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之雅不输于茶!我国熏香的历史你知道吗?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烧香》宋代诗人连文凤
熏香在我国古代是文人雅士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中国的古诗词里,关于熏香的描写比比皆是。
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有用香的考古佐证,从先秦至汉,焚香已成为生活的日常,焚香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在夏季为了驱逐蚊虫,减少蚊虫叮咬,去除室内的污浊之气,就燃烧含有芳香气味的植物,这是焚香最初的用途。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记载了大大小小几十种带有芳香特质的花草,比如花椒、甘草等物。这些香料植物的特性、采集与生长状况,书中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说明。
《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在民间传统习俗的端午节,这一天,普通百姓家里都会在房中烧芸香、挂香囊,以此来达能到驱虫杀菌、排除毒气的目的。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焚香是起源于夏商到春秋时期,最早是最为诸侯王的朝仪。传说香能辟瘟驱邪,所以宫室、朝堂、议事厅必焚香。到汉代,宫室发展到用香熏衣、驱虫、抑制霉菌、防腐蛀,还出现了专业的焚香炉,不但士大夫家里有焚香的传统,甚至普通百姓家里也会点燃一支香来净化空气,除湿驱虫。
中国的香文化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备的香文化体系。不仅宗教仪式要焚香,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薰香已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后来经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逐渐演变成如今日本的“香道”。
到了宋代,正是焚香的特殊意义,焚香成为文人雅士的一大兴致。据南宋文人笔记《梦粱录》中所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表明,焚香已是宋代文人精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之一。
明代,在继承和发展宋代香道精致熏香文化的同时又与理学、佛学结合成了“坐香”与“课香”,从而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们纷纷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一时成为时尚。这一时期,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香文化复兴,渐渐惠及普罗大众,千余年香之流化悠道,亦是俗世烟火。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