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奇葩国宝:古代熨斗被当水瓢用,国家一级文物被当上课铃用
唐代的诗人韩愈曾在他的《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而,可惜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只能是“不以千里称也”。其实,不论是千里马还是人或是其他的物件,遇不到赏识的人,“金子”就很难发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稀世珍宝可以说是不计其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已经挖掘出了很多,放置于国家的博物馆,供人们观赏,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文物,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被深埋于地下,还未被人找到。更有甚者,很多的稀世珍宝,被一些偏远农村的老人们,当做喂猪的大碗,当做腌咸菜的大缸,放在院子里,风吹日晒。
国宝命运一波三折,险被抛弃
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的考古学家或者是文物贩子,就会去各种偏远的农户家中,跟他们打交道,然后顺便看看家中是不是有值钱的文物。甚至有的坏心的文物贩子,会欺骗那些农户,假装文物是普通的物件,低价买进,最后到文物拍卖会上去高价卖出,以此来获取差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福建的一个偏远山区,村民在田里劳作的时候,无意中挖到了一个铜器,这个铜器造型奇特,长得像是一个象头,除了能当作水瓢用,别的也没有什么别的用处。于是这个农户就将这个造型奇特的“水瓢”扔在了一边,并没有当回事,就回家去了。
后来,村里的一个老伯正好途经此地,看到了这个“水瓢”,觉得它虽然长得有点奇怪,身上还满是泥土和青苔,很是遭人嫌弃,但是想到家里正好缺一个水瓢,于是把这个脏兮兮的“水瓢”给拿回家了。回家之后把“水瓢”上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又将铜锈和青苔打磨干净,就真正地当作水瓢用了起来,这一用就是十多年。
在政府进行文物普查时,有一个专家来到了老伯的家中,老伯拿着这个水瓢给专家们打水喝,专家们看见“水瓢”后,直接怔住了。专家仔细一看,这个“水瓢”保存的非常的完整,全身留有铜绿,感觉肯定不普通,有可能是一件价值连城的青铜器。
于是,专家们连水都顾不得喝,在征得老伯的同意之后,直接将这个“水瓢”带回研究所进行研究。结果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从土里挖出来,遭人嫌弃,被老伯用来舀水长达十年之久的“水瓢”,竟然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熨斗”。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中期,熨斗就作为一种家用器具在民间出现了。到了晋朝的时候,熨斗就已经成为了民间必备的家用器具,几乎人人都有,人们在“熨斗”里面灌上滚烫的热水,然后,拿着尾端像象鼻子一样的把手,来熨烫衣服。这样的“熨斗”烫出来的衣服非常平整,而这样的工作原理也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老伯的“水瓢”直接将中国人发明使用熨斗的时间推进到了两千多年前,超过了西方的第一个熨斗1900多年,使中国成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熨斗的国家。据悉,这件在民间流落的青铜熨斗的价值高达上亿元,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无独有偶,还有另外的一件国宝也是在无意之间发现的。事情也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沈阳。当时,因为乡村的条件非常的简陋,所以在落后的乡村小学并没有条件去安装电铃,所以,为了有一个固定的上下课时间,就靠着老师在规定的时间里,敲击一个铁片来提醒上课下课。
有一次,一个专家在偏远的农村考古时,途径这所小学,正好听见这所学校的下课铃声敲响了。专家听到这个“铁片”的声音,非常的与众不同,于是就走进学校,来到这个“铁片”前细细观摩。这个“铁片”在此处也已经用了数十年,并没有人发现它与其他的铁片有什么不同。
专家就是专家,他很快就发现了“铁片”的与众不同。他猜想这个“铁片”是史书记载中的云板。于是,他立即回去寻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对“铁片”的年代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这个“铁片”就是自己“云板”。
据清朝的史书记载,这个“云板”是清朝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军事上的一个专门的报警装置,在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人去敲击这块“云板”,然后用作传递信息,相当于现在的“防空警报器”。
但是这个“云板”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久,以至于在清朝的史书中记载的也不过是寥寥数语,出现的次数也并不是很多。在近代,有很多的考古专家都致力于研究这种“防空警报”装置,但是并没有人发现这所谓的“云板”,甚至连类似的实物都没有发现,就在专家们怀疑这种器具的真实性的时候,这个专家拿着这个铁片出现在众人面前。
消息一经传出,举国哗然,谁都没有想到,这块让各位专家寻找了三十年之久的“云板”,竟然被拿来当作上课下课打铃专用的铁片。现在,这块“云板”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的一级文物,就被陈列在沈阳的博物馆,可以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两件国宝,从水瓢到两千过年前的熨斗,从上课铃到云板,国宝的经历可谓曲折,不管是多么厉害的国宝都需要有一双识货的眼睛去发现他们。所以说,家里老物件的朋友们,不管这物件是怎么得来的,搞不好有一件稀世国宝也藏在家中。其实现在很多文物都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过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相信越来越多的文物能得到更妥善的安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