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产经报道|调味品行业提价前后业绩大幅波动,线上临期货品争议频出

 

林辰/文

提价刺激下的经销商打款,直接导致了诸多调味品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现金收入比出现大幅震荡。而线上店铺密集出现的产品临期留言,同样暗示调味品行业当前的动销,远没有纸面风光。

有业内人士透露,通常调味品公司会在中秋、春节两个时段向经销商压完全年的货。而面对各品牌对经销商仓位资金份额的争夺,双方的博弈,则与产品本身是否高周转密切相关。

提价决定下,调味品企业近两季现金收入比大幅震荡

调味品行业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发布后,不少公司都出现了自去年二三季度的低谷,再到四季度爆发和今年一季度的快速降温的“过山车”。

例如,海天味业从去年Q1到今年Q1的五个季度中,营收增速分别为21.65%、-9.39%、3.11%、22.85%、0.72%。简言之,公司的营收增速在二三季度落入低谷,而在10月12日宣布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上调3%-7%后,又于四季度加速至双位数,但到次年Q1则回落至不到1%。

从净利润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获得的现金/营收比的变动看,同样呈现类似波动规律。其净利增速在过去5个季度的变动是21.13、-14.68%、2.75%、7.19%和-6.36%。现金收入比则约为81.99%、110.3%、118.47%、145.51%和80.3%。其中,去年Q4均为阶段性最高点,而今年Q1则环比迅速下滑。

“现金回款与营收比,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一种状态,超过1时,说明当季现金回款规模大于当期营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是收回此前的应收款,第二是不被记做当期收入的预付款,并非销售产品的现金激增。”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财经网产经谈到,“如果是销售产品的现金激增,那么现金也不可能高过营收。而低于1,意味着该季度完成销售后,仅收到部分货款(扣除预付款)。”

与海天味业同样有着类似大起大落的还有恒顺醋业和千禾味业。

财经网产经注意到,从去年Q1到今年Q1这五个季度以来,恒顺醋业的季度收入变动是10.98%、6.3%、-34.23%、-6.65%、10.43%。净利方面则是3.89%、-33.78%、-91.15%、-118.69%和-0.75%。公司自Q4开始扭转颓势,营收降幅收窄,并到今年Q1增速由负转正。但同期的现金收入比,则由134.1%降至85.24%。

另一边,千禾味业过去五个季度的营收变动是32.91%、-7.24%、11.08%、20.95%、0.93%。净利变动是-43.34%、-70.08%、-1.17%、594.17%和38.47%。现金回款/营收比是110.07%、117.52%、109.19%、110.6%和114.98%。而以预收货款为主的合同负债金额上,千禾去年上半年、三季度、年末和今年一季度的数额分别是2851.8万、4353.68万、5467.29万、4591.72万元。亦出现了Q4为各指标阶段性高点的情况。

而与去年四季度各项指标大涨,今年一季度数据回落相生的,也是两家企业的年末提价政策。其中,恒顺醋业在11月宣布,鉴于原辅材料、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自2021年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千禾味业也在11月流传出一张提价通知,当中提到系因成本上涨因素,自11月18日起对部分产品出厂价调整。

线上C端频现货品不新鲜留言,纸面风光难掩渠道库存隐忧

年末提价往往会直接影响经销商的打款心理。一位在国内头部调味品公司工作的从业者告诉财经网产经,部分调味品企业往往在每年的中秋、春节两个节点压完了全年的货品份额。尤其是春节会压3倍,也就是9个月的货。

“各家的销售都会提前去抢占经销商的仓位和资金份额。对于同时经销多个品牌的经销商而言,这也是博弈过程。比如当手上经销的品牌都涨价时,它会优先选择高周转的产品。”该从业者坦言,这些经销商对于某些单省体量过10亿的畅销大单品,不仅不担心厂家压货,还会在往下分销时,进行附赠来加重筹码,包括搭货八角桂皮等多个品牌品类的产品。

渠道端的压力可以层层传导,最末端的用户,作为真实开瓶消费的主体,却往往承受了调味品企业产品动销缓慢的结果。

近日,财经网产经在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千禾味业三家品牌的线上官方店铺注意到,这三家品牌旗下的多款非主力核心产品,均出现集中性的用户反映产品不新鲜抗议。

图片来源:海天味业店铺截图

例如,海天油司令玉米胚芽油评论中,有用户反映“双十一购物囤货食用油,拿到手的却是1月产。而保质期只有15个月。”海天火锅底料产品中,用户反映还有两个月就过期了、日期不太好是去年11月的、产品介绍日期最近(12月)可发过来是年初,根本就是积压货等。

与此同时,财经网产经也发现,恒顺醋业线上某官方店铺出现约30单用户反映0脂油醋汁在保质期15个月情况下,存在个别产品日期已过三分之二、在2022年4-5月发2021年6-7月的货的情况。此外,小龙虾调味料也出现消费者5月收货时,发现只有1个半月就要过期(保质期一年)的案例。

图片来源:恒顺醋业店铺截图

千禾味业的相关质疑同样出现在复合调味料上。据财经网产经统计,其线上的卤味、小龙虾调味料产品链接中,有消费者留言4月底购买,收货是去年7月生产(保质期一年);或是5月中旬购买,去年8月底的货(保质期一年)。这些消费者由此对相关产品快要过期产生质疑。

图片来源:千禾味业店铺截图

财经网产经就线上店铺里消费者的临期质疑分别向三家企业董秘办发送邮件询问,但截至发稿,均未获得正面回复。

不过,从前述财报数据看,去年二三季度恰好是行业动销的阶段性低点。而线上诸多对不新鲜产品的反馈,也集中在这一时期。

可调味品行业的挑战并没有随着时间结束。近期华创研报指出,截至5月,以餐饮端为主的调味品企业,普遍损失20天左右业绩。B端和C端占比相当的企业影响则在15天左右。

“虽然公司在B端占比不大,但在华东市场,后期也是靠团购才运转起来弥补线下零售的损失。毕竟小餐馆几乎都不开门了。”前述从业人士向财经网产经直言。

当线下餐饮B端停摆,需求萎缩,C端零售渠道遇阻,遭遇动销周转压力的调味品公司,不当再消耗用户对线上渠道货品的信任。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财经网产经谈到,相信企业也不是有意为之,只是库存需要解决,在电商平台进行了换货处理。“关键还是要线下线上一体、资源互联互通的方式去经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