店入住了。酒店的自助晚餐就有锅盖面,不过,据我的经验,自助餐都不会太好吃,同样是锅盖面,和专门的面馆水平无法相提并论。但我还是打算先尝尝。恰好,在镇江大些的酒店里,这里的锅盖面应该是最好的。当然,我吃的并不是大师亲手所做,但至少,汤料配方经过大师指导,差不到哪里去。

锅盖面的汤分两种:红汤和白汤。白汤是骨汤,红汤则是用酱油和中草药熬制的汤料,下面之前放在碗里,加上猪油、胡椒粉、蒜末。然后把浇头烫好,面熟时,先舀面汤和汤料兑在一起,再把煮好的面盛进去,撒上小葱、蒜叶、香菜,热腾腾一大碗,吃得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镇江能有锅盖面,最重要的还是位置。作为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过去这里来往的人实在太多,锅盖面既能管饱,又有诸多口味,可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因此沿着交通线名声远扬。曾经,有一位家在扬州的长者,年轻时在上海读大学,每次往返,都要从镇江坐船,吃过无数次镇江的锅盖面,尤爱长鱼浇头。很多年后,他来镇江视察,专门点名要吃锅盖面,于是,厨师为他做了一次,据说,他要吃第二碗时,被秘书拦住了,保重身体,一碗即可。

在入住的酒店里,我吃了三碗。

吃完之后,回房间研究第二天早晨去哪家继续吃锅盖面。拍电影的朋友又给我推荐了一家,叫“水漫锅盖”,我觉得名字有点像“网大”,便继续推敲。不过,他专门叮嘱,一定要吃块肴肉,我觉得没有问题。临睡前我才下了决心,去一家叫老赵面店的地方去尝尝。于是,研究好打车路线,怀着满满的期待入眠。梦里,全是锅盖面的香味。

第二天一早,我在镇江吃了锅盖面。

真正的锅盖面,好吃的我不想再多写一句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