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鸦胆子
鸦胆子形似乌鸦之胆,故名。本品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云可:“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本草纲目拾遗》谓其能“治冷痢久泻……外无烦热燥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长”。《岭南采药录》直接明确所治为“冷痢,久泻”,并言“又能杀虫”。《医学衷中参西录》扩展了所治痢疾的证属,谓“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且“治梅毒及花柳毒淋。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后世经过不断的实践,又发现了鸦胆子的新功用,使得本品应用更为广泛。
中医
中药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除去果壳,取仁。本品气微,味极苦。以粒大、饱满、种仁色白、油性足者为佳。生用。
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外用腐蚀赘疣的功效。
注意: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鸦胆子的毒副作用十分明显,其有毒成分为溶于水、具苦味的鸦胆子苦味素。其固形油无明显毒性,而挥发油则有局部刺激作用[Chin Med J,1944, 62A(4):133]。鸦胆子仁的毒性较壳或油的毒性为强,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鸦胆子糖苷的毒性与全种子相同,且为细胞原浆毒,对肝、肾等实质细胞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动物内脏血管显著扩张,引起出血等[实用毒性中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223)。猫口服去油鸦胆子的MLD为0.1g/kg [Chin Med J,1944,62A(4):133]。鸦胆子煎剂对雏鸡肌内注射的LD50为0.25g/kg,口服为0.4g/kg[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第1次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1956,(1):28]。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的114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研究显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发热伴全身性损害 52例(45.61%)、胃肠系统损害29例(25.44%),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例(9.65%)。临床应用鸦胆子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如少量连续给药也会出现慢性中毒,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头晕,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中国药物警戒,2009,6(10):606]。
避免鸦胆子的毒副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内服要严格掌握剂量,一般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日服量以不超过60~90粒为宜,治痢疾1次10~30粒,治疟疾1次10~15粒;其次,为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作用,可将药物装入桂圆肉或胶囊内吞服。另可将鸦胆子仁用绵纸包裹压碎制霜,使油去尽,以减少毒性;再次,外用本品时,应保护好患部周围的健康皮肤,可将胶布或纱布中剪一孔,敷于患部,只露出需要治疗的部位。《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鸦胆子1日口服量为0.5~2g,外用适量,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用药的准绳。
现代药理
中药鸦胆子主要含苦木苦味素类,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苷类(鸦胆灵、鸦胆子苷等),酚性成分,黄酮类成分,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香草酸,鸦胆子甲素以及鸦胆子油等。
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本品煎剂及氯仿提取物体外实验能抗疟原虫;并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版本:v1.0
时间:202304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0351.html